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翟角謀得果(三)
公孫焦盛裝,,左手國書,,右手節(jié)符,邁開步子,一步步登上趙國宮城的階梯,。
這是戰(zhàn)場,,他是毅然決然奔赴戰(zhàn)場的勇士,。
公孫焦抬頭,,頭頂烏云匯聚、碰撞,,發(fā)出聲聲悶響,。烏云壓著的是趙國的宮殿,宮殿大門敞開,,猶如張開血盆大口的猛獸,。
階梯上有兩人,它要吞噬的只有一個,,二者選一……
“魏國使臣,,翟角覲見!~”
“中山國使臣,,公孫焦覲見,!~”
翟角在前,公孫焦在后,。翟角回頭,公孫焦凝望,,四目相對,,沒有碰撞出劇烈的火花,二人的臉上都浮現(xiàn)出一種難以親近的友善,。
不屑,、譏諷又或是仇視,在這二人的臉上都看不到,。二人都是各自國家的重臣,,位及人臣,那種如市井之徒相見而分外臉紅的樣子是絕不會出現(xiàn)在這里的,。
這也是一個作為一個權(quán)臣該有的素養(yǎng),,只不過這樣的偽善往往要比表露于色的眼紅更要恐怖,。而這種危險往往是最難讓人察覺的,。
編鐘清脆的樂聲在耳邊回蕩,,二人邁步走進趙國大殿,,在趙國諸位大臣面前禮見趙君。
“魏臣翟角,,見過趙君,!”
“中山公孫焦,見過國君,!”
主位上的趙君緩緩抬手,,編鐘聲戛然而止,一切歸于平靜之后,,趙君環(huán)視二人緩緩道:“二位,!遠道而來,先賜坐吧,!”
主位上的趙君也就是趙烈侯,,趙襄子的孫子,趙獻子之子,。贏姓,,趙氏,名籍,。
公元前409年,,趙獻子去世,趙籍即位,。公元前409年,,也就是去年。
趙籍是一個年輕的國君,,雖然即位才一年,,但卻很有其父的果敢和其爺?shù)睦侠薄?p> 趙籍的樣貌生的很和善,但和善之中也帶著君王之氣,。要是拿他和中山武公做對比的話,,趙籍單看面相是更要好相處一些的國君。
這倒不是因為他長得太柔弱,,而是中山的君王大多都長得英武,。在這些視自己為中原氏族的世家大族,他們看待中山國,,無非就是兩個字,,野蠻!
把自己視為中原主支,,對待后起的氏族和國家,,有先天的優(yōu)越感,,這種優(yōu)越感有足夠的理由統(tǒng)治后起氏族,反抗則是野蠻,,不反抗也是仆從,。他有優(yōu)越感,打你不能反抗,。中山國最喜歡反抗的,,他國君不野蠻才怪。
其實根本原因還是中山國將領(lǐng)太少,,國君不得不親自上陣,。帶領(lǐng)人民參加戰(zhàn)爭,正真接受過戰(zhàn)爭洗禮的,,身上的氣質(zhì)自然會產(chǎn)生很大的變化,。
趙籍即位,年僅十三,,比中山國君桓公也就大了三歲,。但要拿此時的桓公和趙君比較,桓公則是有太多的比如,。說到底桓公還只能算是小孩,,而趙籍卻要把他當成一個成人對待。三歲年齡的差距,,是先天決定的,,但不同的經(jīng)歷也讓他們這三歲的差距猶如鴻溝。
只能說,,慈父多敗兒?。∫郧暗墓佑?,現(xiàn)在的公子桓……算了,!說趙籍吧!
至于趙君趙籍的為人性格也就不多做介紹了,,說一個他和他的相國公仲連的故事吧,!
趙籍喜樂,一日對公仲連問道:“我喜歡的賢才可以讓他顯貴嗎,?”
公仲連答:“可以讓他富,但是不能讓他貴,!”
