
旋轉(zhuǎn)乾坤
最新章節(jié)
- 第22章 注釋
- 第21章 人們總算放下心來了
- 第20章 此故事說真不真,,說假不假,也該結(jié)束了,。
- 第19章 馬思通真后悔怎么沒早點被大家吊死
- 第18章 瓦馬塞的居民等待著
- 第17章 乞里馬扎羅山里的八個月
第1章 “北極實驗協(xié)會”向新 老大陸發(fā)公告
“馬思通先生,,您竟敢說婦女們不可能對數(shù)理科學和實驗科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十分遺憾,思柯碧夫人,,我并不想這樣說,。”馬思通答道,,“女數(shù)學家嘛,,有名的從古到今也有過那么幾位,尤其是俄國的,,這我當然承認,。不過,根據(jù)女子大腦的結(jié)構(gòu)來看,,她們決不可能成為阿基米德或牛頓式的人物,。”
“噢,!馬思通先生,,我要代表女性向您提出抗議……”
“思柯碧夫人,女性生來嫵媚漂亮,,所以不善于進行超驗的推理,。”
“照您這么說,,一個女人就是看到蘋果從樹上落下,,也不能像十七世紀末那位著名的英國學者一樣,從中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啦,?”
“思柯碧夫人,,婦女看到蘋果掉了下來,唯一可能出現(xiàn)的念頭就是把它吃掉,,就像我們的老祖宗夏娃一樣,!”
“得了,您這是徹底地否定女性具有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不,,思柯碧夫人,讓我來提醒您,,自從地球上有了人——當然也就有了女人——以來,,還沒有一個女人的大腦對科學做出過像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德,、凱普勒,、拉普拉斯那樣的貢獻。”
“這算什么理由,,過去不等于將來,!”
“哦!過去幾千年做不到的事,,今后恐怕……也難吧,!”
“看來,我們婦女不服輸也不行啦,,馬思通先生,,那婦女就只配做……”
“做賢妻良母啊,!”馬思通隨聲答道,。
真所謂大學問家說話,諄諄善誘,,以理服人,,思柯碧夫人不服也不行了。
“那好,,馬思通先生,。”她說,,“人各有命,,各安其位。您還是當您的優(yōu)秀計算師,,全力以赴,攻克難關(guān),,投身到您和您的朋友們所獻身的偉業(yè)中去吧,,我將安心做好我的‘賢內(nèi)助’,給你們的事業(yè)提供資金上的援助……”
“我們將終身感激,,”馬思通答道,。
艾旺熱麗挪·思柯碧夫人臉上泛起美麗的紅暈。因為她即使不是對所有學者,,至少也是對馬思通產(chǎn)生了一種特別的好感,。女人的心真是深奧莫測!
看來馬思通正在進行一項宏偉的事業(yè),,富有的美國寡婦決定投一大筆錢進去,。
下面是這項事業(yè)的簡介,以及倡導者們企圖達到的目標:
馬爾特布倫[1],、雷克魯斯,、[2]圣—馬丁[3]和最有權(quán)威的地理學家們認為,北極包括下列地區(qū):
一,、北德文:巴芬海和蘭開斯特海峽中為冰雪覆蓋的島嶼,;二,、北格魯吉亞:由班克斯地和薩賓、比亞姆—馬丁,、格里菲斯,、科恩瓦利和巴瑟斯特等島嶼組成;三,、巴芬—帕里群島:包括坎伯蘭,、南安普敦、詹姆斯—隆默塞特,、布西亞—費利克斯,、梅爾維爾等北極陸地和另一些鮮為人知的地方。
78°線所環(huán)繞的整個地區(qū),,陸地面積為一百四十萬平方海里,,海洋面積為七十萬平方海里。
過了這道緯線,,勇敢的現(xiàn)代探險家們歷經(jīng)艱險,,曾抵達84°線的邊緣地帶,測定了被高大冰山遮蔽的幾條海岸的位置,,并對這個廣闊地區(qū)的海角,、岬角、港灣,、海灣進行了命名,。其實這一地區(qū)可以統(tǒng)稱為北極高地。但84°線以外仍處于神秘狀態(tài),,見不到任何有根據(jù)的地圖,,沒人知道在那六個緯度的空間、那片不可逾越的北極冰山下是陸地還是海洋,。
然而,,189X年,美國政府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拍賣這片尚未開發(fā)的地區(qū),。為了占有北極冰帽地帶,,新成立了一家美國公司,要求獲得該地區(qū)的出讓權(quán),。
幾年前,,柏林會議為那些以墾殖或打開貿(mào)易市場為借口以占有他人財富的列強們制定了一部特別法典。但該法典似乎不適用于北極地區(qū),,因為那里無人居住,。不過,既然不屬于任何人所有的東西就屬于大家,這家新公司便無須“強取豪奪”,,而只須“合法占有”就行了,,這也免除了日后的紛爭。
在美國,,任何膽大妄為的想法,,甚至完全不可能實現(xiàn)的計劃,都可能有人來證明它的可行性,,也可能有人來投資使之付諸實施,。大家知道,就在幾年以前,,為了同月球建立通訊,,巴爾底摩炮手俱樂部承擔了向月球發(fā)射火箭的任務。當時為這一雅興提供巨額資金的不正是美國佬嗎,?炮手俱樂部的兩位成員冒著丟掉小命的危險進行了這項非凡的試驗,。沒有他們,這膽大包天的試驗的成功從何談起,?
