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國抱著蕾蕾,,拎著沉重的挎包,跑起來有些吃力,。好在,,他們本身就排在隊伍的前列,即使跑得比別人慢些,,上了車后還是能及時找到一個靠前的好位置,。剛才在等車的時候,施大國就告訴過蕾蕾“坐長途車最好選靠前部的座位,,這樣不容易暈車”,。
坐下后,蕾蕾發(fā)現(xiàn)車上的人不多,,且人人都有位子,。但接下來的一刻,她立即看到又有一波人朝著這輛車狂奔而來,。人群爭先恐后向車廂涌來,,人數(shù)要多于蕾蕾他們這一波。先到車上的人迅速占據(jù)了僅剩的幾個位置不佳的座位——位于車廂中部的,,因形狀酷似香蕉而得名的“香蕉座”——后到的人只能站著,。
蕾蕾發(fā)現(xiàn)這波人中有好些個有點眼熟,是剛才排隊時站在他們旁邊一溜過道上的人,。既然是搭乘同一輛車,,為什么要分成兩溜隊伍呢?已經(jīng)坐下來的施大國,,這下有耐心好好給女兒解釋解釋了,。他告訴蕾蕾,之所分成兩溜隊伍,,是因為其中一溜是“座隊”,,另外一溜是“站隊”。這是長途車特有的安排,。所謂“站隊”、“座隊”是根據(jù)上車后有沒有座來分的,?!罢娟牎鳖櫭剂x,就是上車后只有站著的份,,而“座隊”一般是為了照顧那些體力不好的老人和小孩而設(shè)置的,,保證這些人在漫長的乘車過程中能有個舒適的座位,而不必忍受長時間站立所帶來的煎熬。所以,,“座隊”的人通常會先于“站隊”的人放行上車,。但由于每輛車上的座位數(shù)量有限,“座隊”的通行量較小,,有些人往往需要等上兩三趟車——班車間隔一般為半小時,,若遇上堵車或是線路更長的班次則需等上更長時間——才可能上車。而“站隊”因為沒有人數(shù)限制,,通行量大,,基本上排隊的人都能上得了當次的車。
以往,,施大國都是排在“站隊”的,,這次因為帶著蕾蕾的關(guān)系,所以選擇了“座隊”,。好在他是算準了時間的,,父女二人并沒有在等車上浪費太多時間。
車子啟動后又開行了半個多小時,,施大國終于帶著蕾蕾下了車,。
“我們到了嗎?”
“快了,,等下取完自行車,,咱們再騎一段路就到了?!?p> “還要騎車?。俊崩倮儆钟行┎粷M了,,“可自行車在哪兒呢,?”蕾蕾四下望了望,除了農(nóng)田外并沒有看到任何類似于自行車停放點的建筑物,。
施大國帶著蕾蕾又走了五六分鐘的路,,來到了離車站不遠處的一家鄉(xiāng)辦工廠的大門口。他與看門的門衛(wèi)熱絡(luò)地打過招呼后,,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煙,,抽出了其中的一根,遞給了對方,。施大國平時不抽煙,,自然不會有隨身攜帶香煙的習慣,這是有備而來的,。但不知情的蕾蕾望著施大國如變戲法般地掏出香煙感覺很神奇,,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看著這一切,。
施大國與看門人又嘻哈了幾句后,便徑直走進了工廠內(nèi),,不久就在廠房邊的一處停車點內(nèi)熟門熟路地找到了自己寄放于此的自行車,,也是一輛“二八大鐵驢”。在自行車后部的置物架上捆扎好挎包后,,施大國又將蕾蕾安置在前部的橫檔上,。與市區(qū)那輛自行車不同的是,這輛車的橫檔上沒有放置適合蕾蕾坐的座椅,,她只能側(cè)著身子直接坐在橫檔上,,時間久了屁股難免有些不適。
正當施大國推著自行車向廠外走去時,,一聲“大哥”喚住了他,。叫他的是施大國的三妹施小妹,齊耳的短發(fā),,中等的個頭,。她和丈夫兩人都是這家工廠的工人,而剛才和施大國熱絡(luò)打招呼的門衛(wèi)則是施小妹丈夫的一位遠房親戚,。難怪施大國可以這么輕易地就在車站附近找到一處停車點,,還是有人看管絕不會丟車的免費停車庫,原來都是托熟人的福,。
施小妹走近后看到蕾蕾顯得既驚訝又驚喜:“蕾蕾也來啦,!”
