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楔子
光秀六年冬,,大將軍章貞戰(zhàn)死沙場的消息,,從北塞傳回上京,太史令翁信在史本上這樣記道:“含章可貞,,少從皇事,,有成,,但無終?!?
明堂上,向來冷靜自持的年輕天子,,當(dāng)著滿朝大臣的面,,閱罷驛卒呈上來的信書,,忽然就雷霆大怒掀翻了面前的御案。
天子自二十歲登基以來,,勤政克己,,除立后一事與朝臣有所僵持之外,,其余言行謹(jǐn)遵皇室禮儀規(guī)范,從未有過如此失態(tài)之事,。是以,,大朝殿內(nèi),,面對驟然震怒的天子,文武百官面面相覷,,莫不驚訝那信書上,,大將軍究竟寫了些什么,。
但直至光秀四十八年秋,陛下駕崩于含章殿,,有近侍小心翼翼地自其懷中取下緊緊抱著的早已陳舊的書筒,人們才得以窺見那信上的內(nèi)容,。
那不過是大將軍章貞寫給大行皇帝許多書信中的一封:
“吾君秦九,見信無恙,。臣知,自去歲上京一別,,再難執(zhí)手,。臣與君幸識于年少,,亦曾言笑晏晏。然世上如人意者,,不過一二,。用畢生之所學(xué),,妥天下之蒼生,乃君與臣共愿,。故今黃土蔽枯骨,,或臣惟一能報君之事,。經(jīng)年一過,臣未曾有悔,,愿君將來亦無憂無憾,龍體康健,百命長歲,。若君暇時,,或夢微臣,梅花樹下,,贈祭秣陵春一壺,邀長風(fēng)明月與臣共飲,,足矣。臣貞拜別,?!?
這一年,太史令翁信也已年逾古稀,。向新帝辭病前,他連夜趕去太常寺,,修改了史書上光秀六年有關(guān)于大將軍章貞的記載:“驃騎大將軍章貞,,永安侯章見義與夫人趙勇為之女,,字小光,,名取含章可貞之意,少從皇事,,于黎民百姓,,江山社稷,,有成,有終,?!?
正嘉元年春,前太史令翁信,,終老于金陵城滄浪坡上,。彼時梅花凋零,微風(fēng)清裊,,將士們循著秣陵春的香氣,,發(fā)現(xiàn)樹下坐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翁,,酣然入夢,再也沒能醒來。
而關(guān)于光秀皇帝秦澈,、驃騎大將軍章貞以及太史令翁信,、羽林郎將王敬,、廷尉裴檻、西川王謝昭,,俠客阮游疆,、徐茂等人的故事,隨著流光迭起,,也已掩于歲月,,止于故人。至于后來歷代書本中所靡傳的稗官野史,,終不過是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遙想當(dāng)年,他們也曾是鮮衣怒馬少年郎,,舊冬之日相逢于江南,練武之暇,,小橋流水,美酒幾多,,談天說地,棋局往還,,任姹紫嫣紅吹上鬢梢,,與高樓紅袖招手殷殷,憑湖上聽雨打濕衣衫,,為同袍情誼怒闖府衙,,憐流離百姓立志為民……
可憐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世上所有少年郎都終將會長大,。有人矢志不渝不忘少年心,,也有人與世浮沉有負(fù)當(dāng)年志。
后來,他們這群人陸續(xù)離開江南,,有人步入廟堂,有人征戰(zhàn)沙場,,有人浪跡江湖……他們一同經(jīng)歷著感受著這個國家的跌宕起伏,,或患難與共,,或各自投林,。
然當(dāng)他們行過萬里路,,閱盡千遍事,驀然回首,,他們又無不在懷念,。他們在各自的人生里,懷念著那年的練兵臺,,那年的滄浪坡和那年的舊時人。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但梁朝文德二十二年的金陵城,,最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少年人一定當(dāng)屬章貞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