例如,,曾有一個名叫萊塞普斯的人建議從大西洋西岸開鑿一條寬闊的運河,穿過歐亞兩洲,,直通中國海,;一個天才的掘井工人建議鉆開地面,把井直打到熔鐵上面的液態(tài)硅酸鹽層,,從地心取火,;一個大膽的電工要收集地表的電流,把它變成取之不盡的熱源和光源,;一個有魄力的工程師打算把夏季的余溫裝入巨大的容器儲藏起來,,到冬季再輸送到寒冷地區(qū);一個非常聰慧的水利學家試圖利用潮汐的巨大能量來生熱和做工,。為了實現(xiàn)成千上百項類似的計劃,,建立了多少個股份有限公司或合資公司,!帶頭認購股份的哪一次不是美國佬,?美元就像北美的江河奔向大海一樣嘩嘩地流進了社會銀行。
北極地區(qū)將拍賣給出價最高者,。當這一新聞——奇聞——到處傳播時,,自然會輿論嘩然。此外,,對北極地區(qū)的公開認購還沒有開始,,要想獲得這塊土地,就得先付一筆定金。至于買主買了它作什么用途,,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開發(fā)北極地區(qū)!這念頭只能出自于瘋?cè)说哪X袋,。
然而,,這回的計劃決不是兒戲。
一份《告全世界民眾書》分發(fā)給了新,、舊大陸的新聞界,,歐洲、非洲,、大洋洲,、亞洲和美洲的報紙同時刊登了有關(guān)消息,有關(guān)人士甚至還要求進行利弊調(diào)查,?!都~約先驅(qū)報》最早獲得該文件,因此眾多的訂戶在11月7日便讀到了以下的通告,。
告全世界民眾書位于北緯84°以外的北極地區(qū),,因不曾進行探查,尚未開發(fā),。
誠然,,各國航海家在下列緯度標注了最遠點:
82°45′,西經(jīng)28°,,斯匹次卑爾根以北,,1847年7月英國人帕里涉足于此:
83°20′28″,西經(jīng)50°,,格林內(nèi)爾地以北,,1876年5月,約翰·喬治·內(nèi)爾斯爵士的英國探險隊員馬坎涉足于此:
83°35′,,西經(jīng)42°,,內(nèi)爾斯地以北,1882年5月,,格里利中尉領(lǐng)導下的美國探險隊隊員洛克伍德和布雷納德涉足于此,;可以認為,從84°緯線到北極的地區(qū),,橫跨六度,,現(xiàn)為世界共有。然而,,根據(jù)法律,,任何地區(qū)也不能永遠保持共有狀態(tài),,美利堅合眾國遵循法律,決定促動這一地區(qū)的轉(zhuǎn)讓,。
新成立于巴爾底摩的“北極實驗協(xié)會”,,是美國聯(lián)邦的官方代表。本公司將按法律程序獲得以上地區(qū)的開發(fā)權(quán),。據(jù)法定條款,,該地區(qū)無論是被終年不化的雪覆蓋著的、還是夏季冰雪融化能顯露出的陸地,、島嶼,、巖礁、河流,、湖海等不動產(chǎn),,均為本公司之絕對所有。
無論地理和氣候發(fā)生任何性質(zhì)的變化,,對該地區(qū)的所有權(quán)永不失效,。
希新、舊大陸居民周知,,各國均可參加拍賣,,物歸最后出價最高的競買者。
拍賣日期和地點:12月3日,,美利堅合眾國馬里蘭州巴爾底摩拍賣大廳,。
不盡事宜,請致函巴爾底摩高街93號“北極實驗協(xié)會”,,臨時代理人威廉·斯·福斯特,。
您認為此公告荒誕無稽?就算是吧,。不過,,就其坦誠和明確而言,我想大家也不會說它無懈可擊,。再說聯(lián)邦政府已特許開發(fā)北極,,只等拍賣一開張,它就可成為該地區(qū)名符其實的主人了,。還有什么比這更嚴肅的事嗎,?
