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豆守在挖井的地方,,這里挨著小溪,很容易就挖出了水,,他卻不放心,,讓族人們一直朝下挖。
二十多根碳木撐在坑底,,防止四周塌落,,一部水車、一部塔吊,、一部夯機都安在邊上,。
先砸碳木,再挖沙子,,碳木的縫隙里不停地滲水,,水車不停地向上拉,深度達到五六米的時候出現(xiàn)了碎石,。
巫小豆喊停了族人,,開始讓他們下陶管。
這種陶管是特制的,,二三十厘米直徑,,四周帶著小眼,里面塞滿木炭,,圍著沙坑擺了一圈,,最中間是一道直徑一米的粗管,,這根管子就是水井。
把管子緊緊挨在一起,,一直接到地面上,,碳木拔出來,沙子一層層填進去,,直到和地面填平,。
井里的水很快蓄滿,水位和小溪一樣高,,一部純竹制的水車伸進去,,上邊的人安裝好木架,就開始踩動踏步抽水,。
竹筒順著滑道升到高處,,經過一個大弧度的轉軸后,筒口歪了過來,,陶制的水槽接住井水排到了小溪里,,竹筒口朝下繼續(xù)向井里滑去。
“等水干凈了再停,,把水槽轉到大缸里,。”
巫小豆很滿意,,就算小溪凍住了部落里也照常用水,,只是可惜這里的水流平緩,沒法建自動水車,,只能用人工抽水,。
水槽可以轉動,水干凈了轉回來淌進大缸,,他在這里安了十個大缸當水塔,中間全部用管子聯(lián)通,,最后一個缸底連著給水管入口,,只要保持大缸有水,部落里隨時可以取用,。
他沒打算讓族人自己做飯,,各家用水量不會很大,每天安排好打水時間就行,。
青土帶著人開始撒白灰線,,這里將建一座房子,灶臺,、火炕樣樣不缺,,連水井一起建在屋內,,不但用水衛(wèi)生,冬天還不用做保溫,。
青土對土建的天賦讓巫小豆很滿意,,雖然經常挨罵,但一個多月的磨煉,,讓這少年對施工漸漸得心應手,,院墻的建設基本都是青土在指揮,犯過幾次小錯也自己調整了過來,。
五六米高的院墻一建幾千米,,再加上碳木跑道的鋪設,后期的外墻粉刷,,兵器庫的二次建設,,都見證了青土的成長。
這次大建設,,各工種都出現(xiàn)了不少人才,,這讓巫小豆很高興,當然,,他還是看黃牙不順眼,,總感覺那家伙殷勤的不太對勁。
巫小豆最得意的是統(tǒng)一了度量衡,,這可是一代始皇才能做的事啊,,至于手下才千把人這點瑕疵,被他直接無視,。
那是工程剛開始的不久,,所有人干活都亂糟糟,工地上出現(xiàn)十幾種長度單位,,有人用手當尺,,有人用腳當尺,有人拿著繩子比量,。
巫小豆安排挖溝時被他們直接弄蒙圈,,雖然每一種方法都能換算成米,可架不住多啊,,青土身上掛滿繩尺,,需要對不同班組采用不同的計量方法。
這么多人哪照顧的過來,?沒等管溝挖完就全亂了套,,青土三人被巫小豆罵的嚎啕大哭,一起表示不當“技術員”,,寧愿去挑石頭,。
巫小豆紅著眼睛,,召集負責人們開會,結果在會上吵的一團糟,,幾個婦女到最后竟然打了起來,。
炎巧喜歡編二十八根棉槐的筐底,雁巫嫌小,,表示雁蒼部編的三十五根那種最實用,,幾個人誰也不肯妥協(xié),堅持用自己的做“一筐”標準,。
戰(zhàn)士們的測距方法更是千奇百怪,,一個個名詞聽的巫小豆發(fā)愣,好點的用“一步”表示,,很多奇葩竟然用“一甩”,!
