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亂之下孟明視左右查看,,見左右山坡上下還有一些羊腸小道,,暗道有一線生機總強過埋骨于此,,便傳令士兵從兩旁爬山越溪尋找出路,。
一聲令下,,士兵們呼啦啦地作鳥獸散,,沒頭蒼蠅般地向沖向了山坡和溪流,。
不想剛跑出不遠,,左邊山頭上金鼓交鳴,,早有一支晉軍占住,,有人叫道:“大將先且居在此,孟明視早早投降,!”
接著右邊隔溪一聲炮響,,山谷俱應,豎起了大將胥嬰的旗號,。
那些分頭越發(fā)逃竄跑得快的士兵都被晉兵或斬殺,,或擒捉。
左右無計,,三將仍殺回墮馬崖,,打算破釜沉舟一決死戰(zhàn)。
這個機會,,晉軍也不打算給,。
那些堆放的亂木枯枝上實際都摻有硫黃火硝等引火之物,被韓子輿放起火來,,火焰騰騰,,煙氣漫天。
孟明視環(huán)視周邊,,四面八方都布滿了晉兵,,他知道已落入了晉軍的天羅地網,無處可逃,。
“大勢去矣,!”他仰天一聲長嘆,一時面如死灰,,萬箭攢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西乞術道,。
三將無計可施,沮喪地聚攏在山巖下坐以待縛,,晉軍圍了上來,,一一生擒。
而手下的軍兵被殺得血污溪流,,尸橫遍野,。
三萬人馬全軍覆沒,廢棄的戰(zhàn)車兵器沿路堆積,,晉軍打掃戰(zhàn)場,,秦軍廢了好大勁才從滑國帶回的戰(zhàn)利品全被晉軍收入囊中,然后押解著秦軍三將回絳都受功,。
夕陽西下,,戰(zhàn)場上只留下了一具具死去的秦軍尸體曝露于荒野,。
幾只眼尖的老鷹和成群的烏鴉聞到了氣息,興奮地飛下來啄食著腐肉……
……
戰(zhàn)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漢樂府《戰(zhàn)城南》
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王詡收回了附在先軫身上的通玄一念,,那首悲涼的古詩隨之涌上心頭。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就是殘酷的血淋淋的戰(zhàn)爭,。
這幾日他擔心九嬰可能會出來搗亂,自始至終不敢放松警惕,,甚至于有時比先軫還緊張,。
好在九嬰沒有出現(xiàn),一切按照史料記載的發(fā)展,,整個過程與史料相比也沒有多大出入,。
放下心之后,此時此刻他卻陷入了沉思,。
實際上,,從所讀過的歷史評論中,,王詡知道史學家們對這一戰(zhàn)存在巨大的爭議,,褒貶不一。
支持者認為,,崤之戰(zhàn)的勝利毫無疑問沉重地打擊了秦國東進中原爭霸的企圖,,對晉國有利。
置疑者則認為,,長久形成的聯(lián)盟關系讓秦晉之間看起來就像一對炕頭打了炕尾和的小夫妻,,然而這一戰(zhàn)徹底撕破了臉再也沒有和好,不僅如此還成為世仇,,秦國自此徹底倒向了楚國,,在戰(zhàn)略上可謂得不償失。
不過話說回來,,強大的秦國不甘蟄伏進軍中原之心已經星火燎原,,不可遏止,即使不發(fā)生千里襲鄭,,也可能會千里襲衛(wèi),,只是個時間問題,。
當然姑且不論戰(zhàn)略,只說戰(zhàn)術,,此戰(zhàn)堪稱殲滅戰(zhàn)的典范,。
作為指揮官的先軫從謀劃到實施,每一步絲絲入扣,,滴水不漏,,展現(xiàn)了超乎想象的軍事藝術思想,為后世很多謀將提供了絕好的借鑒案例,。
同時,,這一戰(zhàn)也給晉國帶來了不少后遺癥,尤其對先軫來講是致命的,。
王詡一聲嘆息,,附身先軫身上耗費了他不少念力,感覺精神疲憊,。
多日寢食不安,,要好好休息休息了。
他伏在幾案上沉沉睡去……
……
晉國絳都,,朝堂之上,。
“什么?,!”先軫目瞪口呆,,“秦軍三將被主母放走了?”
