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風起兮
最新章節(jié)
- 第109章 對靈哭奏,陳平巧計自保,;塵埃落定,,漢皇安臥長陵
- 第108章 病榻前,欽定后事,;長樂宮,,英靈歸天
- 第107章 掃平燕地,周勃再建曠世功,;詔封親族,,漢皇約立白馬盟
- 第106章 出使邊地,,陳平謀機變;日暮途窮,,盧綰亡匈奴
- 第105章 制皇后,,樊噲受累;抑相權,,蕭何下獄
- 第104章 保太子,,呂雉倚重“四皓”;殤戚姬,,劉邦悲情賦詩
第1章 傳奇異,,劉季降世;入書院,,兄弟同心(1)
楔子
有詩道:
天地空蒙混沌中,,盤古大斧斫地空,
三皇五帝圣賢始,,夏禹劈疆九州同,。
我們今天要說的人物出在古徐州,而徐州與大禹有著密切的關系,,那在下就從大禹說起吧,。
且說我們的老祖宗大禹很會治理水患,他的父親鯀治水失敗,,被舜處死,。大禹受命治水的時候,并不順利,,相傳大禹治水遇阻時,,在那洛陽西洛之寧縣的洛河中,浮出一只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洛書》圖例,,再汲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用了疏川浚河因勢利導的法子,終于治水成功,,因而祉澤天下,,聲名大振,四夷歸服,。
大禹功高,,天下人心歸附,華夏一統,,大禹由此定鼎了夏邑王朝,。
可是,黃河逶迤,,滔滔東去,,中原蒼茫,浩蕩莽蒼,,要治理好這偌大的神州,,談何容易!大禹登上荊山的時候,,心中感慨:治理天下不同于治水,,浩浩神州,旻邈地闊,,得有個治理的好辦法呀,!大禹是個有想法的首領,他受了《洛書》圖的啟示,,酌去斟來,,終于想出了“分疆而治”的法子——把偌大的江山劃分為許多小區(qū)域,再分封區(qū)域首領,,各負其責,,替天行道,不就可以有效地行使王權了嗎,?這樣一來,,王權的光輝就可以在華夏的每一個角落閃耀,豈不妙哉,!大禹再得《洛書》啟示,,定《九章大法》來治理社會。
大禹乃在夏邑頒封,,將華夏封疆為九州,。那東南之地是揚州,正南是荊州,,河南是豫州,,正東是青州,,河東是兗州,正西是雍州,,河內是冀州,,東北是幽州,泗上是徐州,。芒芒禹跡,,劃為九州,經啟九道,,這就是“大禹封九州”,。
分封完畢,大禹就率領著部眾上了荊山,。
在高峻綿延的荊山上,,大禹下令,把部落首領們敬獻的青銅鑄成九只大鼎,。這九只大鼎,,象征著九州,象征著華夏,,昭示著夏王朝的王威,。大禹把九只大鼎運到夏邑,這些大鼎一字兒排開了,,矗立在夏邑宮前,,定鼎中華。
諸位,,自從大禹封疆九州,,這泗上之地,就有了“徐州”之名,,也就是打那個時候起,,泗水流域就有了徐州這一方寶地呀。
話說這徐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西鄰皖豫,,北接齊魯,古黃河橫貫其境,,四省通衢,,七縣交會,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東西交接的節(jié)點,,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知道厲害,,只要扼守住了徐州,,特別是城邑“彭城”,就可以掌南控北,,南視吳楚,,北掠燕、趙,、齊、魯,,重要得很哪,!
卻說這古徐州,因為它是華夏南北東西交會的所在,,這里兼容糅合了九州不同的人氣,,既有北國的豪俊大氣,又有南國的鐘靈毓秀,,自古多出豪俊,,是千里龍飛地,一代帝王鄉(xiāng),,這里孕育了九位帝王,,您說,徐州是不是一塊寶地,?
