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入定,,神書第二篇
未時初刻,,午后的陽光熱力依舊無窮無盡,簡單用過書院準備的午餐后,,校場涼棚內外和山林溪水邊或坐或仰聚滿了歇息的少年們,。
是的,經過上午兩場極耗精神與力氣的考較后,,眾人迎來了一陣難得的休息時間,。
天賦功法不同,,各人休息回復真元的方式也有不同,,有木行真元的是在樹下打坐,有水行真元的去找了小溪邊閉目養(yǎng)神,,也有火行真元直接站在了炎炎烈日下接受太陽的燒灼……
而許年現(xiàn)在天賦神書所表現(xiàn)出的是以水行真元為主風系為輔,,故而他找了小溪邊風口處的位置,說是風口也只不過是淡淡微風,,畢竟這炎熱的陽光曬得萬物蔫頭蔫腦,,曾經的風口處也是片葉不起、纖塵不揚,。
無論是在溪邊還是涼棚內,,全身心入定中的少年們皆是格外安靜,許年亦是如此,。
佛經中名為禪定,,道藏中曰入定,圣經中稱冥想,,名目稱呼不一樣,,但是效果是一樣的,都是快速恢復精力和體力的方法,,各個接引書生都在武試前的準備中將入定恢復的法門傳授給了新人們,。
上午的擊力測試和負重長跑對于許年而言消耗甚巨,這時的他雙目微閉,,觀想天賦神書,,準備以其為媒介調動體內真元與外界天地元氣的交融,吐故納新,,借天地之力滋養(yǎng)自身,。
佛偈有心如明鏡臺之說,入定的狀態(tài)于此有些仿佛,,這并不是無意識的睡覺也不是刻意聚起精神鉆研探究,,入定是在意識有與無之間找到那一個完美的結合點,是休息也是修行,。
初時入定的許年引外界天地元氣入體循環(huán),,但在天地元氣之中并非只有水行與風元,,外邪也在摻雜其中,因此就在這吐故納新之時,,他的心緒并不安定,。
迎面沖來的砂石車、黑甲騎士的沖鋒,、父親的大笑,、小道姑的驚呼……過往種種、紛紛擾擾,、接沓而至,。
心神動容,定境自然無法維持,,真靈遲滯之下天地元氣也因此中斷,,他睜開雙目看向遠方,只見屋前屋后安然怒放的花叢,、山下山上平靜挺拔的樹木還有充實忙碌著的書院學子,、洋溢著幸福之色的元一村民。
現(xiàn)實與回憶,、美好與離思,、幸福與悲傷……恍惚之間在許年的識海中,那磚紅色的封皮悄然翻開:
華夏經典誦讀第二幅文人畫——《摘梅高士圖》明,,陳洪綬,;
正文第二篇五言絕句——《贈范曄》南朝宋,陸凱,。
樹蔭遮蔽,,陽光從枝葉穿過灑下一片斑駁的光影,既然已經無法入定,,許年起身踱步,,不由得便來到一株高樹下。
樹下生長著一叢不知名的紫色小花,,郁郁蔥蔥,、重重疊疊甚是茂盛。
曾經的山谷中也有這樣的小花,,從花蕾處的白色漸變?yōu)榛ò晟系淖仙?,一生長便是一串串,他蹲下身信手折了一只放在鼻端輕嗅,,小花精致,,花蕊清晰可見,有淡淡幽香傳來。
“年哥哥,,你瞧什么呢,?”
朦朧間許年似乎看到了頭戴紫色花環(huán)的小道姑在山谷土包上看著自己喜笑盈盈。
驚喜中起身四顧,,周遭學子入定,、山林靜寂,又何來小道姑的身影,?
瞬間是無比的失落,。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痹S年口中細細低語著剛才領悟的第二篇神書,夏花怒放盛開,,折一支懷離人以慰思念之情,。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此處非故鄉(xiāng),,僅有朵朵紫花睹物思人耳,。
隨著他低低吟出這首贈范曄,那幅摘梅高士圖也在隨之展開,。
絹本設色左上有虬勁的梅花枝干以濃淡墨法逡染出五色之意,,另有嶙峋巨石居于右下,用筆多方折,,風格夸張而有力,。在畫卷上另有一高士一仆,與那梅枝巨石不同,,人物的描摹上設色淡雅,、線條柔順,刻畫精巧,,衣紋簡練,。
整幅畫卷用筆工致而不顯刻板,著色醇厚而不流于俗膩,,畫風素潔明快,,既有應物象形的寫生功底,又不乏變幻合宜的適度夸張,。最妙的是那一支梅花在手盡顯淡然出塵之意,,超然脫俗之風!
在這一刻許年站在樹下手持細枝紫花默然而立,安靜與思念,、抽象與形象,、那清冷高潔之境與纏綿思念之情油然融合,真元不再遲滯,,山林溪水邊的靈氣也重又活潑起來,,在這氣息流動中,上午的損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補充起來,。
若是不惑境的學子在此定會驚訝無比,,因為時人皆以放空外物盤腿端坐而入靜,但是此刻眼前這大樹下的少年竟能就這般站著進入定境,。
當然這還是在不知道許年是以別離愁思這般雜念入靜的,,如果知道那下巴都會驚訝的掉下來,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校場中的漢白玉日晷在陽光的照射下白光褶褶,,中央鐵尖晷針投影隨著烈日的移動繼續(xù)左移。
“咚咚咚……”
“嗚嗚嗚……”
牛皮大鼓響起,,沉重的號角聲也隨之而來,,武試下午三場即將開始。
聽得動靜的新人們陸續(xù)從入定中醒來,,許年但覺時光瞬息而過也從定境中回轉,,看了看猶自拿在手中依舊那枝無名紫花,長嘆一口氣后將其插在了花叢泥土中,。
這無名小花生命力頑強,,插枝即可生長,想來在經寒暑之后,,這處的花叢會更加繁茂吧,。
逝者長已矣,生者當自強,,許年起身看向遠方,,雙目中盡顯堅定之色。
再次驗明身份號牌后,,一眾少年依舊分成二十隊進入涼棚歇息,,等待武試的開場。
上午兩場為力量身體素質的考較,,偏向于“力”,,下午的則是騎術、射術,、兵器拳腳套路的考較,,偏向于術。
就在少年們進入涼棚不久,便聽得校場中馬匹“唏律律”,、“咴咴”嘶鳴聲不絕于耳,,但在一陣鳴鑼響起后,涼棚中瞬間無聲那馬匹也同時寂靜,。
只見場中那名中年裁判講郎手持書卷先向著高臺上躬身作揖行禮,,之后便是大聲宣讀起騎術測試的規(guī)則。
六百息時間內騎馬繞木樁,,躍拒馬,,翻高坡,滿分十分,,六百息內全部完成記五分,,每提前十息加十之一分,也即是說提前五百息,,用一百息時間跑完全程可得滿分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