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季節(jié)沒人外出,,山洞和地窩子陰冷,點著火堆取暖也后背發(fā)涼,住慣了也不覺得難受,,鞣制獸皮、編制工具,、打磨石器和顏料,,如果天氣好就晾曬果子、塊莖和草藥,。
今年有了不少變化,,首先改成了一天三頓飯,到了飯點就有族人去水房抽水,,從陶管里流出的水竟然溫乎乎,,用陶器燒開了喝點熱水,肚子都舒服很多,。
西邊一直有戰(zhàn)士巡邏,,三幫人輪流替換,那里也有房子住,,不用站在雪地里挨凍,。
養(yǎng)殖場和陶器場挨的很近,,大家沒事湊一起聊聊天,反正沒有太緊急的任務(wù),。
最忙的是紡織區(qū),,一臺臺織布機不停運轉(zhuǎn),一卷卷的麻布摞在架子上,,旁邊砌了一個大臺子,,鋪上龍須草編成的席子,骨刃,、骨針,、竹尺散在周邊。
裁好的布片盛在大筐里,,幾個女人在跟青巧學針線活,。
襪子、褲衩,、單衣,、單褲最多,帶回的麻絲已經(jīng)快沒了,,部落里去人接的時候,,有很多還沒收割,漚好的麻絲也丟下不少,,大家都覺得細鹽比較重要,。
青巧很后悔,她甚至想問問巫,,能不能派人去找找,。
用麻布做成衣服,穿身上很柔軟,,外面再套上獸皮衣服,,會感覺格外暖和,可惜這點麻根本不夠用,,巫公還要求做什么“包扎帶”,,說是給傷員用的,真是浪費,!
巫小豆坐在土炕上,,看著眼前的五個小毛孩,青靈在挨個給他介紹,,這是目前最聰明的四個小孩,大的九歲,,小的八歲,。
等青靈介紹完了他發(fā)現(xiàn),,這里面有個官三代,炎山巫的孫子,,小家伙八歲,,流著鼻涕雙眼充滿靈動。
還有個是熟人,,第一天跟著逃命的兩個小男孩之一,,額頭有個胎記。
第三個是女孩,,來自雁蒼部,,第四個是男孩,來自千山部,。
十歲以下的孩子大多沒名字,,除非特別出色才會被巫取上一個,上午的失敗讓他有點不爽,,難道自己還教不了幾個原始小孩,?
“喊,老師,?!?p> 幾個孩子面面相覷,一起望向青靈,。
巫小豆又一想不對啊,,一群披頭散發(fā)的原始小孩喊自己“老師”,咋就這么別扭呢,。
“喊師尊,!”他決定不玷污“老師”這個稱呼了,工地上泥瓦工,、木工,、鋼筋工,甚至干零工的老大爺,,他們之間都稱呼彼此為“老師”,,這稱呼讓他想起堂哥。
“師尊,?!鼻囔`倒是聽他說過這個詞,那些人都飛來飛去的,。
幾個小毛孩連忙一起跟著喊,,亂糟糟的沒有什么氣勢。
巫小豆也不在意,,還不知道能教幾天呢,,他連名字都懶得起,,直接定了三條規(guī)矩,頭發(fā)都用皮繩扎起來,;誰身上有虱子就打出去,;見了師尊不準下跪,改為抱拳禮,。
教會幾個弟子行禮以后,,巫小豆犯了愁,教什么???
“你們想學什么?”
幾個孩子都愣了,,是你叫我們來的好不好,?
“巫公,西邊有事,?!?p> 門外傳來巡邏戰(zhàn)士的聲音,巫小豆趁機出門,,跟著去了西邊院墻,。
西墻外的林子被砍的很稀疏,一眼望去白雪皚皚,,在水潭南邊的小坡上,,蹲著幾只狼,一色的青灰色大狼,,它們沒有進攻的意圖,,就那樣漫不經(jīng)心地四下打量。
炎樹,、炎疤,、雁飛、雁石幾個獵隊首領(lǐng)都在,,看見巫小豆幾人圍了過來,。
狼是很聰明的動物,尤其是結(jié)成群以后,,具有組織嚴密的獵殺能力,,“寧遇一虎,不遇群狼”,。
首領(lǐng)們擔心這是狼群的斥候,,提醒巫公早作準備,他們在野外的時候,對狼群一向是敬而遠之,,這種野獸不好打,。
巫小豆當然知道狼難對付,從小聽過與狼有關(guān)的故事不要太多,。
站在墻垛后面看了半天,他確定狼群盯上這里了,!
