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難(2)
滿殿沉聲,,上到太后下至七品的六部給事中無一人言語,。
梅鞭君饒有興致的盯著首輔大臣呂端槿,,盯的他渾身冷汗悔不當初。
若是在平日里,,朝堂上的大小政事,蕭黨一眾官員落可隨意插手,,但此時則不同,,呂端槿一時失言惹到太子黨第一人,只能由他自己解決,。
與其相近之人,,大概能料到呂閣臣為何心急失言,自京察初考開始,,他便得到范丹文:“才不上品,,德無行正,為官之中私念最重”的奏評,,而后便有不少關(guān)于呂端槿的奏評,,被送到京察正副使手中,多是佐證之言,。
可想而知,身為內(nèi)閣大臣的呂端槿,,如何受得了如此察問考核,,尤其是大批官員被查證罪行后,他本人更是坐立難安,,他怕自己是蕭黨之中,,第一個被太子黨所除掉的官員。
在黃州府發(fā)生叛亂的消息,,剛傳到南都城時,,他便會同部分官員,商量如何以此為由把京察初考往后推遲,,如今叛軍之勢大起,,他豈能放過如此機會,所以剛才情急之下便亂了分寸,。
“梅尚書,,呂某失言,在此免冠謝罪,?!闭f罷呂端槿摘掉官帽,躬身一拜后并不直起,,等著梅鞭君發(fā)話,。
約有數(shù)十息后,梅鞭君大笑道:“禮過了,,咱又不似娘們那般心眼小,?!倍笫疽馇镩L文收起長刀。
刀入鞘,,人起身,。
“稟太后,微臣認為應(yīng)當盡快讓諸位官員,,對平叛一事出力,。”范丹文把殿內(nèi)眾人的注意力帶回到平叛一事,。
“具體如何出力,,范尚書不妨細說?!?p> “一則錢糧籌措,,不使戶部出資,凡自察奏評有貪污納賄者,,使臟銀悉數(shù)充繳國庫,,做平叛之資;二則安撫流民,,凡隱匿田產(chǎn)者上繳總畝數(shù)五成,,作為官田以資流民;三則平叛后恢復(fù)地方民力,,各部官員具疏建言以作后備,。”
范丹文三則要求講完,,再次使得滿殿無聲,,眾多官員都在計較辦法,是下去照辦還是當場反對,。
有人會想,,臟銀田產(chǎn)一旦交出去,不光坐實了貪污罪名,,仕途無望不說,,給一家老小積攢下的家業(yè)也沒了,那才真是多年為官落得個雞飛蛋打,。
也有人把注意力放在那第三則,,具疏建言之上。京察的目的,,不光要給在京官員評優(yōu)劣,,更是要選出能吏下放到地方去歷練。
一旦得到京官外放的機會,若干年后便了名利雙收,,所以趁此機會主動配合,,既給自己洗白又能得到日后新君的賞識,何樂不為,。
更有少數(shù)兩袖清風(fēng)從未官場得意之人,,認真思慮著平叛之法,銀兩田產(chǎn)俱無,,只有那一腔無處施展的才干,,而今的局勢,倒讓他們心中對仕途有了幾分期許,。
“諸位大人覺得如何,?若無異議,哀家便替太子下旨,,準了范尚書的奏請,。”
“稟太后,,臣剛才所提三則并不強制諸位同僚,,單憑自愿?!狈兜の难a充道,。
而眾人聽后心中甚是鄙夷,京察權(quán)的大棒立在他們頭頂,,何來的自愿。
“范尚書為人寬厚,,此舉即能緩解國庫短缺,,又能給大小官員一個自改之機,是一舉兩得之上策,。
但我等坐鎮(zhèn)中樞,,要統(tǒng)籌大局防微杜漸,不僅要解決眼前兩道之危局,,更要提防他處之險,,東南江淮外有北蠻強兵,內(nèi)有將起之亂,,軍資兵備絕不可短少,。
老臣奏請?zhí)螅勾舜渭Y的銀兩撥分一半,,劃歸江淮一線的士卒,,用以增固前線戰(zhàn)力。”
孫叔年的提議,,得到蕭黨官員的大力支持,。以孫首輔為首是瞻只占一部分原因,最主要在于,,江淮一線的駐軍本就是他們蕭黨官員的靠山,,有好處自然要緊著自己這邊來。
這孫叔年的提議妙就妙在,,明面上大家都是大冥官兵,,都有資格要銀子,蕭黨官員交出銀子后,,他們再以此為由要回來一部分,,雖然做不到肥水不流外人田,但能引流一部分也委實不錯,。
“自然可以,,孫首輔老成持重思慮周全,待東南江淮叛亂時,,莫說撥付這一半臟銀,,就是國庫里的銀子,也得拿出來給蕭節(jié)度使用,?!?p> “是啊,江淮重地可不能大意,?!?p> 范丹文與宋來喜兩人的一唱一和,一時間,,搞得部分蕭黨官員很是疑惑,。
“孫首輔放心,江淮若亂,,我梅鞭君親自出馬平叛,,諸位出資讓老梅打仗,都是痛快人??!”梅鞭君接過話。
但他這話頭一轉(zhuǎn),,倒是讓蕭黨們變了臉色,,說好的分一半銀子給江淮大營,怎么又成了你梅鞭君打仗的銀兩,。
“梅大人坐鎮(zhèn)京城,,怎能輕動,。以老夫之意,把銀兩提前撥付給前線官兵,,既提振士氣又能早作準備震懾人心,,豈不更好?!睂O叔年的態(tài)度,,就是要幫蕭家提前分一杯羹。
“首輔大人所言甚是,?!?p> “我等認為,江淮之地絕不可動亂,?!?p> “秋冥朝立國之本便在此,豈能兒戲,!”
