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這是一本日記,倒不如說這更像是一本小說,。
“瑟琳娜是個活潑的小女孩,,她對周遭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年幼的她喜歡牽著家里的大黃狗,,在家附近的公園漫步,,她有一對非常疼愛她的爸爸媽媽。
相比于媽媽,,她更喜歡和爸爸在一起,,因為媽媽偶爾會因為她出去玩弄臟了裙子,或者偷吃巧克力而大發(fā)雷霆,,而爸爸是她的小伙伴,,除了經(jīng)常給她背黑鍋、開脫罪名外,,總是會在事后偷偷的安慰她,。
他們倆無話不談,即便是鄰居家的小孩向她表白這種小女孩難以啟齒的事情,,她也會毫不猶豫的和爸爸分享,,因為他們是最好的伙伴,而媽媽就好像城堡里的大魔王,。
爸爸偶爾也會屈服在媽媽的權(quán)勢下,,但大部分時候,他還是站在她這邊的,?!?p> 爸爸、媽媽,、女兒,,小說中描述的種種樸實而有趣的生活情節(jié),讓我這個習(xí)慣了獨處的人都有了一絲神往,,然而….
“瑟琳娜的媽媽因為一次意外不幸去世了,,或許是因為媽媽的去世,原本開朗的爸爸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起來,原本活絡(luò)的家庭氣氛,,在媽媽死后開始變得凝固了起來,,爸爸開始變得越來越嚴厲,不論是學(xué)習(xí)上還是生活上,。
不論她做的多么好,,父親永遠都覺得不夠,反而要求她做的更好,,她每天就像一個高速旋轉(zhuǎn)的陀螺一樣,,拼命的努力努力,可終究什么也等不到,。
有一次,,她僅僅是因為數(shù)學(xué)拿到了b+,爸爸就開始對她大發(fā)雷霆,,爸爸開始變得和媽媽越來越像,,父女倆之間的話題也越來越少。
她開始怨恨自己的父親,,為什么媽媽的死明明與她沒有關(guān)系,,而父親卻好像把怒火發(fā)泄在她身上,明明失去母親的她才是最痛苦的人,,
”
她開始變得越來越叛逆,,她故意打了唇釘、紋了紋身對父親的管教以示抗議,,父親果然如她所料的發(fā)脾氣,,并第一次打了她,從此兩人的關(guān)系降到了冰點,。
他們之間的話開始越來越少,,除了每天早餐時間的寒暄,幾乎再沒有好好說過話,。
在她15歲那年,,她終于決定去距離家鄉(xiāng)數(shù)千公里的學(xué)校念書,離開那個讓她窒息的家,。
臨行前的往上,,她原本想要和父親來一次道別,卻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父親的秘密,,她透過門縫,,看著爸爸捧著媽媽的照片自言自語說道:“瑟琳娜,我們的女兒,,今天她長大了,,要離開我們了,我很后悔,后悔沒好好夸獎她,,她真的很優(yōu)秀,,沒有辜負你的期望,你應(yīng)該以她為傲”
“她現(xiàn)在應(yīng)該很討厭我吧,,因為我不再是那個疼愛她的爸爸,。如果你還活著,,我相信她一定喜歡你多過我了,,我要代替你去愛她,以你的方式,,我知道這雙份的愛肯定會讓她難以承受,,
我的溺愛只會讓她墮落,而無助于她成長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如果你還活著,,我就不用天天唱黑臉,,如果你還活著….”說著,她看到從未流淚的父親淚流滿面,,父親捂著自己的嘴不讓自己哭出聲,,門外的她看著這一幕終于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父女倆在臨行前的最后一夜達成了和解,。
原本以為這個故事將以完美的結(jié)局結(jié)束,,但日記本剩下厚厚的一沓告訴我事情沒這么簡單。
達成和解的父女原本應(yīng)該迎來最美好的日子,,這位父親在無比期待女兒的歸來時,,卻等來的時瑟琳娜的死訊,這個如鋼鐵一般的男人轟然倒下了,。
他失去了唯一的支撐,,如行尸走肉一般活著,但對女兒的強烈思戀讓他開始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他把自己的計劃的叫“復(fù)活瑟琳娜”,,他作為人工智能領(lǐng)域的專家,曾經(jīng)主導(dǎo)過“自主思考人工智能”的研究,,這項計劃曾經(jīng)由歐洲多國聯(lián)合計劃,,項目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眉目,但最后因為聯(lián)合國人類發(fā)展小組的出手阻撓,,而被迫停止,,因為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能需要考慮的已經(jīng)不只是技術(shù)方面的問題,一旦這項技術(shù)成功,,那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到底應(yīng)該被歸類為機器,還是應(yīng)該被歸類為人——作為人類奴隸的人,這是倫理的問題,。
但他管不了這么多了,,他只希望憑借這項技術(shù)復(fù)活自己的女兒,為此,,他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接下來長達30年的時間里,他把所有的精力用于研究,。
他的小說中寫道:“人工智能自我意識的誕生,,實際上是模仿人類進化的過程,任何生物的意識誕生都是保護自己的過程,,造物主之所以讓人變成人,,就是因為他賦予了人好惡、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這種情感的誕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屬性影響,人類的思考究竟誕生于何方,?”
他的小說,,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討論思維的起源,生命所有的思考主題都是圍繞生存而展開,,而人類為了生存千百年來不斷進化,,這些為了生存用鮮血和生命獲得的教訓(xùn),以記憶的形式烙印在了人類的DNA里,,帶帶相傳下去,,所以記憶是思維的根源,他的研究也由此展開,。
記憶,、文化、科技,、宗教,,高雅的、低俗的東西,,人類至今的所有行為動作幾乎都可以圍繞生存這個話題而誕生,,他從宗教談到了哲學(xué),再談到人類社會形態(tài)的衍變,,他對人類最本質(zhì)深刻的思考讓我為之動容,,如果不研究這些最根源的東西,他斷然不會得出結(jié)論——人類意識的誕生是源于記憶的積累,。
當然,,單純的記憶積累就好像一本詞典,,雖然有各種定義,但是卻不成文章,,也沒有任何意義,,而一套思維方式的運轉(zhuǎn)能激活這些文字,將他們醞釀成不同的文章,,這樣一本有思想的書就誕生了,,思維方式的誕生是打開自我意識的密碼,只要把這二者結(jié)合起來,,就能誕生出有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