“是,!”晉襄公略有些尷尬地點頭,,“母親代他們請求,我就放了他們,?!?p> 所謂的主母就是晉襄公的嫡母,晉文公的夫人懷贏,。
懷贏本是秦穆公的女兒,,當初秦穆公先是將她許配給了重耳三弟夷吾的兒子公子圉,后因公子圉與秦國反目,,又許配給了流亡秦國的重耳,。
實際上,秦穆公的夫人也是重耳的妹妹,。
如此一來幾方關系變得錯綜復雜,,也就是說重耳既是秦穆公的小舅子,又是他的女婿,。
放在今天,,這種混亂的關系不為世俗所容忍,,但在當時牽扯到的都是一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反倒留下了一段懷贏改嫁的佳話,。
女人一旦愛心泛濫起來就容易壞事,,懷贏一副圣母心腸,又顧念著娘家人,,便請求把崤山戰(zhàn)役中俘獲的秦國三將孟明視,、白乙丙和西乞術釋放回國,打算借秦穆公的刀去殺他們,。
她這樣做的目的很純真,,既處決了三人,又不至于使晉秦兩國結怨過深,,而她作為曾經的秦國人也算還了故國生養(yǎng)的情,。
晉襄公也是耳朵一軟,一聽之后動搖了,。
孟明視三人獲釋后,,囚服也不脫便急匆匆而去。
聽到這個消息后,,先軫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至極,,一股怒火不由襲上心頭。
“大王,,你好糊涂?。 毕容F捶足頓胸,,一副痛心的樣子,。
“怎么講?”晉襄公被先軫的一句話弄得懵懂了,。
先軫白眉挑動,,憤憤然地道:“戰(zhàn)場上,,將士們花了那么大的力氣才擒獲他們,,而在國都,僅憑婦人的幾句謊話轉眼之間就把他們赦免了,,憑什么,?”
晉襄公啞口無言。
“毀掉戰(zhàn)果而長敵人的志氣,,這樣的話,,晉國要不了多久就會滅亡的!”
或許是太過激憤的緣故,,口不擇言的先軫說完,,全然不顧晉襄公的感受,,還往地上狠狠地啐了一口唾沫,而后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晉襄公被晾在了金碧輝煌的朝堂上,,愣愣不語。
氣氛瞬間凝滯,!
作為一個純樸的獵戶之子,,剛直不阿是先軫的最大優(yōu)點,同時恰恰也是他的致命弱點,。
《易經》有云,,剛直,過之易折,。
他戎馬一生,,愛兵如命,乍一聽便熱血上頭,。
事實上這番話不無道理,,也代表了那些出生入死將士們的心聲。自古以來,,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的情景不乏先例。
但在等級森嚴的那個年代,,卻不見得為人接受,。
不管先軫說得如何有理,在尊卑分明長幼有序的春秋時期,,他稱襄公母親為“婦人”這個賤稱,,又對襄公“不顧而唾”,怒極之下竟然忘了尊卑,,這是失禮行為,。
這事可大可小。
“先元帥捅大摟子了……”群臣面面相覷,,驚訝,、愕然,表情不一,,也有人暗暗為他捏著一把汗,。
好在擔心的事情沒有發(fā)生。
幸虧晉襄公是一個開明的君主,,短暫的茫然后倒沒在意這些細節(jié),,反而暗暗琢磨先軫話里的深層意思。
片刻后他猛然醒悟過來,對啊,,晉國的盛衰與存亡依靠的是英勇無畏又視死如歸的戰(zhàn)士,,而不是只會口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后宮……
“來人,快去將秦軍三將追回來,!”
晉軍急忙派人追趕,,但為時已晚,三將已經逃回了秦國,。
事實證明,,這次縱虎歸山的確也埋下了禍根。
秦穆公不愧是一代梟雄,,主動攬過了失利的責任,,非但沒有處決孟明視三人,相反委以重任讓他們繼續(xù)統(tǒng)兵,。
孟明視感激涕零,,更加賣力。之后雖屢敗屢戰(zhàn),,卻終于在三年后再次攻入晉國境內,,將當時死難于淆山的士兵骸骨收集起來加以掩埋,也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晉國的士氣,。
更要命的是,,這件事還讓冷靜下來的先軫形成一個心結,而且還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