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風波之后,,曹操將胡不為二人安排在了自己的府邸中,。
也是從曹操的口中,胡不為得知,,今日的刺客叫蘇不為,,是扶風蘇謙的兒子,。
幾年前,李暠做司隸校尉的時候,,因為私仇,,將蘇謙殺死。
蘇不韋將蘇謙收棺卻并不下葬,,隱姓埋名,一心想要報仇,。
最離奇的一次竟然在李暠的府邸中挖了地道,,直達李暠的臥室,正好李暠那晚不在臥室中,,逃過一劫,,而他的小妾和幼子卻被蘇不韋殺死。
自那以后,李暠又驚又懼,,每夜睡覺都要換好幾個地方,,據(jù)說,最多的一次一夜換了九個地方,。
李暠幾次派人緝捕卻總是無功而返,,不得已,只能加強府里的防御,。
蘇不韋見沒有機會,,便挖開了李暠的祖墳,將李暠的父親尸骨挖出來,,頭顱斬下,,掛在洛陽的街頭。
可惜李暠身為大司農,,位高權重,,卻是一點奈何不得這蘇不韋。
曹操在說完這件軼事之后,,感嘆道:
“真義士啊,,可惜了,終歸還是要死的,!”
胡不為聞言,,若有所思,然后問道:
“何出此言,?”
曹操答道:
“不管他再怎么折騰,,這天下始終還是皇帝的天下,手里有權,,他始終還是難逃被捕的命運,。
“就算是不被捕,敢公然挑釁當官的權威,,也會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所以,他終究還是難逃一死,!”
胡不為點點頭,,道理是不錯,可是聽到這蘇不韋如此的手段,,他倒是動了一點心思,。
此人手段百出,而且心思細膩,,絕對是一個人才,,能用好的話絕對是一大助力,。
但是他并沒有說出來,故意岔開了話題:
“對了,,在奇花苑中,,那個崔琰的一番言談倒是很令在下吃驚啊,!”
曹操疑惑的看著胡不為問道:
“哦,?竟有此事?”
胡不為便將崔琰的話學說了一便,,曹操聞言也是有點意外,,確實,崔琰作為世家子弟,,不該說出如此話語來,。
因為此舉,就代表著世家的利益,,就算是所有人反對,,也不該由崔琰來反對。
轉念一想,,崔琰出神世家,,歷來對自己的才學相當?shù)淖孕牛斎徊积X和那些被千方百計送進鴻都門學的紈绔子弟為伍,,所以,,才率先撇清關系。
也許也只能這么解釋,。
曹操笑了一下,,然后說道:
“改日曹某做東,請這些世家子弟與胡兄認識一下,!”
胡不為未置可否,。
第二日,曹操倒是并沒有食言,,直接在府中設宴,,將京城這些名流全部請了過來。
其中大都是在京城中有名聲的文人,,有荀彧,、荀攸、郭嘉,、孔融,,還有胡不為上次見到的崔琰。
可以說是高士滿堂,。
當?shù)弥懿僬埧褪菫榱私榻B胡不為和大家認識的時候,,所有人都對胡不為充滿了疑問。
因為在座的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都想不通曹操為什么對胡不為這名不見經傳的人如此重視,?
所以,這些人都抱著好奇的態(tài)度看著胡不為,,當然其中大多的人都還有些許輕視,。
這些人都成名已久,自然都是有點才學的,,而文名一般都是藏不住的,,你有才自然會有好的作品出來,好詩或者好賦,。
在這些人好奇的目光下,,胡不為神色如常,這些人目光中的含義他自然早已看在眼中,,他毫不在意,。
不管這些人徒有虛名或者真的有真才實學,和他關系都不大,,他也不在乎這點虛名,。
如果在意的話,這些人算的了什么,?他肚子里的詩詞隨便拿出來一首,,那都是可以傳世的名作,輕松的碾壓這些所謂的名士,。
問題是有意義嗎,?
所以,他不顯山不露水的看著眼前這些當時的名人,。
曹操向眾人鄭重的介紹胡不為的時候,,按照胡不為的要求,并沒有說是葉法善的弟子,,只說是來自幽州的胡不為,。
崔琰率先坐不住,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后問道:
“初次見面,,胡兄的大名倒是陌生的很,不知道胡兄平時都治何種學問,?”
胡不為笑了一下,,說道:
“崔兄和在下第一次見面,不過在下倒是早見過崔兄了,!”
崔琰詫異的問道:
“哦,?不知道胡兄在哪里見過在下,?”
胡不為便將那日在奇花苑所見所聞說了一遍。
崔琰恍然大悟,,點點頭說道:
“怪不得在下見了胡兄感覺好象在哪里見過,!”
胡不為不得不和崔琰客套下去:
“崔兄是有大學問之人,在下粗鄙,,哪里能入得了崔兄的法眼,?”
旁邊孔融點點頭,附和道:
“不錯,,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崔兄乃當世大才,自然不是誰都能結識的,!”
孔融的這番話表面上是附和胡不為,,其實在暗中諷刺胡不為不學無術。
孔融的名字對于胡不為來說當然是如雷貫耳,,但是胡不為很不恥孔融的為人,,現(xiàn)在這番話又說的如此刺耳,胡不為想不發(fā)怒都有點難,。
其他的人見孔融出口傷人,,都在抱著看熱鬧的心思看著胡不為。
一方面是想看熱鬧,,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胡不為到底有什么精彩的反擊。
胡不為微微笑了一下,,然后說道:
“孔兄所言極是,,孔兄的大名在下早已耳聞,尤其是七歲讓梨,,別的不說,,光是孔兄這份心智就讓在下仰慕。
“小時候在下很想效仿,,可惜在下家中只有在下一個,,要是多幾個兄弟,這倒不失一個好辦法,,尤其是人多梨少的情況···”
說到這里,,胡不為忽然打住,拿起面前的杯輕輕的抿了一口茶,。
眾人正聽得出神,,見胡不為忽然不說了,正在奇怪,忽然意識到胡不為語氣似乎不對,,還在眾人琢磨胡不為這番話的意思的時候,,身邊的素素忽然哈哈大笑。
顯然,,素素已經聽出來胡不為話里的諷刺意味,,胡不為無奈的轉頭看看素素,心道:
這個傻妮子,,一點也不懂得矜持。
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但很少人琢磨故事的結局,,細一琢磨,后續(xù)的故事幾乎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孔融的父親一高興,,將最大的獎勵給了孔融。
那么,,其中到底是孔融在玩心計想吃最大的,,還是真的就是兄友弟恭就不得而知。
人性有時候最經不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