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府有當(dāng)今天下第一王府之稱,坐落在姑蘇府城的中軸線臥龍街上,。整個王府以前朝吳越王的王宮為基礎(chǔ)而建,,坐北朝南,占地廣袤,。從王府大門往里的中軸線上,,依次坐落著端禮門、昌明門,、景熙宮,、春熙宮等八座過道大殿。中軸線的兩側(cè),,則建有宗廟,、社稷壇、謹(jǐn)身殿等建筑,,氣勢恢宏,。
而在王府的東軸線再往東,也就是王府東墻之外,,坐落著一個王府的私家園林,,吳王好山水不喜政務(wù),好慕古人歸隱之意,,將這座園林取名為“歸園田居”,。“歸園田居”幾十畝見方,,四周縈繞流水,、編植岸柳,,間以假山、石磯,,此刻正是一片春意盎然,。園子中間,為一大池,,名曰“鏡心湖”,,湖中以土堆山,勢成一島,,島上雜栽著丹桂,、茶花、黑松,、楓楊等,,更有遠從外域移植而來的奇花異草,四時常開,。湖心島與陸地有一座歇山頂?shù)睦葮蛳嗤?,廊橋的另一?cè),環(huán)湖錯落布置著水榭亭閣,,且以復(fù)廊洞門相通,,這些布置使得園中之景有分有聚,疏朗有趣,。
從昨日上午到現(xiàn)在,,王府的下人雜役們就在園中往來忙碌,張燈結(jié)彩,,因為今晚的梨園宴就在此園內(nèi)舉辦,。
在鏡心湖的湖中島上,有一座閣樓,,名曰“風(fēng)到月來閣”,,是為晚宴的主賓樓,樓前一片開闊場地,,現(xiàn)如今正架起了兩座五彩斑斕的戲臺,,今晚梨園宴的一大節(jié)目,就是請來了金陵城老郎廟(注1)最有名的兩大戲班:明霞班,、洪慶班,。宴中,兩個戲班將會同時登臺斗藝,,唱一出對臺戲,,全場參與宴會的梨園行的老板班主們,可用彩花投彩,贏的彩花最多的,,將得到吳王親賜的一百兩黃金,,其班主更可與吳王同坐共飲,此等殊榮在這些梨園行子弟看來,,莫不為之垂涎三尺,。
因此,兩個戲班都暗中摩拳擦掌,,為今晚的梨園盛會精心準(zhǔn)備著。
陶寧寧與遲未至兩人并不知道,,她們在白蓮教的暗中配合關(guān)照下,,才得以順利的進入了吳王府的歸園田居中,此時的“風(fēng)到月來閣”中賓客滿座,,已經(jīng)是酒過三巡,,一派觥籌交錯的光景。陶寧寧二人均不善飲酒,,又怕泄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便早早與同桌之人賠了個不是,來到廣場上看兩大戲班唱對臺戲,。
戲臺上燈火輝煌,,錚鼓齊鳴,陶寧寧眼前人影舞動,,炫彩萬分,。有器宇軒昂、高亢明亮的冠生,,有儒雅風(fēng)流,、顧盼有神的儒生,也有窈窕淑女,、端莊大方的青衣名旦,,更兼讓人眼花繚亂、利落瀟灑的俠客武行……兩班各憑本事,,各騁英雄,,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兩個戲臺前,,彩花各自堆成了一堆,,難以計數(shù)。一邊方唱罷《玉簪記》,,觀眾還沒來得及為潘生的愛情圓滿而歡呼,,另一邊就唱起了《長生殿》,開始了唐明皇與貴妃的生死別離……
面對此情此景,陶寧寧看的有些癡了,,她的眼前開始浮現(xiàn)小時候由娘帶著,,去城里看戲的場景,可如今,,娘早已經(jīng)離她而去,,而爹爹也慘遭橫死,念及此,,恍若隔世,。這滋味與小時候全然不同,眼前的熱鬧仿佛是別人的,,自己一無所有,。
陶寧寧微微晃了晃腦袋,才將自己無邊的思緒收了回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熱鬧的聲音漸漸收止,對臺戲開始進入了統(tǒng)計彩花的關(guān)鍵時刻,,兩個戲臺上,,各有數(shù)名金陵城老郎廟的供奉在緊張盤點。終于,,彩花數(shù)量盤點完畢,,一聲清脆的鑼響之后,一位老郎廟的供奉捏緊了嗓子,,向眾人宣布結(jié)果:
“本次梨園盛會,,奪得魁首的是~~~明霞班!”
