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子和罐子還是不夠,這個要增加,。就算只有自己一個,再加上小虎,,兩個罐兩個盤子也不夠,。
雖然兩個女人不知道會待多久,,但增加一些容器是必要的。
王雋在山崗上又砍了和上次一樣多的竹子,。這已經是他運輸一趟的極限,,而且還是半扛半拖過去的,。
此外,,他還找到了一根適合做笛子的小竹子。為了這根小竹子,他在竹林里尋找了許久,,甚至走到了另一面山崗上去,。
他把竹子拉回去的時候,,兩個女人也回來了,帶著鼓鼓囊囊一包的水果,。
做中午飯的時候,,王雋第一次目睹了大女人實操鉆木取火。
他看見她兩只手掌夾住插在孔里的小木棒使勁來回搓動,,帶動木棒旋轉摩擦孔洞。不過幾分鐘時間,,便有火星從孔里落下,,燃著了下面的絨絲,。她彎腰朝火星吹了幾口氣,火便點著了,。
看她操作,,似乎鉆木取火是很容易的事情,。
火點著以后,王雋要過工具自己試了一下,。
結果沒搓多久,,兩只手掌就感到痛。只得放慢速度,,結果搗鼓了十幾分鐘,硬是沒把火取來,。
王雋的行為讓兩個女人奇怪,??此渴直磕_的,以前他是怎么生火的呢,?
大女人過來教王雋使用工具,,邊說邊比劃著告訴他搓木棒要保持快速。
如此這般,。
王雋是理解了,但今天不想再試了,。
還是先對付肚子吧,。
中午飯是烤雞加生猛水果,。
食材都是女人們整出來的。
多了兩個人,,情況就是不一樣,。
不過總是吃烤肉,,未免太單調了些,要是有個鍋就好了,。
但是依目前的情況,,想吃煮或者炒的東西是奢望,。
吃完中午飯,大熱天,,不宜在室外活動,,王雋決定睡個午覺。
自從登岸以來,,這么長時間還從來沒有睡過午覺,。
但兩個女人好像沒有睡午覺的習慣,。
女孩過來向王雋借刀。
槍和刀,,王雋是從不離身的,。
王雋問她拿刀做什么,。女孩指了指平臺上的竹子,告訴他要加工些什么,。
王雋想了想,,她們做什么東西就做吧,總是有用的東西,。
等他睡醒了起來,兩個女人已經走了,。
王雋看到平臺上多了一個竹排,。竹排長約兩米,寬約一米半,,用藤綁扎,,上面攤曬著一些上午采摘的水果。
睡一覺就做好了,,效率挺高嗎,。
洞口一側,放著王雋那把匕首,。
這些女人倒識趣,,懂得留下給自己。
毛竹都被她們用掉了,。
王雋開始以為她們只會用一點點,。全部用完,是不是應該先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見呢,?
真是的,,真拿我王雋不當外人啊。不對,,真不把她們自己當外人了啊,。
要是她們在一旁,,得好好數落數落她們。
沒辦法,,他只好又去了趟對面山崗,,砍了四根毛竹拖回。
歇了一會兒后,,王雋開始干活,。
他把大竹子鋸開,又做了兩個罐子兩個盤子,。
完了,開始制作笛子,。
他拿來小竹子,,首先選了一節(jié)均勻的靠根部的竹子作為笛身,。至于長短,,就憑經驗吧。王雋知道,,長而粗的笛子,,音頻比較低,吹出的笛聲低沉渾厚,。而短而細的笛子音比較高,吹出來的笛聲高亢嘹亮,。
裁好以后是布孔,。
王雋回憶著自己以前玩的笛子的外觀。一共是八個孔,,其中六個孔是手指按的;剩下的兩個孔,,最上端的孔用來吹氣,,另一個孔用來發(fā)音,上面要貼笛膜,。
孔與孔之間的距離,其中有兩個孔之間是半音,,離得近,。這個王雋沒法精確測定,只能憑感覺定位了,,也就是根據自己以往吹奏過的竹笛的記憶以及手感決定。
定好了孔的位置,,還得鉆孔,。
這活有點費事,。小時候,王雋也曾自己做過竹笛,,鉆孔是用燒紅的鐵棒,。而現在他依靠匕首鉆孔,匕首背上備有鉆孔的工具,。
花了些時間后,,孔鉆好了,而且是一次成活,。
接下來,,他削了一截木頭,,頂進笛子里面,堵在吹氣孔的一側,。
一把笛子就做成了。