因為他看到了頭狼,,一只銀白色的大狼出現(xiàn)在松樹下,每只經(jīng)過的狼都對它恭恭敬敬,,低頭塌耳的樣子跟剛才完全不同,。
它們在觀察。
“回去,,別理它們,。”
狼性多疑,,除非有足夠的力量碾壓,,否則最好別讓它們摸透底細。
巫小豆回到大院,,喊來了青靈做翻譯,,仔細地跟幾個獵首商量計劃。
四千多米的院墻不可能處處設(shè)防,,聯(lián)盟里成年人一共才六百多,,加上大點的少年們也不到八百,如果減去孕婦和后勤人員,,能打的也就七百多點,。
巫小豆當時設(shè)計了拍桿和滾木,后來不放心,,又加了撞木在上面,,就是為了彌補人手的問題。
誰也不知道狼群什么時候進攻,,只能輪流安排戰(zhàn)士值守,,最后他們定下了幾條。
屠宰場,、窯廠,、水房、養(yǎng)殖場的幾個房子都住上人,,那里的灶臺日夜不熄,,保證隨時有火取用。
能出戰(zhàn)的族人提前分好隊伍,萬一打起來不至于慌了手腳,。
巫小豆想了想,,該說的都說了,敢留在這里過冬,,聯(lián)盟里早有了面對野獸的準備,,事到臨頭多想無益。
首領(lǐng)們紛紛召集族人安排人手,,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巫小豆愣了半天,帶著青靈去了磨制間,,他想做幾個號角,,給值守的戰(zhàn)士示警用,畢竟這么遠的距離光靠嗓子喊可不行,。
斷腿老人在干活,,拿著一塊獸皮打磨竹弓,看見巫公進來有點詫異,,這里多是些老人,,平時很少有人來。
“青靈,,翻譯,。”
巫小豆有點緊張,,他害怕狼,。
野牛角這里有好幾種,挑了幾個粗大的,,彎彎的有兩尺多長,。
有兩個里面的骨塞已經(jīng)脫落,剩下的扔鍋里加上鹽煮,。
老人粗短的手指十分有力,,拿著石刃在刮里面的殘留物,刮干凈了還需要打磨光滑,。
巫小豆跑出去拿來了細竹竿,,鰾膠也要了幾塊,他準備做哨子,。
小時候經(jīng)常用嫩柳枝做哨子,,那種安在牛角上肯定不行,他打算做的是竹哨,。
喇叭的原理很簡單,,通過簧片震動發(fā)出聲音,,再用喇叭口擴散出去,就能傳的很遠,。
最好用的還是金屬喇叭,,牛角的粗頭就是擴散作用,里面越光滑越好,。
把尖頭磨掉一塊,,露出空腔,取了十寸長的一段竹管,,一頭帶節(jié)不開口,,另一頭用柳枝堵死,上面留出一道空隙當吹氣孔,。
吹氣孔前面約三寸處破出一道斜口,這是發(fā)聲孔,,余下的大段都塞進牛角,,這樣一來,吹氣孔在外,,發(fā)聲孔就在牛角里面了,。
最后化開鰾膠將竹哨固定在牛角尖,四周全都塞滿,,只剩下一個哨子頭在外面,,鰾膠現(xiàn)在有的是,不光野豬能熬膠,。
巫小豆看著手中的號角,,覺得挺威風,舉在嘴邊以后,,長長的牛角彎到肩膀上,,試探了幾下聲音很清晰。
于是信心大增,,跑到外面鼓起腮幫子就吹,。
“嗚~嗚~”
低沉雄厚的號角聲飄過整個大院,族人們嚇了一跳,,撒腿向磨制區(qū)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