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南方有鳥
憶慈就這樣在錦帛上穿針引線,時而手心冒出黏糊的汗液,,因為就近沒有可以浣手的地方,,憶慈便將就著衣襟上別著的絲巾拭去汗液。繡得有些累了,,便將針線擱置一旁,,斜身依靠在廊上,舉目四望,。
恍惚間,,憶慈仿佛感覺到身旁似乎有湖水綠的身影閃過??墒窍雭磉@樣偏僻的地方少有人來,,四周又這樣安靜,連絲線穿過繡帕得聲音也聽得明明白白,,若是有人經(jīng)過的話早就被發(fā)現(xiàn)了,,大概是自己多慮了。
“你繡的方式倒是新鮮,?!蓖蝗幻俺鰜淼穆曇簦瑢洿葒樍艘惶?,一不留神針已經(jīng)扎入手指,,憶慈一吃痛本能地將手縮了一下,蔥白葇荑上沁出滴滴鮮紅色之血珠,,仿佛東海中剛挖出的珊瑚一般,,發(fā)著紅光。憶慈利落地拔出針,,將手指含道嘴里吮吸,,有股略帶腥氣的咸咸味道。循聲一看,,原來是啟勛,,正穿著一位身湖水綠衣服站在自己身后,背靠著雙手,,眼神留在憶慈剛才繡了大半的絲帕上,。
憶慈定一定神,他不就是剛才那個身影嗎,?她下意識地將手上的繡品往身后一藏,,仿佛藏起一個公開的秘密一般,,然后正一正衣襟起身道:“這么早就下朝了么?”
啟勛看看早已高高懸掛在當(dāng)空的太陽,,望著憶慈說道,,“還早?走夜路倒是還早著呢,?!闭f完不禁“咯咯咯”笑起來。
“背后偷窺別人可不是君子所為,?!睉洿染镏鴤€嘴回應(yīng)他。
“本王向來不是君子,。”一個人一旦耍起無奈來,,啟勛承認(rèn)自己并非君子,,倒讓憶慈有些意外。
“堂堂大昭國七皇子也有耍賴皮的時候,,真是不害臊,。”面對啟勛的挑釁,,憶慈亦是針尖對麥芒,。
“看你絲帕上梧桐繡的栩栩如生,想來你喜歡梧桐么,?”繡品雖然已經(jīng)被她藏了起來,,但大概是因為她剛才繡得太出神了,并沒有留意到啟勛在一旁悄悄觀看,。
想必那絲帛上的梧桐樹已經(jīng)被啟勛看了個大概,,再這樣藏著倒是沒意思,索性將繡品往身后抽出,,光明正大地給他看,。
“咯,拿去看吧,?!睉洿葘⑹种械慕z帛遞給啟勛,說道:“我小時侯聽講學(xué)的師傅說過,,梧和桐就像鳳和凰,,梧桐樹是雌雄同株共生共榮的樹。桐樹樹干光滑,,葉大優(yōu)美,,因鳳凰“非梧桐不棲”更顯高貴,。”
啟勛接話道,,“《莊子》秋水篇有云:南方有鳥,,其名為鹓雛,子知之乎?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世人愛梧桐,,大概是愛它的氣勢以及它帶著的祥瑞象征吧,。
二人聊得投緣,憶慈仿佛看到知音一般,,贊許地點點頭:“原這梧桐,,比銀杏更深沉,比紅葉更貴氣,。世人多愛菊,,而我卻更愛梧桐多一些。本來今日也沒打算繡梧桐的,,只是機緣巧合走到這里,,便被這滿園的梧桐樹吸引了,又不忍挪步,,沒想到一坐就是一上午,。”
憶慈一時來了興致,,滔滔不絕道:“從前幼時在慕容府的時候,,見滿院吹的落葉飛滿天,擇一席藤椅,,躺在樹下,,看著陽光在樹葉縫隙間跳躍,猶如星星點點好看極了,。那藤蔓燦爛的樹木如火如荼,,整個慕容府上都因為它的存在極富生命力?!?p> “師傅還說過,,梧桐還有一個別名叫‘懸玲木’。我更喜歡這個名字,?!?p> “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梧桐是祥瑞吉祥的樹,,最叫人喜歡的是,,它由最初的淡綠色漸漸黑暗起來,逐漸變成墨綠,;后來又由墨綠色漸漸轉(zhuǎn)為成焦黃色,,好像人的一生,由稚嫩慢慢走向成熟,?!?p> “看你繪聲繪色的樣子,想來這梧桐應(yīng)該留給你不少美好的回憶吧,?!眴椎哪樕下冻銮逡莸男θ荩柟庀窳魉话闱度胨麧M臉皺紋的溝壑里,,泛出波光粼粼的光暈,。
此時,陽光灑滿整片樹林,,手掌大小的葉子占滿枝頭,,那些并不算粗的枝干卻撐起了如傘般大的樹冠,樹枝交叉,,參差不齊,樹枝交織在一起,,遮天蔽日,,為這偏僻的地方搭成了一個綠色的長廊。她記得幼時,,與她那”孿生“的姐姐一起在樹下說說笑笑,,聊兒女家常,偶爾暢想未來,,既不打傘也不刻意遮陰,,也不怕曬,在梧桐樹的濃蔭里風(fēng)姿款款,?!?p> “是啊,‘一株青玉綠立,,千葉綠云委’,。提起梧桐就會想到好多童年趣事。一時神往了,,見笑了,。”
“怎么會呢,我很愿意聽你說這些,,常年生活在皇宮之中,,偶爾聽聽墻外之音倒是有趣多了。我還得感謝你呢,?!眴紫铝顺貋恚瑹o案牘之勞形,,倒是愿意與憶慈多說幾句,。”只是這梧桐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寧折勿彎,。在它承受得起整棵樹冠的重量時,,它便竭盡所能,并堅強的傲然挺立著,;可是一旦超過那個極限,,它寧愿粉身碎骨,也不會彎曲,。若是做人像這樣子,,在這深宮王府都會是致命的弱點?!?p> “所以要懂得時移世易,?”憶慈問道。
“對啊,。你知道嗎,,梧桐不但高大魁梧,美麗漂亮而且還有有趣的傳說,?”啟勛突然想起曾經(jīng)在禮氏物語里看到過關(guān)于梧桐傳說的描述,,此時說來倒是應(yīng)景。
“哦,?不妨說來聽聽,。”
啟勛許是站得久了,,腰間酸痛,,并在一旁的廊下,選擇一處干凈的地方,,正襟危坐,。仿佛這樣的舉動才對得起這樣美麗的傳說,只聽到他清一清嗓子,,開口道:“話說那梧桐既能‘知閏’,、又能‘知秋’。它有個奇特的現(xiàn)象就是,在它的每條枝上,,平年會生十二葉,,一邊有六葉,而在閏年則生十三葉,,或許只是巧合罷了,。至于“知秋”嘛,人們都說“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我覺得挺有詩意的?!?p> 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樣的傳說憶慈也是第一次聽說,,只覺得新鮮,,說道:“的確,很引人入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