……
眾多官員開始隨聲附和,,這個一言那人一語,大殿之上又有了熱鬧的場面,。
“凈是廢話,,臟銀未交罪名沒洗,都把自己當沒事人了,?!蔽猴L(fēng)辰諷刺道。
“魏大人是指我等皆是罪人嗎,?”有人反駁道,。
“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不是朝廷罪人,,難不成還是功臣,?!”
“誰說貪贓就要枉法,?誰說徇私就會舞弊?魏大人如此肯定,,難道您也做過這等藏污納垢之事,?”
“呂家匹夫!你吃驢屎蛋子吃糊涂了吧,,貪贓不是枉法,?我魏風(fēng)辰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狗話,堂堂的輔政大臣,,竟替貪官污吏狡辯,,你死也不死,!”
魏風(fēng)辰氣到癲狂,滿面白須炸立怒不可遏,,抬手便把所持的象牙笏板砸向呂端槿,,而后更是擼起長袖準備揍人。
“你二人成何體統(tǒng),,眼中可還有朝廷體統(tǒng),!”李太后怒斥。
“稟太后,,對這等大奸無恥之人,,臣實難控制心中的怒火。我御史臺今日彈劾輔政大臣呂端槿,,只道八個字,。”魏風(fēng)辰停頓一下,,提了口氣大聲道:“貪贓枉法,,大奸大惡!”
“臣手中的罪證,,可以證實呂大人確實有貪贓枉法,,收賄受賄之罪!”范丹文立即高聲配合,。
同時呈上罪證,,也是一份記錄詳盡的賬本,也出自暗衛(wèi)之手,。
李太后一邊翻閱一邊挑出數(shù)額巨大的賬目當庭念出:建乾元年,,荊襄道漕運使私下以呂端槿名義,在富甲錢莊存進一萬兩黃金,,年息八里,;
三年夏,朝廷撥一百五十萬兩白銀賑洪,,呂端槿會同戶部尚書等人貪墨賑災(zāi)款項六成,,分贓后自得三十萬兩,此番貪墨導(dǎo)致受災(zāi)百姓無銀可賑,,十余萬人成為流民,;
同年,指示族中子弟憑借權(quán)勢,,低價收購受災(zāi)之地的田產(chǎn),,共置辦良田三萬畝,分布江南東西兩道,。
……
隨著一樁樁賬目被公示,,呂端槿的臉色越加蒼白難看,,仔細看去那袖袍下的雙手已止不住的顫抖。
范丹文冷眼全觀,,今日對呂端槿發(fā)難即是巧合也是必然,。
于太子黨而言,若想使京察初考徹底推行下去,,并在太子登基前立下威嚴,,他們就必須拿下一位朝中大員來。
其中的人選自然要從蕭黨中挑,,蕭黨始自前朝,,而秋冥朝立國后其勢力愈加大盛,對朝堂政局的走向也影響甚大,,絕對是秋憶鴻以后掌權(quán)的最大障礙,。
趁著京察初考打壓蕭黨就在他們的謀劃之內(nèi),而選擇呂端槿是有原因的,。此人入內(nèi)閣,,是蕭成衍與蕭黨不遺余力支持的結(jié)果,其目的就是為了在日后,,使其接替愈加年邁的孫叔年,。
至于呂端槿有無治政才能,則并不在蕭黨勢力的考慮范圍內(nèi),,是否合適不重要,,得先把該占的位置占住,待他撐上幾年,,他們自會物色出真正合適的人選,。
想拉下蕭黨力保的人自然不是易事,所以前些時日,,范丹文在奏評四十五位京官后,,特意又加上第四十六位,此人無外乎就是呂端槿,。
至于評語內(nèi)容,,范丹文沒有添油加醋胡亂編排,甚至還有所保留,。而這僅為明面上的舉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草驚蛇。暗地里則派人故意放出風(fēng)聲,,把呂端槿收賄受賄的罪行暴出一部分,造出不大不小的聲勢來,。
然后耐心等待,,等呂端槿自亂陣腳,。
“呂端槿,對于賬本上記錄的樁樁罪行,,你可要辯解,?”李太后合上賬本,沉聲問道,。
“稟太后,,微臣從未做過的事自然不會承認。范尚書私下搜羅的罪證并不可信,,那賬本上羅列的各項賬目,,所涉銀兩數(shù)額甚大,可臣未曾見過一分一毫,。但請?zhí)笙轮济鞑?!?p> 呂端槿強行鎮(zhèn)定下來,全盤否認,。
“稟太后,,老臣相信呂大人為官清白無私,眼下平叛才是最為緊要的事情,,萬不能再添事端,。”
“臣亦擔(dān)保呂大人清白,!”
“我等也相信呂大人,。”
蕭黨官員隨孫叔年一起為呂端槿說話,。
“臣以死彈劾呂端槿,!”魏風(fēng)辰高聲道,鐵了心向蕭黨發(f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