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過了一段時間,,所以蕭瑾繡的禁足也解了,,她不必再閉門思過。
而蕭玉茹雖然在蕭府中的名聲一落千丈,,可是這絲毫不妨礙,,她繼續(xù)在外面裝出一副慈悲良善的樣子,,若無其事的出現在眾人面前。
因為蕭玉茹容貌出眾,,姿態(tài)氣質不凡,,又具才情兼精琴棋書畫,所以即使是在金陵城的一眾世家小姐中,也顯得卓爾不群,,全然吸引著別人的目光,。
而她名聲在外,人品也常被夸贊,,私下里被稱為“金陵第一美人”,,有著不少的愛慕者。
蕭瑾繡雖然比不上家姐的姿容卓越,,但是嬌俏可人,,一張粉嫩嫩的臉龐討人喜歡,舉止投足間也能透出侯府教出的端莊禮儀,。
她粉紅色的衣衫左右紛飛,,與周邊諸位官家小姐交談甚歡,笑聲更是如銀鈴般清脆,,或打趣或恭維,諸人心中也自高興,。
寧陽侯府長房的這樣一對姐妹,,著實是惹人注目。
但是蕭易安和蕭清韻的出現,,無疑打破了這番局面,,而且眾人的目光還變得略微奇怪了。
蕭府的長房和二房不合,,蕭清韻和長房兩姐妹的關系一般,,沒有乘馬車同行很正常。這倒不是什么秘密,,也不稀奇,。
但是蕭清韻卻依舊很不解,為什么每次她出現,,或者是蕭家的三位嫡出小姐站在一起,,眾人便抱著一種看熱鬧的心態(tài)?
三人縱然關系再怎么不好,,也不會當著外人的面爭吵起來,,那樣丟的可是寧陽侯府的顏面。
所以表面上要裝得和和氣氣,,家丑不可外揚,,有什么骯臟齷齪還是要捂著,私下里再算總賬不遲,。
當下,,蕭玉茹帶著蕭瑾繡過來問好,友好的交談了幾句。雖然沒有一味裝的姐妹情深,,卻也是端莊有禮,,讓人挑不出半分錯誤。
只是蕭瑾繡礙于之前自己落水的事情,,仍舊心有余悸,,不敢正視蕭易安的眼睛,所以每每目光閃躲,。
當著其他親貴小姐的面,,只要蕭瑾繡不多生事端,前來招惹,,蕭易安自然不會主動挑釁,。
所以她巴不得蕭瑾繡躲著自己,那樣還落個清靜,。
幾人略說兩三句話就別分開了,,互相看不順眼也只能裝一時,久了定是要露出破綻的,。
蕭清韻也有些交好的官家小姐,,往日與她的交情不錯,此刻遇見了都一一上來打招呼,。
有些想要看熱鬧的人,,沒看到期待的場景,卻又不由的感到失落,。
不過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另一人吸引過去。
蕭清韻出現時,,身旁還有一位容貌絕美的女子,,肌膚勝雪,但眼波流轉間都是淡淡的冷漠,,看著甚是面生,。
大家原以為是哪位身居閨閣的貴家女,畢竟蕭清韻性格恬淡,,不喜張揚,,身旁的朋友也是深居簡出的。
可看到她們幾人在一起敘話時,,才知道這人竟然也是蕭府的小姐,。
于是都偷偷的打聽,“那位穿著月白色披風的姑娘是誰,?”“蕭府怎么還有這樣一位容貌驚艷的小姐,?”
有前段時間去參加壽宴的知情人,,便回答說,“那是寧陽候府庶出的五小姐,,因為生母早逝,,身體素來孱弱,所以少在眾人面前出現,?!?p> 眾人卻不由得又驚又嘆,原以為蕭府三位小姐已經是出眾拔尖,,容貌氣質各異,,不想連庶出的女兒也這么驚艷絕倫。
嘆息的是,,這樣的好容貌居然是個庶女,。
生在侯府,嫡庶尊卑的界限只會更加明顯,,這樣的美貌卻非嫡女,,恐怕非但不能為她帶來榮華倚仗,反而會招惹禍患,。
而在場的王孫公子中,,自然不乏那種貪花好色之徒,見了這些美麗動人的女子,,焉能不動心思。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些人便聚在一起,,高談闊論起來,毫不掩飾自己骯臟的歪邪心思,。
這群人在背后議論,,要將四姐妹排出個出高低名次,可是眼神卻滿是癡迷下流,。那縱欲過度的黑眼圈,,也擋不住他們污詞艷語頻出。
“依我看,,那寧陽候府的嫡長女蕭玉茹當排第一,,那個庶女其次,而蕭清韻又次之,,蕭瑾繡太過嬌小身材差,,排最末?!?p> “哎哎哎,,宋兄這話說的有失偏頗,我頭一個就不同意。蕭玉茹雖高貴典雅,,可蕭易安冷艷出塵,,那通身的氣質簡直絕了,我覺得后者更為動人,,應當居于首位,。”
“就是就是,,我也贊同崔兄的說法,。蕭玉茹平時也看得厭了,那蕭易安卻是個新鮮的,,看得人心里癢癢的,,可惜咱們是碰不著也摸不著?!?p> “摸不摸得到有什么打緊,,看著冷艷高傲,不過是和倚翠樓的姑娘們一樣,,巫山云雨的時候自然就變了個人,,哈哈哈……”
說到這里,最后那人已經笑了出來,,其余人腦海中也是浮想聯(lián)翩,,所想的場景大致相同。
至于所想的是什么,,自然是佳人在身下承歡,,汗水緩緩沁出,扭著蛇腰千嬌百媚的模樣了,。
幾人聚在一起肆無忌憚,,便在私下里過了一遍口舌之癮。
不過他們也只能止步于此,,這些侯府里的小姐可不比風月場所的女子,,哪里是能隨便招惹的,即便是庶女也不可隨意輕視挑逗,。
否則傳出去,,不但名聲毀了,連以后的仕途官運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這些人自然心里一個賽一個的無恥,,卻都不愿意背上“好色風流”的名聲。
因為大燕的科舉考試,,除了考查才學成績之外,,還會注意對人品的篩選,。即便是在那一項蒙混過關了,日后三年一次的官員選拔仍舊要考核,,遲早會露餡,。
而這些人都是在京都金陵城中長大的,父親叔輩都在朝中為官,,知道人品德行這點,,對于以后為官做宰的人有多么重要。
所以內心即便是好色之徒,,都會再三的謹慎收斂,,生怕這名聲一不留神就傳了出去。
甚至有些膽小的,,在去“迎春院”“倚翠樓”這些地方,,從始至終都是戴著面具的,就怕別人認出來身份,。
不過他們也沒想到,,剛才的這些說辭,全都落入到了一人耳中,。
晉小七
感謝維生素寶寶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