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孫思邈差點想挖個洞把腦袋埋進去的時候,,余潮都嚇壞了,這樣下去搞不好會鬧出大事??!
余潮連忙扶住孫思邈,嬉皮笑臉地說道:
“孫老,,楊爺爺,,牛伯父,還有張縣令,,你們說你們得了這么大的好處,,我卻一點沒有,,這說不過去吧?,!”
四個人都被這說一出是一出的余潮搞得一臉懵逼,,然后張其文下意識說道:
“確實說不過去……”
余潮:“那就對了!既然如此,,就算你們欠我一個人情,,等還了這個人情,咱們這件事就兩清了,!如何,?”
“好!一言為定,!”
這個提議一說,,張其文第一個同意了,然后是楊重,、牛進達,,最后孫思邈嘆道:
“哎,也只有這樣才可以補償一下你了……余潮啊,,你別說一個人情了,,總之你找到我要做什么事,老夫統(tǒng)統(tǒng)答應,!”
孫思邈這么一說,,其他三人又沉默了。
余潮為什么不喜歡和孫思邈這些人待在一起,,就是因為他們太正經(jīng)了,連個玩笑都不能好好說,,這讓余潮覺得有點難受,。
為了化解緩和這尷尬的氣氛,余潮不得不故意道:
“哦,?那我要是讓您老繞華原縣城果奔一圈呢,?這是多么壯觀的事情啊,保證讓孫老留名青史,,千古流芳矣,!”
孫思邈一聽,頓時愣住了,,然后臉頰開始一鼓一鼓地積攢怒氣值,。
楊重:“余潮!你怎么跟長輩說話的,!”
張其文也道:
“胡鬧,!這叫遺臭萬年,!”
牛進達一巴掌揮出去:
“小子找死!”
余潮又不傻,,就防著這個火爆脾氣的牛進達,,瞧他一抬手就溜出了幾丈遠。
接下來,,余潮一人奪路而逃,,孫思邈四人在后面喊打喊殺,還驚動了牛進達的親兵,。
最坑爹的是,,孫思邈可是華原的大名人啊,路上農(nóng)民百姓看到孫思邈在追人,,這還得了,,扛著各種農(nóng)具便圍追堵截壞人。
最后,,余潮還是被擒住了,。
余潮是被牛進達的一名身手了得,應該會某種輕功的親兵抓住的,,也還好是牛進達的親兵,,這個愣頭青是認識余潮的,才沒有讓義憤填膺的老百姓把余潮給活活打死,。
“孫老救我,!”
為了小命著想,余潮不得不趕緊呼救,。
眾人趕到,,簡直哭笑不得,還是由孫思邈出面才勸散了這群農(nóng)民,,連張其文這個父母官都不行,。
農(nóng)民們對孫思邈極為信服,千恩萬謝,,都給孫思邈磕了幾個響頭,,最后還放下了狠話,說什么孫老神仙但有吩咐,,他們老少爺們絕對沒有二話,,分分鐘想當場打死余潮才罷休的樣子……
余潮:“……”
這算怎么回事,不作死就不會死,?而且做人的差距怎么就這么大捏,?
余潮又一次開始懷疑人生了。
孫思邈為余潮拍掉身上的塵土,,道:
“余潮,,不要怪他們,,這些莊稼漢不知道,你應該明白的,!”
這話倒是說對了,,華原縣雖然是最早解決天花災情的地方,但余潮與最底層的老百姓是沒有什么直接接觸關聯(lián)的,,也沒有人會主動給百姓們解釋說余潮才是天花一事的關鍵人物,。
再則余潮來到華原定居才多久,又貓了一整個冬天,,自然沒有多少百姓知道余潮做了什么事,。
余潮還沒來得及說話,牛見虎這個家伙卻是一瘸一拐地走了過來,,插嘴道:
“孫老多慮了,,余兄不會是這樣的人!”
孫思邈有點好奇,,隨口問道:“見虎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孫思邈是認識牛見虎的,他基本算得上牛家的??土?,一個是當世名醫(yī),一個自幼殘疾,,情理之中,。
牛見虎對孫思邈的尊敬不比給了他二次生命的余潮差多少,他親身經(jīng)歷過孫思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只見牛見虎微微低頭,,對孫思邈解釋了一番,也就是剛剛不久余潮和楊大方的那段對話了,。
牛進達和張其文在旁邊一聽,,臉色頓時有點不豫,牛進達直接說道:
“小子,,你這樣的話最好少點說,一旦招惹上世家門閥,,恐怕就是你小子找死之日了,!”
其實不用說得那么遠,在場的牛進達父子和張其文,,對余潮之前的論述也是很不滿意的,。
根源在于,姓牛的也好,,姓張的也好,,他們都是官宦之后,,牛進達曾祖就是東魏時的高官勛貴,張其文祖上差了一點,,但也是從北齊傳下來的官宦人家,。
現(xiàn)在大唐的主要價值觀,還是根深蒂固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這一套,,階層之間涇渭分明,千百年來皆如此,。
別的不說,,現(xiàn)在的李唐皇族,還被山東那邊的千年世家瞧不起呢——當今天子曾經(jīng)向五姓七望之一崔氏求婚,,準備嫁個宗室女兒過去,,卻被人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理由是不合適,。
但明白人都知道,,崔氏這是擺明了瞧不起皇室,認為皇室血脈不夠高貴,,配不起自己……
當時李二陛下如何生氣就不說了,,但也只能暫時憋在心里,因為五姓七望同氣連枝,,不僅在地方上形如割據(jù),,在朝廷中也是大有人在,而且守望相助……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讓牛進達父子,、張其文等人如何能茍同余潮的觀點——蟻民就是蟻民,你們自己不爭氣就算了,,怎么能賴到我們頭上呢,?再說了,最好是別爭氣,,只有乖乖種你的糧食就好了,。
余潮還是很敏感的,也不傻,,察覺到除了孫思邈以外的人對他都有所不滿,,便換了一番說辭:
“說是這么說,但老百姓豐衣足食有瓦遮頭,,這對國家來說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一個國家能否繁榮昌盛,兵強馬壯,只要看底層的百姓如何過活就成了,!”
余潮說這話是把良心藏起來才說的,。
在他看來,如果一個國家連一點希望都不留給最底層的農(nóng)民百姓,,那這個國家是萬萬長遠不了的,!
但既然僅有的幾個聽眾不喜歡了,余潮大可以換一個說辭,,反正自己在準備的事情能做下去就成了,。
孫思邈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他倒是對余潮之前的看法頗為贊同,,但他沒揪著這一點,,只是問道:
“余潮,既然如此,,那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