王雋從竹筒內側撕了竹衣出來,,作為笛膜,把它貼上一吹,,明亮的笛聲便傳了出來,。
他試著吹奏了一首曲子,發(fā)覺音階似乎還是挺準的,。
我靠,做笛子這么容易的,?還是說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
王雋不由得有些得意。
做完笛子,,王雋琢磨著該做什么。
竹簍,?這個要做的,。但現在小虎不用關起來,做竹簍的意愿便沒那么強烈了,。
小虎很聰明,王雋教了它幾次后,,大小便都自覺到平臺最邊緣,,盡可能拉到崖下去。邊緣離開洞口有十來米遠,,大致上對山洞影響不大。
做一個竹床,?這敢情好,。有竹床的話睡眠質量會大幅提高,。要知道,人類起碼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賴在床上的,。一張舒服的床對人類太重要了。
只是,,好的竹床可不容易做,??偛荒芟裉葑幽菢幽锰倮α耸掳伞?p> 王雋又想起,,除了家鄉(xiāng)夏天的時候,,鄰居擺在陽臺納涼的的那種竹床,真正臥室里用來睡覺的床,,沒見過哪張是用竹子做的,都是用木頭做成,。
是了,竹子的強度終究不能和木材比,,而且竹子太涼,,夏天還好,,天冷的時候沒人受得了,還是別急著做竹床,。有機會了,,為自己做一個木頭床,。
那么就做一把竹椅子吧。
沒有一把坐的椅子,,生活還真不方便,。
自己老家每家每戶都會有幾張竹椅子。
有些有靠背,,有些沒靠背。
先嘗試做一個沒靠背的吧,,簡單一些,。
王雋回憶著椅子的構造,。
從小他就知道,,竹子在火上燒烤一會兒,可以彎曲,,冷卻以后就成了彎曲的形狀,。那些竹制品,就是靠這樣拐彎的,。
竹椅子也不例外,,用兩根竹子彎成門形,四條腿便有了,。再用兩根竹橫杠把兩個門連起來,,骨架就起來了。
只是連接的地方很有技巧,。先要把門形的拐彎處去掉三分之二,,彎曲后剛好把橫杠包住,再鉆孔,,打入插銷,,把拐點固死。
骨架大致上就是這樣的,。
其他的構造細節(jié),王雋也逐一想好了,。
那么,,馬上開始吧。
先比劃椅子要做多高,、多大,計算出骨架的長度,,裁出骨架的竹料,,然后在竹桿上定出拐點位置,挖去一部分竹子,,在火上炙烤彎曲……
雖然從未從事過這樣的工作,但是王雋還是很順利地一道一道工序往前推進,。
最后,,骨架出來了,。
再配上別的部件,,一張椅子就誕生了。
但坐上去的感覺不太扎實,,吱吱呀呀好像到處是縫隙,。
王雋仔細研究了一陣,發(fā)現問題出在橫杠的接口上,。這個地方一定要嚴絲合縫,才能有效地傳遞受到的力,。
這樣的話,,門形骨架開口進行彎曲之前,一定要根據橫杠直徑的大小決定開口深度和長度……,。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王雋再做了一張椅子,,這一次基本上達到了使用要求,。
雖然看上去沒有老家買來的椅子順眼,,但人家是大師傅做的好不?自己無師自通,,能做出來已經相當不錯,。
廢話少說,有椅子坐,,目的就已經達到,。
椅子做成,,王雋信心大增,。
他自認為自己的智商不比別人低,,原來自己還有工匠素質呢,以前怎么沒有發(fā)現,?
不過說來也是,,現代社會,誰要你的工匠素質?要的是領導素質好不,,要情商,。
領導素質和情商,我王雋就差了,?
得,這個等回到現代社會再說,。
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兩個女人回來了。
王雋根本不知道倆人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去干什么,。
看著倆人滿載而歸,似乎背著很沉的東西,,他不由得大感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