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帳也是需要技巧的,這就是商人的文化,。如同喝茶很有講究,品才方知其韻味,。朱子韜深諳此道。
鎮(zhèn)上的行人還很少,,一些店鋪剛剛卸下門板,,有的還未開門營業(yè)。陸得祥隨朱子韜走在街上,,略感茫然,先生似乎還沒有想好該去哪家要帳,。
與和安糧棧有往來的客戶不少,,細(xì)細(xì)想來,僅大戶就有二十多家,,從哪家開始呢,?這清帳也得圖個吉利。
出來的早,,朱子韜才覺得現(xiàn)在上門堵人要帳是會讓人討嫌的,。說起話來,人家會認(rèn)為你和安糧棧沒信譽,,尤其是他朱子韜,。一大早就來逼債,,名聲不好,朱子韜是不愿背這個罵名的,。何況,,朱子韜是個極愛面子的人。沈掌柜不知怎么想的,,做生意又不是進賭場一把一過,,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想返身回去,,等太陽升高些再說,,可又一想,回去了伙計們還不笑他,,這老先生今天咋了,,像丟了魂似的。陸得祥又會如何看他,,雖然得祥對他很敬重,。想了想,還是不回去的好,。他放慢腳步對得祥說:“時間還早,,我們不妨先上怡香閣茶莊坐坐?!?p> 朱子韜已經(jīng)有些時日沒有去茶莊吃吃茶,,和同行們擺擺八卦,有時碰巧的話還能討一杯好茶喝,。
“唉,,”陸得祥點點頭。他也想去,。跟著先生喝茶,,不僅養(yǎng)心、修德,、還悟道,,如禪。再則,,好久沒有聞到怡香閣茶的清香了,。“先生,,聽說茶莊的老掌柜從福建帶回些巖茶,,好像還是什么珍品。”得祥無意間說,。
“是嗎,?”朱子韜回了一下頭,有些不大相信,,那可是皇家的貢茶,,怎么會發(fā)落到一個小鎮(zhèn)。如今雖說沒了皇上,,換了朝代,,但坊間能夠喝到好茶,還是茶中珍品,,也不是一件容易辦得到的事,。除非茶農(nóng)像種大白菜似的灑得滿山都是,果真那樣,,就不是什么好茶了,。說好茶,只是一個概念,。好茶都是祖上留下的那山那地那一塊兒,,換了地方,就什么也不是了,。良久,,才說:“好茶是要進貢的。如果擱在大清年間,,貢茶在民間哪能見得到,。”
朱子韜來了精神,,變得悠然自得起來,。他摸了摸下巴稀疏的胡子,細(xì)細(xì)一琢磨,,老掌柜剛從南方回來,,帶的一定是新茶。茶人種植的茶一般每年只采一季,,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的茶,,而明前茶則是茶人的喧鬧。倒是鐵觀音一年可做三季,,春,、夏,、秋各采一次,,尤以秋茶為最。說起來,一壺好茶,,不枉人生浮沉,。朱子韜喜歡品茶,對茶的學(xué)問可謂學(xué)富五車,,只要一說起茶,,就象河的源頭,滔滔不絕,。他一邊說著一邊邁著八字步,,自自然然不緊不慢極斯文地朝茶莊的方向走去。
鎮(zhèn)上的熟人多,,一路上,,朱子韜除自顧自的侃茶,不免打住要寒暄幾句,,拱手作揖,。雖是出于禮節(jié),也顯出朱子韜的待人謙和平易,,以至不被人窺出他是專為出門討帳的,。跟隨先生身后的陸得祥這會兒也附合著做一個揖,不然的話,,朱子韜會說他不懂規(guī)矩的,。
今天,陸得祥出門換了一件淺灰色大褂兒,,風(fēng)一吹,,一擺一擺的。母親給做的千層底黑布面鞋,,大概穿了很久,,鞋面已漸捎色。他眼睛平視,,很少光顧街面兩邊的鋪子,,和著先生的樣子,不緊不慢地邁著步,,自我感覺也是一個很斯文的帳房先生了,。
怡香閣茶莊位于鎮(zhèn)子的西面,門面不大,,名氣卻不小,。早間的怡香閣還是一個不起眼兒的小茶鋪,兼營雜貨,,生意做的很清淡,。后來老掌柜跑廟請了一位道人給看看“風(fēng)水”,出家人也虔誠,告訴他,,你到南方的茶山和茶家攀攀親,,再請一幅字回來,往北,,山的那一邊不就是喜茶的地方嗎?茶走一條線,,生意會好起來的。
道人的指點,,讓老掌柜頓悟,。正如一壺好茶得具備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樣具佳,沖泡得法才會有好的韻味,。后來,,照此打理,茶莊的生意走向喜色,。
茶莊開的久了,,自然就有了故事。
說話間,,不知不覺到了茶莊,。陸得祥隨朱子韜登上石階,身子還未容進門內(nèi),,先生那張白凈的臉就露出笑容,,一種生意人的笑,他聞到了茶的清香,。
“朱先生,,早!”茶莊的伙計迎風(fēng)很好,,滿臉笑容作揖走出柜臺,。
朱子韜是茶莊的常客,,有事沒事總喜歡來這里坐坐,。來茶莊喝茶的多半是鎮(zhèn)上有資歷的生意人,有一點像文化人的沙龍,。不同的是文化人談的主題無非是些詩詞歌賦,,天下大事,世事滄桑,;生意人議的是時勢風(fēng)向,,行情幾多,,念的全是自家經(jīng)。喝茶僅是一種形式,。看似喝茶,、聊天,,意卻留心諸事。見聞,、閱歷,、認(rèn)知,活著的精明日漸老道,。茶的溢美,,人的相聚在湯色的變換間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少些算計,,多些誠意,。不出鎮(zhèn),市面上的大事略聞一二,。
此時喝茶還真不是時候,。早間的稀飯、饅頭,、小菜,,哪里經(jīng)得住茶湯的潤腸,恐怕一壺清茶還未見底,,人的虛便會走經(jīng)入脈,。
太陽掛在鋪面,茶莊的清靜,,少的三人行借茶敘事,,朱子韜只能自斟自酌了。
“早,,”朱子韜應(yīng)著,。問:“生意可好?”