場下,,左邊戲臺下一陣歡呼雀躍,,想必是明霞班的人了,而另外一邊的戲臺下,,則默默無語,,鴉雀無聲,陶寧寧瞧著這涇渭分明的場面,,不禁掩嘴而笑,。遲未至靠近了她,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你到底準(zhǔn)備怎么做,,想好了嗎?”
“還沒有,,別急嘛~本姑娘自有妙計,?!碧諏帉幯劬粗鴳蚺_上,心想著如果自己是那個明霞班的班主就好了,,這樣就可以坐上吳王的主宴,。遙遙望去,那桌最大的席面之上,,正中間坐著一位胖乎乎頗為圓潤的中年,,想必就是吳王了,而他身邊,,則坐著一位瘦削白皙的年輕人,,肯定就是那吳王世子??墒窃撊绾谓咏麄?,陶寧寧其實目前并沒有什么好辦法。
正在思索之際,,戲臺下突然開始哄鬧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誰起的頭,,明霞班和洪慶班的兩邊子弟開始動起了手腳,,或許是不服剛才的比試,眼看著就要把這出對臺戲從臺上唱到臺下了,!
臺下的動靜驚動了吳王,。
“怎么回事,下面的人在吵什么,?”吳王問道,。
下人聽到吳王發(fā)問,忙下去打聽,,卻被世子勸阻,,只見他親自離席,向著戲臺的方向憑欄望去,,過了一會兒,,已然了解了場下發(fā)生的狀況。他回到席中,,簡單將鬧事的原委對吳王講了,。
“嘿嘿嘿,父王,,有趣至極,,這下孩兒倒有個新主意……”說著俯身對吳王耳語了一番,聽得吳王頻頻點頭,,臉上露出喜色,。
不一會兒,,王府的下人護衛(wèi)們便過來控制住了局勢,兩班人被依次分開,,中間空出了一條空道,。吳王世子出現(xiàn)了,他一個人登上了戲臺,,沖著場下眾人大聲道:
“今日盛會,,有幸請到各位班主前來,本王不勝榮幸,。剛才對臺斗藝,,也讓本王飽受眼福,斗藝比試嘛,,俗話講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說那落敗的洪慶班倒也不必氣餒,眼下本王再給你們一次機會,,這次若是贏了,,本王依舊照賞不誤!”
難道還要再來一場對臺戲,?場下兩班的人議論紛紛,。
“對臺戲咱就不唱了,本王知道,,梨園行中子弟也有許多習(xí)武之人,,頗多技藝精湛之輩,這一身武藝用在戲臺上真有點可惜了,,所以,,本王決定,今天咱就來個擂臺比武,!就以此戲臺為擂臺,,大家各憑本事,最終獲勝之人本王賞他二百兩黃金,!”吳王世子的聲音高亢明亮,,但聽起來總有種不舒服的感覺,陶寧寧盯著這位害的自己家破人亡的人,,腦中不斷盤算著,。
“不過~~”世子拉長了聲調(diào),“這擂臺之上腿腳不長眼,,有傷有死王府概不負責(zé),,不知各位敢不敢?”
一陣短暫的沉默后,,不知是誰發(fā)出了第一聲:
“敢,!”
接著,,第二聲、第三聲,,陸陸續(xù)續(xù)的應(yīng)答之聲從人群中爆發(fā)出來,,
“有什么不敢!讓他們明霞班的嘗嘗老子拳頭的滋味,!”
“明霞班劉小七參賽,!”
……
吳王世子點點頭,滿意的看著戲臺下群情激奮的眾人,,面露微笑,。
——————————
注1:老郎廟,梨園總局也,。凡隸樂籍者,,必先署名于老郎廟。是當(dāng)時社會上梨園行的管理機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