總之,一時間議論紛紛,。有的說那不過是又一個沒影子的瞎話,,又一個美國牛皮吹破天罷了,。另外卻有一些人認為,,這項提議值得認真考慮,。他們特別強調(diào)的是:新公司從沒提過要公眾掏腰包,以便把傻瓜們的美鈔,、匯票,、金銀搬進自己的銀柜;他們不過是自己有錢自己花,,用自己的資金買北極不動產(chǎn)罷了,。
對那些無比精明的人來說,這家公司只需申辯自己作為第一占領(lǐng)者的權(quán)力,,就可以獲得將要拍賣的地區(qū),。可問題也就出在這里,。迄今為止,,北極還是一塊人類的禁地。況且,,如果美國真的成為該地區(qū)的獲得者,,它的特許權(quán)享有者們希望持有手續(xù)完備的合同,以避免將來有人對自己的權(quán)利提出異議,。買賣人小心謹慎情有可原,。而且是這么大一樁買賣,法律上有多小心都不為過,。
此外,,文件中有一條涉及未來的條文,可以使人們做出各種互相矛盾的解釋,。最敏銳的頭腦也無法弄清其確切含義,。最后條款規(guī)定:“無論地理和氣候發(fā)生任何性質(zhì)的變化,對該地區(qū)的所有權(quán)永不失效,?!?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它預示著什么可能性呢,?地球,,尤其是要拍賣的區(qū)域里,怎么會發(fā)生地理上或氣候上的變化呢,?
某些頗有頭腦的人說:“顯然,,其中必有緣故!”
各種五花八門的解釋,,既鍛煉了一些人的洞察力,,又刺激了另一些人的好奇心。
費城《萊杰報》對此開了個玩笑:
“北極地區(qū)的未來占有者想必得悉,,經(jīng)過計算,,一顆硬核慧星不久將與地球相撞,,其沖力將引起該條款所說的地理和氣候變化?!?
句子較長,,很有點科技文章的味道。但并不說明任何問題,。
而且這類與慧星相撞的可能性,,也不會被有頭腦的人所接受??傊?,占有者是不會去考慮這類虛無縹緲的假設的。
新奧爾良《三角洲報》問道:“是不是新公司靈機一動,,想到歲差[4]會導致有利于開發(fā)此地的變化,?”
《漢堡人記者報》指出:“既然歲差運動正改變著地軸的平行線,那么發(fā)生這種變化是完全可能的,?!?
巴黎《科學雜志》答道:“確實,阿德馬爾在《海洋的變遷》一書中曾經(jīng)提出,,歲差與地球軌道大軸的運動相結(jié)合,,可能在幾個世紀中逐漸改變地球的平均溫度和地球兩極的積冰數(shù)量?!?
《愛丁堡雜志》反駁說:“這卻未必,,即使有可能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使織女星變成北極星,,北極氣候要發(fā)生變化也得一萬二千年,。”
哥本哈根《達格布萊德報》駁斥說:“那么,,一萬二千年以后才是投資的好時機,。在此以前,休想讓我們白花一克郎,!”
就算科學雜志和阿德馬爾講得有理,,可人家北極實驗協(xié)會可能從來就沒指望過這種歲差引起的變化。
事實上,,沒人能弄懂這一條款以及它所指的未來的宇宙的變化是什么意思,。
為了弄個水落石出,最簡單的辦法是請教一下新公司董事會或董事長,。但誰是董事長,?不知道。誰是秘書和董事,?也不知道,。甚至文件來自何處也無人知曉,。只知道把文件帶到《紐約先驅(qū)報》辦公室的,是巴爾底摩一位名叫威廉·斯·福斯特的人,。他是新地阿德里內(nèi)爾公司的可尊敬的鱈魚代售商。顯然是個傀儡,,他對此緘口不語,,就像商店里的鱈魚一樣。最機敏的記者都未能從他的嘴里掏出一句話來,。北極實驗協(xié)會一個成員的姓名也不公開,,真是連影子也不想讓人抓住。
如果說這項實業(yè)的倡導者隱名埋姓,,他們的目的卻由上述發(fā)給新,、老大陸的公告清楚地公諸于世了:全權(quán)占有以極地為中心、以84°線為周界的北極地區(qū),。
北極極地是禁地,。在當代,曾大膽逼近極地的探險家有帕里,、馬坎,、洛克伍德和布雷納德等,但誰也沒有越過84°線,。前往北極諸海航行的其他人離極地中心則更遠,。例如,1874年,,佩茲到達弗朗索瓦—約瑟夫地和新曾布爾以北的82°15′,;1870年,勒歐特到達西伯利亞以北的72°47′,;1879年,,德龍在珍尼特遠征中到達后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島嶼附近的78°45′。另一些人,,穿越了新西伯利亞和格陵蘭,,到達俾斯麥角,卻都在76°,、77°和79°緯線內(nèi),,如文件所示,北極實驗協(xié)會則留下了介乎洛克伍德和布雷納德足跡所至的83°35′和84°之間的25′弧線,。它絕不去步前人的后塵,。它的計劃是開發(fā)無人涉足的純處女地。
84°線所包括的范圍:
從84°到90°,,共計六度,,每度六十海里,,半徑三百六十海里,合直徑七百二十海里,,故周長為二千二百六十海里,,整個面積為四十萬零七千平方海里。這幾乎等于歐洲面積的十分之一,。一塊相當大的地盤,!
