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一晃眼,施老爺子故去已有十載,。這十年里,,施家人的生活算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用再守著一畝三分田苦哈哈地過日子,,做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了。如今一家人的收入都有了顯著的增長,,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施小國和施大妹分別造起了新房,,到處都是一派和樂融融的新氣象、新面貌,。
在這愉悅的氛圍中,,施大妹家迎來了一件大喜事。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施大妹家的大兒子阿新便沾了其中一喜“洞房花燭夜”,,再過幾天,他就要當新郎官了,。而施大妹家新蓋起來的房子就是給他準備的婚房,,一棟二層樓高的嶄新小洋房。
聽說這新娘姓戚名巧兒,,是施大妹千挑萬選來的,,很是入她的眼、中她的意,。施大妹曾不止一次地向外人夸耀自己是在如何的機緣巧合下遇到了自己的兒媳婦,,又是如何多方打聽之下才相中了她的人品,請媒人去說媒的,。起初,,這戚巧兒還有些顧慮——家中尚有幼弟在讀書,需要她幫著分擔經(jīng)濟上的負擔——不愿意太早成婚,,她又是如何三番五次地上門去說情,,最后用誠意打動了她,這才替兒子結(jié)下了這一樁好姻緣,。
蕾蕾一開始聽聞這事時,,被感動得不行。平日里,,受施大國耳濡目染的影響,,蕾蕾最津津樂道的便是這些個母慈子孝的故事。如今身邊便有現(xiàn)實的版本,,而且還不止一個,,她很享受施家的這種家庭氛圍。相比起鬧得雞飛狗跳,、妻離子散,、父女反目的楊家,蕾蕾和別人聊天時更愿意提及的還是施家人的美德,。除了自己的父親施大國外,,提到最多的便是這個大姑姑——施大妹,。
施大妹平素里做人是較為刻板嚴肅的,對待蕾蕾更是客氣中帶著嚴厲,,不像施小妹那般和風細雨,、和藹可親。不過,,有著施大國從小給蕾蕾立的標桿,,她早已習慣了這種行事做派,知道施大妹和他大哥基本是一個路數(shù),。即便她總是冷著臉,,口氣嚴厲些,蕾蕾也會讓自己盡量不去在意這些,。相反,,她心底里還十分敬重施大妹,對于她的高風亮節(jié)和善良品性更是恨不得歌功頌德一番,。
事情還得從施大妹的小女兒梅梅說起。梅梅比蕾蕾晚出生兩年,,是他們這一輩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排行老幺。而施大妹的長子阿新,,則是眾人的大哥,,是這一輩人里最年長的。兄妹二人的年齡差距有著十來歲,。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年齡差,?這就得來說一說梅梅的身世了。
施大妹的小女兒梅梅是施大妹在一家衛(wèi)生院的門口撿來的,。那天,,施大妹在回家路上,碰巧經(jīng)過了衛(wèi)生院,,無意間看見了裹在被子里粉團一般的梅梅,,毫不猶豫地便將她抱回了家。當時,,農(nóng)村的計劃生育遠不如城市來得緊,,別看施二妹因為二胎被罰了款,但施大妹的手里卻是握有生二胎的名額——施大妹的丈夫立軍是家中獨子,,按政策施大妹是可以生養(yǎng)二胎的——不過她放棄了自己生養(yǎng)的計劃,,將梅梅認領下來做了養(yǎng)女,并像待親生女兒一般疼愛著,。
梅梅剛抱養(yǎng)回來時,,施大妹的公公婆婆很是反對,,雙方還為此有過一番爭執(zhí)。但施大妹執(zhí)意要收養(yǎng),,她的丈夫立軍也站在她這邊,,這才堵住了老人家的嘴。
隨后,,日久生情,,隨著梅梅陪伴這個家庭的時間逐漸增多,家人們對她的感情也越發(fā)深厚起來,。就連一開始抵觸最強烈的兩位老人都開始愛不釋手起來,。梅梅的乖巧懂事,溫柔善良也是打動眾人的重要因素,。
梅梅五歲那年,,因和鄰里家的孩子在玩耍時發(fā)生了口角,對方的大人便破口大罵其為“野種”,。施大妹的公公婆婆聽說后,,拿著鋤頭、掃帚沖到這人家中,,大鬧了一番,,并警告對方“若是今后再出言不遜,就來打斷你們的腿”,。
二老回到家中,,梅梅依舊哭泣不止:“他們說我是撿來的孩子,是野種,,是真的嗎,?”
“別聽他們的?!泵访返臓敔敺薹薏黄降卣f著,,“你怎么可能是撿來的?你這胖嘟嘟的臉蛋和你哥哥阿新一模一樣,,肉肉的小鼻頭和你爸爸小時候簡直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還有你的卷毛頭也和你媽媽的頭發(fā)一模一樣。你要是撿來的,,怎么可能和我們這么像呢,?”
她奶奶也趕緊安慰道:“你就是我們家的心肝寶貝,要是你是撿來的,,我們會這么疼你嗎,?”
老頭也趁機附和著說道:“那家人就是嘴賤,沒一個好東西,一天到晚喜歡胡說八道,,你以后別再和他們家孩子一起玩了,。聽到了沒?”
在兩位一通好說歹說下,,總算是勸住了梅梅,。但梅梅生性敏感,對此事還是起了疑心,。即便身邊的人都沒有表現(xiàn)出異樣,,到底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一道疤痕。她對此事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在人前總是表現(xiàn)出一副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的模樣,,生怕自己行差踏錯半步會招來別人的非議,,還會令父母失望。
梅梅一直覺得羞于啟齒的身世,,施家人當眾三緘其口的往事,,在蕾蕾看來確是一件頂頂好的大善事。她覺得這事不但不該遮遮掩掩,,反而應該大肆宣揚,。養(yǎng)子怎么了?養(yǎng)子也是子,,也是施家的一份子,憑什么被嘲笑,?
在楊慧的一再警告之下,,蕾蕾終于閉緊了她的嘴,不再不分場合地向任何人談論起此事,。不過,,口可以封住,心卻封不住,。在蕾蕾的心里,,施大妹可是和救世大英雄一般有著崇高的地位。
蕾蕾到底純真,,還不太明白這人世間的人情世故,,不知道這人性的復雜多變。她滿腦子都是“不以善小而不為”,,只當這事好事,、善事,應該被人人稱頌。殊不知,,好多人會拿這當污點,,尤其是在交惡的人手中更是人生攻擊的好把柄。
她更不知道的是,,這事遠非她聽到的這般美好,。眾人之所以緘口不言,實則是事實的真相有其難以啟齒的理由,。只是這一切,,當時的蕾蕾都不得而知,她只是天真地以為所有的一切都如表面般的良善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