趙籍大喜,,連忙道:“從鄭國來的兩位樂師,很有才能,,我很喜歡,。我要賜給他們良田,,每人一萬畝!”
公仲連咬著牙道:“行,,過幾天我就去安排,!”
一個月后,趙籍問公仲連:“他們的良田在什么地方,?”
公仲連呵呵一笑,,道:“還在找,沒有找到合適的,?!?p> 一月后,趙君又問,。公仲連白了他一眼,,道:“正在協(xié)調(diào)!”
又是一個月,,趙君又想問,,公仲連直接沒有來上朝,說勞資病了,,別問了,!
后來這件事情被耽擱了,但是趙君卻沒有忘記要賞賜良田,。
后來有人向公仲連舉薦了三個人才,,牛畜、徐越,、荀欣,,公仲連數(shù)月之后第一次上朝便把這三人引薦給趙君。
后來這三人的才能得到了認可,,趙君很是開心,,后來要賞賜,又記起還有兩萬畝良田要賞賜還沒有落實,,便把這兩萬畝良田賞賜給了這三人,。
趙君也明白了公仲連的良苦用心,后又賞賜了公仲連兩套衣服,。
從這個故事不難看出,,趙籍是一個好玩樂之人,但也沒有因此而喪失掉自己的理智,。在是非面前還存在自己的判斷,。
對于這樣的君主,不要用下作的陰謀和欺騙他,,玩得好還好說,,玩不好就是玩火自焚了,。
公孫焦的想法很簡單,有自己判斷能力的君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曉以利害讓他自己判斷,。
要曉以利害,就要站在趙國的角度看待問題,。
要站在趙國的立場上,,就先要明白,魏國為何要攻中山,。
魏國進攻中山的原因,,實際上相當復雜。
之前我們說過,,魏國任用吳起,、李悝、翟璜,,軍隊和國力都得到了相當大的加強,。而后是,魏太子和吳起西掠秦地,,秦魏河西之爭在年前落幕,,魏國以絕對的優(yōu)勢,取得了河西之地,,西無秦患,。因為國力的強大,西屏秦,,南扼楚,,東敗宋,環(huán)視魏境再無外患,。
之所以說魏國進攻中山原因復雜,,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來自于趙國。三晉分地,,趙國取得了原晉智氏的大部分領(lǐng)土,,《史記》中便有記載:“趙,南并智氏,,強于韓魏,。”依照魏文侯欲奪戰(zhàn)國第一霸主的性子,,是絕不能吃虧的,,同時魏國也具備了兼并土地的實力。
再加上趙襄子死后,,趙國十六年三易其君,,對外忙于同韓、魏瓜分晉國的土地,,并對齊用兵,,無暇顧及中山。
在說魏文侯本身對中山國土的窺視,,數(shù)十年前晉國滅中山時,,趙氏出兵,趙氏基本上以控制住了中山,。魏文侯那時就對中山國土有所覬覦,,為了不讓趙氏一家獨占中山利益,便把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公子傾嫁給了中山文公,,扶持已經(jīng)滅國被奴隸的中山國。而后是和自己的外甥決裂,,中山武公在外部條件成熟后,,開始了復國,六年前的【武公居顧】事件,,便是標志著中山復國成功,。中山之前便是有南北房子和中人城兩座城邑,后來中山國收復失地,,但在趙國看來卻是中山國進攻了趙國的腹地,,趙國想當然認為房子和中人已經(jīng)是自家的腹地,而后和中山開戰(zhàn),。因為內(nèi)憂不止,,趙國阻擋不住中山的攻勢,魏文侯就相當“慷慨“的把兵借給了中山,,雖然最后沒有對中山造成有成效的打擊,,但魏文侯要取中山之心,是不言而喻的,。
這時武公突然暴斃,,中山國內(nèi)局勢不穩(wěn),且趙國又無暇顧及,,諸多因素的促使下,,魏文侯便不再猶豫,出兵進攻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