大爺?shù)模∥仔《褂逕o淚,,你每次甩的距離都能一樣?。?p> 讓他欣慰的是炎山,,這個老漢從跟著學制陶就很沉穩(wěn),,對巫小豆那些“厘米”、“直徑”,、“斤”的名詞都能接受,。
制陶制磚作為新事物還在可控范圍內,其他那些工種都沒有統(tǒng)一度量衡,,安排工作的時候很麻煩而且容易出錯,。
聯(lián)盟高層們吵吵鬧鬧,七八個女子最后動起手來,,撕扯著露出大片肌膚,,周圍的族人們呲著大牙看熱鬧。
巫小豆感嘆,,怪不得始皇帝統(tǒng)一度量衡需要動用“如風箭陣”,,原來是不揍不行、被逼無奈?。?p> “炎云,,把她們拉開,!一個個像什么樣子?”巫公勃然大怒,,動用“巫衛(wèi)”們平息了高層之間的“戰(zhàn)爭”,。
青花和青兔扯平獸皮衣服,,氣呼呼地表示,如果青巧在的話,,絕對能編出最好看的筐,,那意思很明顯在暗示巫小豆不能忘本。
聯(lián)盟巫公眨了眨眼,,強行規(guī)定聯(lián)盟統(tǒng)一筐簍規(guī)格,,尺寸就用青羽部的為標準。
陶器,、磚瓦一類的新事物沒有任何障礙,,最麻煩的是長度和重量,還有時間,!
巫小豆解釋了半天,,什么是毫米、厘米,、分米,,大伙看的一臉懵,一根棉槐條子都能看懂粗細,,你拿根頭發(fā)比劃什么,?
這套計量方法遭到絕大數(shù)人反對,就連看熱鬧的也紛紛表示受不了,,頭發(fā)絲那點距離誰會在乎,,炎山表示無所謂,反正他現(xiàn)在大量制胚都用模具,,新物件都是巫公定尺寸,,他根本不用操心。
巫小豆垮著臉,,干脆搬出爺爺那一套“五步一丈,,一丈十尺”的粗暴法子,這下大家伙都能看明白,,紛紛表示接受,。
族人們在忽大忽小地邁步子,巫小豆在氣的揉肚子,,只能默默地安慰自己,,有點“誤差”就有點吧,又不是要造衛(wèi)星,。
青靈是個逆天的存在,,她開完會以后默默地坐了半天,然后找到巫小豆,一點一點統(tǒng)計出了最終標準,,做出樣板,,并且迅速在聯(lián)盟里推廣起來。
十寸一尺,、十尺一丈,、一百五十丈為一里,另外那套毫米,、厘米的計量被她單獨整理,,用在一些精細的領域。
巫小豆說自己重一百零八斤,,兩人找來一根樹干做平衡木,,稱出同樣重的磚頭,然后把磚頭分成一百零八份,,選了一份作為一斤,。
一斤分十兩、一兩五十克,,全都做成標準陶件,。
時間的劃分對族人們影響不大,天亮干活,,天黑睡覺,,都覺得分不分無所謂。
但巫小豆很重視,,他在地上砸了一根木棍,,畫個圓圈圍起來,拿草繩和竹片比劃了一陣,,均分成十二等份,,分別寫上阿拉伯數(shù)字。
陽光將木棍的陰影投在數(shù)字五上,,他指著陰影告訴青靈,,隨便哪一個數(shù)字,當陰影再次轉回來的時候,,就是二十四小時,,這十二個數(shù)字代表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兩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
小姑娘被弄懵了,,傻傻地在木棍前坐了兩個時辰,,三天以后,,一個精細的陶盤出現(xiàn)在巫小豆面前。
圓盤中間是細細的陶棍,,十二個紅色的數(shù)字圍了一圈,每兩個數(shù)字間還刻了五道綠痕,。
小姑娘得意地笑,,巫小豆卻有點不爽,這也太逆天了吧,?
“笑個屁,,沒太陽你這破玩意就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