“還好,,還好,。”茶莊伙計一邊和朱子韜寒喧著,,一邊讓著請里邊品茶,。落座后,茶莊伙計問:“朱先生今天吃些啥茶,?”
朱子韜略一思忖:“老規(guī)矩,,一壺花茶,。”朱子韜點的茶比較大眾,,窖制的茉莉烘青,。
茶莊掌柜從里間出來,俯身低語:“今天我請客,。請朱先生嘗個鮮,。是老掌柜從福建帶回來的?!?p> 朱子韜把身子向后靠了靠,,含首一笑,“有好茶喝乃人生之一大清福,?!?p> 茶莊掌柜會意,“朱先生有口福,?!彪S后示意伙計前來侍候,“朱先生慢品,?!币娪腥松祥T,便招呼去了,。
伙計端上茶具,,先把壺燙熱,放茶,、沖泡,,再斟入小杯,沖茶的手法嫻熟細(xì)膩,,干凈利落,,像是表演似的,剩下的便是茶客的品評和賞玩了,。
朱子韜慢慢端起杯,,聞其香氣,觀其湯色,,品其滋味,,一看便知是個吃茶行家。俗話說,,喝茶,,要慢慢地品,一品才知茶之優(yōu)劣,。何況朱子韜原先又是茶界之人,,對品茶還是很有一些功夫的,。漸漸地,朱子韜品出了這茶的韻味兒,,臉上溢滿喜氣,,微微含首,連連稱道:“好茶,,好茶,,真是茶亦醉人不需酒啊,!”
陸得祥第一次喝這么好的茶。一杯青茶裊裊,,砂綠欲滴,。他知道這品茶,頭泡一口香,,二泡味正濃,,三泡呈甘醇,再泡就索然無味了,,這是先生說的,。可他品了半天也悟不出這好茶的韻味,,只感覺到這茶還可以,,喝到肚里有點暖,有那么點兒清香和甘甜的味道,,還夾雜著一點點苦澀,。
以前陸得祥喝茶比較隨意。夏天喝一點綠茶,,綠茶屬寒,,只能夏天喝,到了秋冬季節(jié)就改換喝花茶,。母親也喜歡喝,,所以得祥回家時常買些帶回去。比起先生喝茶的功夫遠(yuǎn)沒有那么地道,。
白水鎮(zhèn)的不少人家也有喝茶的習(xí)慣,,有的喝的還是自采自制的茶。茶是野生自然生長的本草植物,,名黃精茶,,也說山茶。
黃精茶樹就生長在白水鎮(zhèn)西南的七峰山上,,依山勢走向為順列,,共七座,,七峰山名曰。山依鎮(zhèn)偎河而立,,綿延,。
淌過白水河,踏山而行,,就會在一些不經(jīng)意的地方發(fā)現(xiàn)黃精茶樹,。黃精茶樹多在險峻之處,向陽而生,。茶株高約一尺左右,,葉似柳形,花曰小蘭,,根可入藥,,補氣。
每到夏季入伏的第一天開始,,也唯初伏,,過后就不得采了。每到這時,,鎮(zhèn)上的人們就會提籃挎簍,,結(jié)伴上山。到了日落,,又結(jié)伴而歸,。
制作的過程:先剪段兒,后入籠蒸,,晾曬,,七蒸七曬,茶成入罐裝壇,。再伴以檳果或茉莉花或桂花等入味,,喝時,放幾片,,茶色呈金黃色,,微甜、清香,。喝自己的茶,,醉人沁肺,心靜,。
采摘的茶夠一家人喝一年足矣,,來年又是一次采摘的重復(fù)。
其實,,人喝茶,,喝的就是一種心境,。一壺清茶,豐儉由人,,嫻靜隨心,。泉或井中的水,甘甜,,燒開放上幾片葉子,,上下一升騰,就成了茶,。把茶渲染的極有文化,,極有品位,是文人,、商人和官宦驅(qū)雅謀利操縱的結(jié)果,,以致讓醉心吃茶的人在契約的社會里走向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