“姑姑好?!崩倮俟郧傻卮蛑泻?。
“周末你怎么在廠里?”這是施大國在問施小妹,。
“有一批貨要趕工,。”
“根寶也在加班,?”根寶是施小妹的丈夫,,施大國的妹夫。
“嗯,,我們倆一塊兒,。”
“小云一個人在家,?”小云是施小妹的女兒,。
“沒有,我婆婆帶著,?!?p> “哦?!?p> 結(jié)束了一連串簡單的問答后,,施大國點了點頭,不再做聲,。
“哦,,對了,這是媽這次報銷來的醫(yī)藥費,,本來我打算今天給她送去的,,可惜廠子里要加班,去不了了,。大哥,,你把這錢和病例單子一塊帶給媽吧!”施小妹說著從外衣口袋里掏出一個牛皮紙信封,,并遞到了施大國的手中,。顯然,她有備而來,,專程在這兒等著施大國到來,,好將一直揣在兜內(nèi)的物品交給施大國。
施大國略帶疑惑地看了看她,,尚未及開口,,施小妹抬腕看了看手表,緊接著說道:“快點回家吧,!媽估計該等急了,。”
和施小妹分手后,,施大國載著蕾蕾又騎行了一刻鐘左右才回到家,。這時距離他們離開市區(qū)的家已有四個多小時。這趟行程還算比較順利,,后來蕾蕾趕上過一次更糟心的回鄉(xiāng)路,。那次,他們在半路上遇上車輛爆胎,,這一趟行程足足花掉了他們六個多小時,。
鄉(xiāng)下老家和半年前蕾蕾來時沒什么區(qū)別,硬要說不同,,就是人沒那么多人了,,還有就是屋前的莊稼地里不是光禿禿的了。
聽到有人到來,,屋里跑出來一個小男孩,,這是施大國的侄子,,施大國弟弟施小國的兒子小寶,比蕾蕾大半歲,,蕾蕾要管他叫哥哥,。施家人口眾多,和蕾蕾同輩的孩子也多,,蕾蕾排行老六,,在所有孩子中排倒數(shù)第二,見面都得管人叫哥哥姐姐,。為了區(qū)分這些哥哥姐姐們,,蕾蕾習慣在稱呼上加上前綴名,這樣叫起來不會弄錯,。小寶哥哥就是其中一位,。
翹首期盼已久的小寶從自家屋里三步并作兩步地沖了出來,接過施大國遞給他的紙袋,,忙不迭地就開始吃了起來,。
“去,問奶奶拿兩個碗來,,把生煎包倒出來,,分四個給奶奶,其余八個歸你,?!笔┐髧贿厡⒗倮購淖孕熊嚿媳聛恚贿呌每诹罱o侄子安排著活,。
“蕾蕾也拿兩個去吃吧,!”
聞聲出來的施老太太手里端著兩個碗笑嘻嘻地望著孫女,在接過孫子遞來的生煎包后,,順勢就要給蕾蕾,。
“奶奶,這是爸爸買給您和小寶哥哥吃的,。我要吃的話,,爸爸回去會再給我買的?!?p> 乖巧的蕾蕾知道這是父親買給他“娘家”人吃的,,她從父親之前的話語間敏銳地捕捉到了一些信息,知道奶奶這里沒有生煎包這種東西,,他們要吃上一次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她拒絕了奶奶的喂食,,將它們都推了回去,。
“媽,,你別管蕾蕾了,她在家有的吃,,這些你自己吃吧,!”
“好!好,!”
施老太太嘴上說著好,一轉(zhuǎn)身進屋后卻將碗擱在了灶臺上,,自己并沒有吃的打算,。施大國看了一眼,也沒多說什么,。他心里清楚,,這四個生煎包是老人家省下來給孫子吃的,明早這些東西還是會進到小寶的肚子里,。
跟著施老太太前后腳進屋的施大國,,將施小妹交予他的信封轉(zhuǎn)交給了施老太太,并道出了心中的疑惑:“媽,,這醫(yī)藥費怎么是小妹去報銷的,?你的醫(yī)保不是辦在爸以前的單位里,小國頂替爸去到那里之后,,不是一直都由他去幫你辦的嗎,?”
施老太太聽完后,尷尬地笑了笑,,說道:“反正小妹有空,,讓她去跑跑腿也沒什么嘛!再說這又不是什么經(jīng)常的事,,一年也就麻煩她那么兩三次,。”
“不是的,,媽,,這事明明小國順便就可以幫你辦好的,你何必讓小妹跑那么老遠去辦呢,?”施大國有些心疼這個妹妹,,覺得母親這么差遣她有些欺負人。
“我本來是想托你去辦的,,你這不也是天天忙的腳不沾地的嗎,?我怎么好意思再去麻煩你呢?”施老太太這邊也委屈上了,。
“你為什么就不能讓小國去辦呢,?”施大國很糾結(jié),,母親為什么放著現(xiàn)成的捷徑不走,偏要繞道而行,,舍近求遠呢,?
“你以為我不想嗎?之前交給他辦的那些報銷,,十次里面有七八次是打水漂的,,單子倒是收走了,就是不見錢回來,。我追問他錢的下落,,你知道他怎么回答的嗎?”施老太太越說越激動,,“他說報銷回來的錢還抵不上他跑腿的路費,,你說我還敢讓他去辦這事嗎?”
聽完施老太太的控訴,,施大國沉默不語了,。
下午4點左右,施大國幫著母親干完了地里的農(nóng)活,,施老太太則給他和蕾蕾準備好了晚飯,。施大國第二天要上班,蕾蕾要上托兒所,,他們倆今晚必須回到市區(qū),,考慮到回程的用時和車輛班次的間隔,晚飯不得不提前,,這也早就成了施大國周末時慣常的節(jié)奏,。
施老太太給他們準備的晚飯有炒絲瓜,紅燒肉以及炒螺螄,。知道城里人愛吃雞蛋,,施老太太還給蕾蕾煎了一個荷包蛋。施大國叫上侄子小寶和他們一起吃晚飯——施小國陪妻子何氏回丈母娘家,,獨留小寶在家由施老太太照看,。
晚上,蕾蕾一回到市區(qū)的家,,楊慧便立即給她洗了澡,,準備打發(fā)她上床睡覺。
期間,,她偷偷地問女兒:“爸爸買的生煎包都給誰吃了,?”
蕾蕾將事情經(jīng)過如實匯報給了母親。楊慧聽后,撇撇嘴嘀咕了一句“估計最后還是都到那小子肚子里去了”,。
“什么,?”蕾蕾沒聽清母親的話,以為是在和自己說話,,便問道,。
“沒什么,媽媽自說自話呢,!”楊慧隨意敷衍了女兒一句,,此事便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