文件還提出,這些地區(qū)從地理上尚未探查清楚,,不屬于任何個人,,而屬于大家共有。大部分國家還沒有想到要將其歸入自己的版圖,。這推測應能成立,。但可以預卜,毗鄰國家(以及其他的國家)都想把領(lǐng)土向北伸延,,認為自己對這些地區(qū)擁有主權(quán),。再說,北極地區(qū)的一切發(fā)現(xiàn),,都應歸功于各國的勇敢的探險者,,他們對北極提出領(lǐng)土要求自然是正當?shù)摹R虼?,代表美國?lián)邦政府的新公司承認上述各國的這一權(quán)利,,并提出用金錢來收購他們的這一權(quán)利。北極實驗協(xié)會的支持者們一再強調(diào):所有權(quán)為大家共有,,但不能總共有下去,。因此,誰都不應該反對拍賣這一遼闊的地域,。
作為毗鄰而又有不可爭辯權(quán)利的國家有六個:美國,、英國、丹麥,、瑞典—挪威[5],、荷蘭、俄國,。其他國家也可以把自己海員和旅行家的發(fā)現(xiàn)作為依據(jù),,參加競爭。
法國本來可以參與競爭,,因為它的一些兒女曾經(jīng)參加前往北極地區(qū)的遠征,。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勇敢的貝洛特。在“孔雀”行動中,他被派去參加約翰·富蘭克林探險隊,,1853年死在比歇島海域,。也不應忘記奧克塔夫·帕維博士。1884年在去孔熱堡的格里利行動中,,他在薩拜因角附近遇難,。在1838年至1839年的遠征中,夏爾·馬丁,、馬米埃,、布拉維及其勇敢的伙伴們到達了斯匹次卑爾根海。忘記這些勇土實在是太不公正了,。盡管如此,,法國還是認為不宜插手這一實業(yè)多于科學的事業(yè),,輕易地放棄了自己在北極應占有的那一份,。而其他國家可能為此打破頭,法國這樣做自然有它的道理,。
早在1671年,,德國漢堡人費雷德里克·馬頓就發(fā)起了遠征斯匹次卑爾根的活動;1869年至1870年,,柯爾多維和海格曼率隊出發(fā),,他們乘“德國女神”和“漢撒同盟”號輪,沿格陵蘭海岸到達俾斯麥角,。德國雖有這些輝煌的史績,,卻完全沒有想到應該用北極的土地擴大日爾曼帝國。
盡管奧匈已占有西伯利亞沿海以北的弗朗索瓦—約瑟夫地區(qū),,卻無意參與競爭,。
意大利無權(quán)參與。這令人難以置信,,可事實上確實沒有參與,。
西伯利亞的薩摩耶德人,北美一帶的愛斯基摩人,,格陵蘭,,拉布拉多、巴芬—帕里群島和介于亞洲和美洲之間的阿留申群島的土著,,從1867年起成為美國領(lǐng)土的原俄屬阿拉斯加周克什人,,這些居民是北部地區(qū)的地道的土著,但他們毫無發(fā)言權(quán),。在北極實驗協(xié)會進行拍賣時,,這些窮光蛋拿什么去出高價?用貝殼,用海象牙,,還是用海豹油,?然而,根據(jù)法定的先占權(quán),,這塊地盤無論如何還是屬于他們的,,可是就要拍賣了!可憐的愛斯基摩人,、周克什人,、薩摩耶德人,拍賣他們的土地問都不問他們一聲,。
強權(quán)世界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