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芒種
清明前后,種瓜種豆,,說的就是這個時候,。
今年的清明是三月初八,丁家一進(jìn)三月就開始忙碌著種東西了,。
之前二次育秧花了兩天就弄完了,,歇了兩天丁家開始種玉米了。
種玉米其實也不算是很重的活兒,,相對還算松快一點,。
丁家的地挖了一部分,有一部分沒挖,,二林跟王氏在前面挖坑,,后面有義跟心兒丟種,看起來也算的上是有條有序了,。
只是心兒到底還是年紀(jì)小了點,,不管是速度,還是耐心都不行,,加上父母要求也挺多,,心兒沒干一會兒就沒干了,自己在一邊玩去了,,時不時想種了又來丟幾棵種子,。
王氏兩人對此沒有什么說的,本來也沒指望她能幫上什么,。
兩個大人的速度比孩子的速度明顯快了很多,,看坑已經(jīng)挖了不少了,有義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甩在后頭王氏就轉(zhuǎn)頭去幫忙了,。
她先是去把有義丟了種子的坑給掩上,,偶爾會在一些坑里丟上幾顆四季豆跟南瓜種,,每年的南瓜也差不多都是從這里出了,。
一家三口就這樣,一人挖坑一人丟種一人掩土有序的進(jìn)行著。
三畝地,,三個人花了兩天半的時間種完了,。
在他們家種完玉米的同時,老宅的玉米也種完了,,老宅的地比他們多兩畝,,但同時人也比他們多好幾個,而且基本上都是能干活的,,速度甚至比他們快了那么一些,。
玉米種下去了,王氏在玉米地里一些燒過草木的地方撒了些白菜跟莧菜,,就等著它發(fā)芽長大了,。
還行,今年的天氣不錯,,玉米種下去沒幾天就下了兩場雨,,這對剛種下去的玉米來說可是好事。
種完玉米開始種菜,,老宅的菜地王氏是不準(zhǔn)備種了,,太麻煩了,他們家人也不多,,也吃不了那么多,,還不如把地給大哥一家住,也算是賣了一個好,。
況且,,他們家周圍的地也夠他們種了。
王氏今年想抓兩頭小豬仔回來養(yǎng),,到年底也能有些收入,,所以她也還是打算多種點菜的,比如白菜青菜紅薯什么的,,這些都是適合養(yǎng)來喂豬的,。
青菜白菜什么的直接撒種就行了,等它們長大一點再移栽就行,。
紅薯苗是之前就已經(jīng)育好了的,,現(xiàn)在也差不多可以移栽了,倒是比白菜青菜的早一些,。
除了這些,,還要種一些豇豆、四季豆,、辣椒,、土豆,、芋頭、茄子黃瓜絲瓜什么,。
說起來土豆芋頭什么的,,在丁家有時候也是主食來著,這兩樣也可以多種一些,。
至于其他四季豆辣椒什么的也不用種太多,,總的種個一兩分地也就足夠了,家里也就三四個人吃而已,。
房子周圍的菜地差不多就被她分的差不多了,,門前的地最寬,她準(zhǔn)備用來種四季豆豇豆這些應(yīng)季菜跟土豆,。
房子左邊的地最少,,但是那里的肥力應(yīng)該是最好的,畢竟茅坑就在那邊,,那塊地她準(zhǔn)備用來種芋頭,。
至于右邊的那一兩分地就用來種紅薯,地不多,,但是種紅薯應(yīng)該也是夠了,,反正紅薯藤可以掐了再長,重復(fù)生長的,。
就種這些菜王氏都花了好幾天的時間,,二林也跟著忙碌了幾天,這些天種菜的水都是他挑回來的,。
兩人都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只是現(xiàn)在也沒時間,只能等這段時間過去了再想辦法了,。
這菜種的差不多了,,歇兩天田里的秧該插了,已經(jīng)長了五六寸深了,。
田埂二林在前兩天已經(jīng)打好了,,這兩天也干得差不多了,可以走人了,,一家人就開始了插秧事宜,。
插秧前一天,二林就去田里把田整好了,,今天直接插秧就行了,。
插秧之前,夫妻兩人跟有義先扯了將近一百個秧苗,,看秧苗差不多了夫妻兩就各背了一背秧苗去插秧去了,,有義就繼續(xù)扯秧子,。
這次,插秧的事情夫妻兩沒讓有義做,,這可是關(guān)乎一家人一年吃飯的大事,,秧沒插好可是影響收成的,,不想種玉米把種子丟進(jìn)去就行的,。
人少了,速度自然也慢了,,兩人就這三畝地都栽了三天,,老宅的丁老頭說來幫忙也被二林叫回去了。
這段時間他們兩老也沒怎么休息,,他這一個壯年男子都覺得累了,,自家父母就更不用說了,反正也就是一兩天的時間,,也沒什么影響,。
栽了秧緊接著王氏就背著一簍子草木灰一袋子黃豆種去田埂上種黃豆去了。
忙完了這些一家人總算是可以好好的歇一段時間了,,王氏就著手養(yǎng)豬的事情了,。
這家也搬了兩三個月了,家里的豬圈可還空著呢,,家里的菜紅薯藤都已經(jīng)種下去了,,現(xiàn)在就差正主了。
王氏自己是想養(yǎng)兩頭豬,,只是這豬價不便宜,,一斤最便宜也要十一二文,一頭小豬仔最少也得一二十斤,,一頭豬最少也要兩百四十文呢,。
這幾個月忙著春耕春種的,她也沒做什么繡活兒,,家里也沒有進(jìn)項,,反而還花出去了一些,又欠著父母一兩銀子,,王氏實在是猶豫的緊,。
這不,她實在拿不定主意就找了二林商量,。
“二林,,你說咱家養(yǎng)幾頭豬好,我是想養(yǎng)兩頭,,可是你也知道這豬價不便宜,,一頭至少都要兩錢多三錢銀子,,兩頭的話家里的錢就得見底,咱可還差爹娘二兩銀子呢,?!?p> “……”
“那就養(yǎng)兩頭吧,等過年養(yǎng)大了賣了錢不就回來了,,這分家頭兩年是難過點,,咱苦兩年也就起來了?!?p> 二林沉默了一會兒以后才說,,要付出才有收獲不是。
“那爹娘那錢,?”
王氏糾結(jié)的就是這個,,她是不愿意家里有欠債的,感覺欠了錢人都要低人一等一樣,。
“沒事兒,,我去跟爹娘說,錢等過年以后再還他們,?!?p> “那行,那我明天就去張嬸兒家看看,,我前兩天就聽說她們家的豬要出欄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p> 王氏口里的張嬸兒家就有一頭老母豬,,每年都能出兩欄小豬呢,村里人養(yǎng)豬大多都會去她們家買,,而且要都得提前說,,不然還買不到。
王氏也是之前就跟人說了下給她留兩頭的,,雖然她糾結(jié)但是不妨礙她訂下不是,,只是不知道到底留沒留了。
“行,,你自己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