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忙虎娃的事時,,爸爸到母虎的洞穴里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里面有很多撕碎的肉塊,應(yīng)該是母虎撕給虎娃吃的,,但虎娃的牙齒,,完全還沒辦法咀嚼肉食,。
爸爸還將麂子,拖到了母虎的洞穴里,,然后指著麂子,,耐心地用身體語言告訴母虎,他們不能吃麂子,。
母虎似乎明白了,,打那以后,再也沒有送過麂子,。
太陽快落山了,,媽媽親自給虎娃喂了一次奶,兩人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第三天,,爸媽再去看虎娃時,給他送了一件新馬甲,。
接下來的日子,,兩人有空就會去看虎娃。
其間,,他們對母虎所做出的努力,,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有一次,,母虎在水邊,,捕殺了一只母野牛,由于野牛太重,,無法拖回洞穴,,母虎只好叨著虎娃,去水邊吮牛奶,。
冬去春來,,天氣漸漸變暖,,虎娃的身體,變得非常結(jié)實了,,竟然可以蹣跚走路了,,但他似乎更喜歡爬,在亂石嶙峋的山坡上,,竟然可以爬得飛快,。
爸媽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有些擔心,,因為虎娃的身上,,開始長出了稀疏的黑毛,特別是他的胸部,,幾乎布滿了黑毛,,像成年人的胸毛一樣。
春天的晚上,,鳥鳴山更幽,,蟲噪林愈靜,森林里的居民,,睡眠特別香,,也特別深。
一個春夜,,爸媽睡得正香,洞口又傳來了虎娃的哭聲,。兩人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聞到了一股難聞的臭味,。
夫妻倆睜開眼睛,,看見虎娃在洞口哭鬧,母虎則守在旁邊,,焦灼地圍著虎娃,,不停地走來走去。
在火光的映照下,,媽媽仔細看了看,,只見虎娃的頭、臉,、馬甲上,,到處都是惡臭的稀便,原來臭味是從他的身上散發(fā)出來的,。
兩人明白虎娃拉肚子了,,媽媽趕緊燒了水,,為虎娃洗去身上的污穢,而母虎則跟著爸爸,,去采來了水冬瓜樹葉和棕葉,,混在一起熬成水,喂給了虎娃,。
喂藥水時,,爸媽從虎娃的嘴里,發(fā)現(xiàn)了很多肉末,,他倆頓時明白了,,這都是生肉惹的禍。
虎娃的牙齒,,已能咀嚼東西了,,母虎開始給他喂生肉,縱然虎娃吃過母虎的奶,,體質(zhì)非同一般,,但他畢竟還小,消化功能還不足以吃全生的肉食,。
第二天,,虎娃再也沒有拉肚子了,爸媽將一只新鮮的野兔烤熟后,,撕碎了喂給虎娃,,虎娃吃得很香,也沒有拉肚子,。
爸媽烤了好幾條野兔,,然后將虎娃送了回去。那以后,,母虎經(jīng)常會叨來野兔,、野豬仔,由夫妻倆烤熟了,,再帶回去給虎娃吃,。
其實,莽人也經(jīng)常吃半生不熟的烤肉,。為了讓虎娃適應(yīng)生肉的生活,,后面的烤肉,兩人逐步地減少熟的程度,,讓虎娃的腸胃,,能夠慢慢地適應(yīng)。
夏天來了,母虎所在洞穴,,蚊蟲很多,,將虎娃咬得渾身是疙瘩,媽媽便讓爸爸,,在洞穴口的八角樹上,,采摘了好些樹葉,帶去放在母虎的洞穴里,,用來驅(qū)除蚊蟲,。
很快,虎娃和麂娃就一歲了,,由于飲食和成長環(huán)境不一樣,,兩個孩子的體質(zhì),也迥然不同,。
麂娃像正常的莽人小孩一樣,,已能站立,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完全是一幅營養(yǎng)不良的模樣,,但還算長得白凈。
而虎娃則充滿了野性,,他的頭上是亂草一樣的長發(fā),,臉上和身上到處是兩三厘米長的黑毛,其中胸,、腿和手腳上的黑毛,,顯得特別醒目。
他的性格,,也很粗暴,,生氣時會呲牙咧嘴,有時甚至還會咬人,。
有一次,虎娃在母虎的洞穴里睡著了,,爸爸悄悄地走上前去,,想把他抱起來,虎娃受到了驚擾,,雖然閉著眼睛,,還是毫不猶豫地張開嘴巴,咬住了爸爸的手腕,,而且根本不松口,,直到爸爸呼喚他,他才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是熟悉的爸爸時,,才松了口,。
這個時候開始,夫妻倆再也不敢將虎娃和麂娃,,放在一起玩了,,虎娃經(jīng)常欺負麂娃不說,一旦惹急了,,還會狠狠地撕咬麂娃,,下口也非常重。
媽媽見虎娃的相貌,,已與麂娃相差甚遠,,便與爸爸商議,想將虎娃領(lǐng)回家去,,又怕母虎不愿意,,加上她的肚子里,懷的孩子也快生了,,兩人暫時擱置了這個想法,,想等時機成熟了再說。
那年年底,,媽媽生下了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