一
我們且入正題,。
話說戰(zhàn)國的末年,秦國攻滅了楚國,,就在那淮北泗水之地,,設置了一個泗水郡。
在這泗水郡的里面,,有一個縣,,叫做沛縣。我們今天的豐縣,,在楚國時,,那是隸屬于沛縣的,當時叫做“豐邑”,。
這豐邑,,在秦末的時候,那可是個南北通商的緊要之地,,它是個繁華的小市鎮(zhèn),。
豐邑是個好地方呀!明秀豐裕的,,乃是一片靈秀之地,。
這里是梨鄉(xiāng),。酥梨是豐邑的特產,南來北往的客商都在豐邑購梨,,豐邑城中,,常常是人流如織。豐邑的梨樹很多,。這里有華夏最具規(guī)模的古梨樹群落,,這些古梨樹群落頗具散生古木之風貌,干如鐵鑄,,枝若游龍,,蒼古勁拔,爭雄斗奇,,各具風姿,。豐邑的梨樹太有吸引力了,引得沛縣人,,泗水人,,天下人都來豐邑賞梨、嘗梨,,樂此不疲,。一到春天,整個豐邑城就是香雪似海的模樣,,梨樹盈城,,枝間、花間,、葉間,,鶯啼燕喃的模樣,漫天飛舞的梨花把個豐邑城裝扮得銀裝素裹的,,人們踏著梨花去趕集,,踏著梨花去勞作,踏著梨花走親戚,,踏著梨花沽酒杏花村,,日子過得不曉得幾逍遙幾自在。夏天,,梨樹,、蘋果樹枝繁葉茂,滿城梨樹戴青甲,。秋天,,碩果盈枝,樹掛燈籠,琳瑯滿目,。而一旦到了冬天,,梨樹則蒼勁而挺拔,凌霜傲雪,,一派君子氣象,。
盈城盈野的梨樹,乃是豐邑的一景,。
豐邑盛產酥梨,。酥梨成熟的時候,嘗一個,,酥甜爽脆,,甭提多好吃了。豐邑的梨,,品種多而全,馬蹄黃,、雞爪黃,、鵝黃酥、青皮糙子,,都是豐邑有名的特產,。
豐邑的梨,當地人愛吃,,四省七縣的人愛買,。
豐邑人忒喜歡這潔白的梨花,老人們口渴了,,就吃梨花解渴,,姑娘媳婦們將梨花掃起來,把它晾干了,,再加上茶葉,、茉莉泡茶喝,這茶,,當地人叫它“梨花茉莉茶”,。這梨花茉莉茶它清香可口,沁人心脾,,叫人越喝越愛喝,,這茶美容養(yǎng)顏,延年益壽,,因此,,豐邑多壽星,豐邑又多美女,。
豐邑人很好客,,這里的老少爺們,,姑娘媳婦大娘大嫂們,待人很誠心,,待客很丹心,,豐邑的姑娘媳婦們就用這梨花茉莉茶來招待四方的貴客。
豐邑的城外有那東西貫境的大沙河,。
大沙河碧水盈盈,,靜靜地流淌著,宛如緘默恬靜的少女,,美麗而清靜,,碧空下,水天一色,,空濛蒼茫,,沙河兩岸,楊柳參天,。
夏日,,傍晚時分的河灘是豐邑人的樂園,大沙河的水清靜柔亮,,姑娘媳婦們在河水中洗洗衣服,,濯濯秀發(fā),小伙子們在沙灘上舞刀練劍,,漢子們聚在柳樹下歇息,,抽袋旱煙解解乏,老人們有一句沒一句地閑搭白,,依戀著楚風魏俗,,津津樂道于當年楚莊王的偉事,滄桑之情慨然臉上,。
孩子們最快樂了,,最瘋了。他們在大人們的膝間蜂兒來蝶兒去的,,穿來繞去,,嘴里唱著:
“金馬駒,銀馬駒,,哥哥接妹回家去……”,。
大人們也跟著鬧起來:“伢們,接去吧,,伯伯送你金馬駒,。”
“我不要,留給您老人家吧,!”孩子們飛走了,。
“哈哈哈……”人們都哄笑起來。
孩子們最最喜歡的事,,就是在黃昏的時候,,在那夕陽斜照當中,在那追云逐濤的火燒云的下面,,在那拍浪聽波,、弱柳扶風的河岸邊,河豚一般地往那河水里撲騰,,光光的腚兒叫夕陽染成了金色,。
豐邑人愛喝茶,更愛喝酒,。
這里是酒鄉(xiāng),,沽酒當去杏花村。
杏花村在豐邑華山史店村,。
史店村里酒肆羅布,,村中一條大道,南北通衢,。道路兩旁酒旗飄揚,百十來爿酒家云集于此,。村里杏樹繞街,,杏花紛飛,若是新雨過后,,就會杏花飄香,,酒香盈野,這時候就是酒客最愛上杏花村的時刻,,彩虹之下,,街面上喧鬧極了,杏花村中,,酒客擁街,,不醉誰歸!
唐代的杜牧,、張籍,,宋時的蘇軾,他們都曾聞風而至,,在這杏花村里喝酒留詩,,不亦樂乎。
店家的墻上留下的最有名的詩當推杜牧的詩《清明沽酒杏花村》: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蘇軾在看到了朱陳村熱鬧的婚嫁酒宴后,,忍不住留下了:《朱陳村嫁娶圖》,,其中四句最好:
“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
而今風物哪堪畫,,縣吏催租夜打門?!?
杜牧的好友張籍也曾留詩《杏花村》于酒家壁上:
“一去瀟湘頭已白,,今朝始見杏園春,
從來遷客應無數,,重到花前有幾人,?”
1580年,大清的豐縣縣令莊城到了杏花村,,喝了杏花酒,,感慨不已,朱筆一揮,,就在那酒家的東照壁上,,留詩感懷杏花村:
“斷魂昔日尋古處,異代而今尚有碑,。
圣地古來猶有跡,,行人今去幾多時。
年年二月過春雨,,日日斜陽照酒旗,。
好問東風乘一便,牧童歌里泛青卮,?!?
沿著杏花村返回豐邑城,遠遠的就能夠看見豐邑城外那灣寬寬的護城河,。
豐邑城的護城河呀,,寬暢而又清凈,在那河洲之上,,蒹葭蒼蒼,,露霧茫茫,在水之坻,;河畔之邊,,竹影搖曳,,在水之湄,芳草隱院,,雎鳩關關,。河水中,金鯉踴躍,,群蝦激蕩,。淇則有岸,隰則有泮,,河岸之上,,梧桐蒼勁,楊柳依依,,曾有鳳凰無數落于豐邑城中,,棲于梧桐之上,倩影婆娑,,宛在水中央,,鳳凰和鳴,一邑皆聞,,人們何曾見過如此壯美的境遇,?這境遇,叫豐邑人好生驚奇呢,。
今天,,豐縣城中還有“鳳鳴塔”留存,乃是豐縣的縣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