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分魚的時候了,,葉茗數(shù)了數(shù)共十三個小孩,葉茗先是從魚籠中挑了三條最肥最大的魚讓大春拿著,,好東西肯定是自己先拿啦,。
然后就是一條一條的分給他們,每個小孩都拿到了八條魚,。
分到魚的孩子就歡快的跳了起來,,紛紛相互交流誰的魚大,。還剩半籠魚葉茗分給了圍觀的村民,這些村民都圍著看了很久了,,不分點以后說不定會在背后說事,。
村民都多多少少拿到了魚,也都歡喜的拿著魚回去做飯了,。
這下皆大歡喜,,不管是小孩還是村民,小孩見葉茗拿得都比他們少,,而且兩個人才拿三條,,都覺得自己掙了。
村民覺得占了便宜,,也都樂呵呵的,,其實人都有占便宜的心思,比如去買菜覺得砍了幾毛錢的價就會開心一陣子,。
唯獨大春就一副苦瓜臉,,看著自己手中只有三條魚,別的孩子都有八條心里就不平衡,。
葉茗見了,,一巴掌拍在大春頭上
“走啦,回去做飯吃”,。
葉茗也不解釋,,自己拿的這三條魚是最大的,肉多鮮美,,而孩子的那些都是巴掌大,,除去魚頭肉八條魚加起來可能還沒這三條魚肉多,小魚還多刺,,吃起來口感不好,。
到了家,下米做飯,,用兩條魚做魚湯,,一條魚清蒸。這個世界還沒有炒菜這種做法,,也沒有炒菜用的鍋,。后世史書中記載炒菜這個做法是在宋朝才開始普及流行開來的。主要還是工業(yè)的發(fā)展進步,,炒菜用的鍋才做得出來,。
調(diào)味料也少得可憐,只有鹽,、梅,、酒,、花椒、糖,、醬,、醋。
醬”是“醢”和“醯”的總稱,,醢,,指用魚、肉等制成的醬,;醯,,指帶酸味的醬或醬汁,用以調(diào)味,。
糖指的是蔗糖,。
調(diào)味品只是貴族才著享受得到,一些香料比黃金還要貴,,聯(lián)想一下大航海時代,,英國人從海島上采集香料,從華夏換取大量的茶葉和白銀,。比如胡椒,,一斤胡椒一兩銀子。
說到銀子就得說下兌換比例,,1兩黃金=1兩白銀=1000文錢=1貫(吊)錢
各個時期的一兩銀子價值不同,,各有區(qū)別。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價值人民幣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時期2000—4000元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干部,,年薪9千元,。乾隆初年,捐一個道臺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干部當當,,明碼標價,。
如今葉茗處于這大“京”朝,如果按人們生活水平的話應該唐朝初期,,但是這又是個奇怪的王朝,,因為這個王朝一千年來都處于戰(zhàn)亂的狀態(tài),,大京朝可以分為五個大區(qū),,東南西北中。這幾百年來,,就打個不停,,東的打西的,,南的打北的,打來打去,,但是卻都聽令于都城,,大京王朝。簡單點說就是大京王室內(nèi)部的戰(zhàn)爭,。
大京朝如今一兩銀子能買兩百斤大米,,現(xiàn)代大米是三塊錢一斤,也就相當于六百人民幣,,呃,,好像不能這樣算,以現(xiàn)代的糧食生產(chǎn)來看,,古代的糧食要貴得多,,應該相當于兩三千人民幣
大京朝米價是五文錢一斤,而鹽價呢,?五百文一斤,!足足高出了一百倍,人們連鹽這種調(diào)味品都快用不起了,,其他調(diào)味品就更不用說了,。
很快魚湯就做好了,清蒸魚也熟了,,再加點飯,,葉茗吃上了來到這個世界早好的一頓飯。
當然,,大部分都是大春吃完的,,吃完飯后就得洗碗洗鍋。葉茗看著這一堆的東西暗暗想到,,一定要請幾個丫環(huán)來照顧自己,,自己可是讀書人,還算是個地主,,怎么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干,。好不容易來到了個好時代,自己怎么也要當一下特權(quán)階級,。
回到書房,,現(xiàn)在是秋天,六點天就黑了,。點起了油燈,,這時候的油都是動物油,燒起來有股味道,,很難聞,,但是油燈便宜,,只要換燈芯就可以了。古代蠟燭可貴了,,普通人還是點油燈吧,。
沒有手機,沒有電視,,其實對于適應了高科技的人來說是非常不適應的,。這時的人也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只能早點睡覺,,唯一算是娛樂的應該就是造娃吧,。也有的人會聚在一起說三長兩短的,葉茗今天帶小孩子捉魚這事也應該是她們口中的熱門話題,。
他們早早就睡覺,,然后第二天一早雞鳴就起床。注意,,雞鳴其實并不是在五六點,,這是雞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有時兩三點雞就開始叫,。吃過早飯后就出去干活,,到天黑才回去吃晚飯。古代人都是一天吃兩頓飯,,一天吃三頓飯只是近代才有的,。
回到書房隨手拿起書看了起來,看了一會葉茗就扔到一邊了“什么鬼東西,,怎么都是子曰之類的”,。
葉茗本來就不是什么成績好的人,這些文言文也只能看懂個大概,。
葉茗的前身是個讀書人,,所以書房里都是這些書,而且還不少,,本來靠著收糧食就可以讓這兩兄弟過得很好的了,,但就是因為葉茗要買書所以花費了很多的錢,才讓兩兄弟過得困難,,大春也知道哥要讀書,,所以也從沒吵過。但是,,葉茗前身卻因為沒考中秀才,,在收到落榜消息時,一時氣極攻心去世了,這才讓現(xiàn)在的葉茗有了機會,。
說實話,葉茗能理解前身的心情,,在十幾歲的年齡里先后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不幸,,把最后的希望壓在了科舉上面,結(jié)果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摸著書皮,,葉茗自言自語道“放心吧,以后的事我來幫你完成,?!?p> 看著一架子的書,葉茗眼里放光“都是錢呀,!”,。
第二天一早,陽光從窗口照了進來,,曬在葉茗身上,,看了看太陽的角度,應該八點多了吧,。
葉茗出到大廳,,鍋里大春已經(jīng)做好了早飯,又是白飯加咸菜,。
葉茗吃了兩口又放下了筷子,,看來是昨天吃得太好了,嘴開始挑食了,。
聽到外面不遠處有非常大的吵聲,,很熱鬧似的。于是葉茗走了出去,,看到河邊非常多的人在那,,有大人,有小孩,。
走過去一看,,原來是村民們正學著葉茗昨天那樣正在捕魚,葉茗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個都是昨天一起捕魚的小孩,,還有幾個圍觀的大人,。
葉茗看了看,不禁搖了搖頭,,一條河里能有多少魚,,而且這里有四十多個人都參與進來,幾乎大半個村子的人口了,最后分的時候能有多少.
用眼睛在人群中掃了一眼,,看著大春正一個人悶悶不樂的蹲在坡上,。看來是因為別人捉魚不帶他,,又或者是因為別人偷了哥哥的捕魚方法,。
葉茗走了過去,在大春旁邊坐下,,對于這個便宜弟弟,,葉茗還是很喜歡的,葉茗的前身在家一心讀書,,家里大大小小的活都是大春在干的,,好的東西大春都會讓給哥哥,哥哥把家里的錢都拿去買書,,買筆,,大春也沒見得有什么不滿。
唉,,不知如果他知道他哥哥因為落榜而死了,,心里會有多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