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鷂子》自從去年九月開始發(fā)文,,算來也有五個多月了,。之前其實就有預(yù)料,書可能比較冷清,。一方面是因為新人剛寫,,對于行文和結(jié)構(gòu)把握上可能有些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選取的題材和故事線相對來說有點小眾,比較難以營造高潮,。但是讓我欣喜的是,,還是有書友給我打賞,,投推薦票。作為新手的寫手來說,,這種被讀者認可和支持的感覺對我是一種莫大的鼓舞,。
書寫到這里,其實只是剛剛開了一個頭,,或者說是一個序章,,但對于我來說,還是有許多可以反思的地方,。
首先是我自認為做的不錯的地方,。第一,主角的人物形象,,立住了,。前期的幾個抖包袱和反轉(zhuǎn),還是樹立了主角詭譎權(quán)變的特點,。有野心,,有傲骨,善作偽,,多試探,。可以說,,除了稍顯稚嫩之外,,基本上可以說得上是有“梟雄之姿”。第二,,個別的章節(jié)刻畫,,我很滿意,。和溫沅月下邊走邊談,,以及“薩仁”那一章,我寫完之后很舒服,。我應(yīng)該是比較擅長這種相對克制情感的表達,。“薩仁”那一章,,交代了過渡劇情的同時,,帶有了一絲悲劇命運的嘲弄。當然,,悲劇的不能是主角,。
同時,還有一些問題也比較明顯,。
首先是更新量的問題,?;旧厦銖娋S持在日更兩千左右。1月份的時候爭取想要維持在日更三千的平均更新量上面,,但是最后的結(jié)果還是有些力有不逮,。希望接下來隨著技巧的熟練,能夠逐步穩(wěn)定地增加更新量,。
其次是表達方式的問題,。感覺整個故事的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話,。雖然這是歷史文的常態(tài),,雖然我也盡量讓對話體現(xiàn)出矛盾的對立和爆發(fā),但是我感覺還是有些不妥,,接下來會嘗試一下能不能在人物對話方面精簡一些,,更多從神態(tài)和姿勢上體現(xiàn)雙方的較量和爭鋒。
還有筆力方面的問題,。感覺在太原屯騎馳援遭遇戰(zhàn)的時候,,在陳翔逃到海東面對晉王的時候,在陳翔發(fā)現(xiàn)徐昊真面目的時候,,在攻破赫拉山城的時候,,等等,幾個劇情上還是比較關(guān)鍵的節(jié)點,,有些“力道不足”的感覺,,略感遺憾。在后期和獨孤芷的一些對話中,,又有一些“用力過度”的地方,,如果稍稍控制和委婉一些,也許會更好,。這些是寫文火候上的問題,,接下來的內(nèi)容里需要注意。
第一卷的名稱是“本是河北逐利人”,,主要講述的還是主角的身份,、社會關(guān)系、性格特點以及東征肅慎的戰(zhàn)事對于主角的改變,。暫時還沒有過多地涉及到更龐大的舞臺,。
第二卷的名稱就“策馬塞上奏胡笳”,這一卷主要的篇幅還是放在遼東的主角,,不過,,邊地和中樞是互動的,戰(zhàn)將在外立功的前提還是中樞的舉措得當,。東征的結(jié)果會影響于朝堂,,朝堂自然會有一系列的動作影響遼東,。所以第二卷的開頭,視角將會暫時從遼東移開,,從長安起筆,。
諸位看官,如蒙不棄,,便請隨我的敘述,,徐徐欣賞這戲里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