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鄉(xiāng)
9月,皖北的農(nóng)村,,正是秋收的季節(jié),,這里是平原地貌,視野開闊,,一眼望去成熟的莊稼望不到邊,,一陣秋風吹來,一高一伏像水浪一樣,,漂向遠方,。
傳志整個中午都在村南地的玉米地里砍玉米,因為馬上要種小麥了,,要騰茬,,天氣預報說幾天后還有一場雨,正是種麥的好日子,。
砍完玉米己是午后2點,,擦了把汗,,要回家吃飯了。
農(nóng)村吃飯就是饃,,早上稀飯,,中午面條,炒個白菜就不錯了,。
傳志拿兩個饃,,一碗面條,背靠著門邊的墻吃著正香,,隔壁三叔從圍墻上探出頭說:傳志,,吃完飯,幫我把豆子壓壓,。
傳志邊吃邊說:吃過就去,。
三兩口吃完,傳志一邊去廚房送碗邊說:玲,,我等會去給三叔壓豆子,。
傳志剛有個兒子,才十個月大,,胖胖的,,很可愛。玲說:你快壓,,地里活還多著呢,。
志應了聲,趕緊的去壓豆子,,因為下午還要把煙柴打一打:
走過胡同就是三叔家,,三叔己把豆子攤平了,曬了一上午,。
拖拉機壓的很快,,自從有了拖拉機農(nóng)村的活好干多了。
剛熄火,,傳杰從外走過來,,傳杰是三叔家的三兒子,見到三叔說:大,,我要出去打工,。
三叔說:到哪里。
傳杰說:“我二哥那里,。
鋼廠說招人了,,我想去,,。
傳志一聽說:我能去不
傳杰說:這個要打電話問問,。
正說話,,傳杰媳婦插話到:二哥在那里干了幾個月了,還好,。
玲這時從墻外說:你打電話問問,。
傳杰嘿嘿兩聲,說:那是,,咱有手機,,方便。
手機是個新鮮玩意,,用一個小皮套卡在腰帶上,,走路一搖一搖的,神氣,,時尚,。
諾基亞,小黑屏,,話費也貴,接打要錢,,還有漫游費,,總之很貴2000多塊。
一會兒,,電話打完,,傳杰說:招普工。
傳志邊走邊想,,這幾年外出打工的越來越多,,農(nóng)村要變天了。
中國,,改革開放正如火如荼,,深圳,上海這些代表城市一天一個改變,。當然,,農(nóng)村也改變巨大,最有代表就是“春運”應運而生,,名留青史,,有多少人騷動起來,為了生計踏上他鄉(xiāng),,這是個騷動的年代,,也是迷茫的年代。
土地這曾世世代代養(yǎng)活國人的依靠,,越來越無力,,貧瘠的土地什么時候能再迎來第二春,。
傳志是村里的獸醫(yī),在平時邊勞動邊看病,,生活還算安穩(wěn),。這幾年農(nóng)村打工的越來越多,家畜養(yǎng)的越來越少,,看病的越來越少,,改變不可避免。
這幾年,,政府也大力號召招商引資,,圈來很多地做開發(fā)區(qū),幾年過去了連一家企業(yè)也沒來,,白壞了一塊地,,雜草長的老高,。
亳州是華佗的故鄉(xiāng),,農(nóng)村一直有種草藥的習慣,所以政府也抓著這個名號建“藥都”,,大力發(fā)展草藥種植,,可幾年下來農(nóng)村人一點好也沒撈到,種草藥一邊是藥一邊是草,。
沒有區(qū)域優(yōu)勢,,沒有經(jīng)濟特長,完美亳州這幾年嚴重落后改革發(fā)展的地區(qū),。
走在皖北的農(nóng)村,,在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里,可農(nóng)民卻真心開心不起來,,中國嚴重的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使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我愛你,,這個生我卻不能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有家的地方不養(yǎng)人,,養(yǎng)人的地方不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