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秀全的幼年
洪秀全家族可追溯至十二世紀宋徽欽二宗之洪皓。
(洪皓·字光弼,,鄱陽人·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以忠義聞名于世·宋史有傳,。)
洪秀全父洪鏡揚生三子二女,均為其前妻王氏所生(王氏籍廣西貴縣賜古村),,大約洪秀全七歲時其母病故,,洪敬楊配娶李氏。
二·家境
洪秀全出生于廣東花縣福源水村,,至七八歲后遷居官祿?,。
此時洪仁發(fā)、洪仁達八九歲,,還有一個姐姐,。
據(jù)洪仁玕記述其家搬到官祿?村西拐角一所小宅。在屋前有小塘,,滿貯泥水,。全村污水糞溺被雨水沖刷均流入此塘,是全村灌溉禾田之肥料池,,穢氣沖天,。
得屋如此,可見家中貧苦,。
如果沒有意外,,洪秀全應該向朱元璋一樣讀不起書。
由于史料有限,,我們不能準確得知其幼年時什么改變了他的命運,。如果允許假設的話,那應該有很大的和洪敬楊陪娶的李氏的原因,,洪秀全七八歲,,應該便被送到李氏的娘家塾師李敬芳處讀書。
之后幼年喪母的洪秀全便在李家生活,,之后其三十一歲時在蓮花塘開設私塾也就說的過去,,李敬芳在其私塾發(fā)現(xiàn)那本《勸世良言》才說的過去。
李養(yǎng)子洪秀全從藩后不久,,李敬芳又收養(yǎng)一幼童,取名李正高望其不要學洪秀全,,結(jié)果十年后李正高前往香港成為一名基督徒,。
三·或許洪秀區(qū)對其親父和其繼母的態(tài)度隱含了的一些信息
洪秀全在貴為天王,追封的時候卻什么都沒有封洪敬楊,,只是將幫他帶女兒的繼母封為“君王母”,。這明顯不合常理,只有洪敬楊做了劉邦大嫂那種類似性質(zhì)的事,才說的過去,。而在記載說洪敬楊最喜歡與人談其幼子洪秀全聰明可愛,。要是聽到別人夸贊求全,總是眉飛色舞,。遇到有人說其幼子好話,,便邀請其人回家飲茶或食飯,當然還有供其讀書娶老婆,。
但是如此完美的父親,,卻被洪秀全刻意淡化,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四·洪秀全三十五歲(1849年)前生活狀況
據(jù)洪秀全在道光二十九年十月(1849年)新娶的第三個妻子賴氏,,所生的長子洪天貴福所說“并有兩姐三妹,均不同母,。
按照記載洪秀全長子出生時,,有一個約十歲的女兒天美,一個約六七歲的女兒天姣,。
那就說明洪秀全在1843年前,,洪娶了兩個,生女后便故去的女子,,就是說在1843年三十一歲的洪秀全拿到那本《勸世良言》時,,是一個帶著兩個女兒,在無力續(xù)娶的中年男人,。
直到1849年三十七歲時,,才娶第三個妻子。
另外,,現(xiàn)在許多認為洪秀全只考四次也是不對的,,因為這四次的的來源是太平天國起義記,只記載了四次科考,。
五·洪秀全獲得《勸世良言》應是是在鴉片戰(zhàn)爭失敗后的1843年,。
因為清律法是禁洋教的,在鴉片戰(zhàn)敗前自命天朝上國是禁止洋教的,,那時洋人印刷個布道書還得跑到馬六甲海峽偷印,,怎么可能在1836年在廣州城中學院附近發(fā)冊子。
就如那個一個個華人牧師粱發(fā),,在鴉片戰(zhàn)爭以前發(fā)布小冊子,,還被抓到官府痛打一頓。多次身陷危機,,所以不可能在鴉片戰(zhàn)爭以前光明正大的站在廣州城,,發(fā)這種書。
就是說不是李敬芳翻出來1836年的書,而是當年拿到的,。
粱發(fā)1879年生,,幼年家富十一歲入私塾開筆,讀四年后家道中落,,離家謀生,。三十二歲時是一名無妻的印刷工人。同年1815年4月被雇傭前往馬六甲海峽工作,,一年后的1816年11月,,因表現(xiàn)不錯受洗成為基督徒。三年后,,三十六歲的粱發(fā)回到家鄉(xiāng),,買房置地,娶妻生子,。1823年,,正式成為傳教士,從倫敦布道會領薪水,,直到逝世,。
去和你看海
親愛的讀者朋友,由于這本書寫的比較亂,,所以在《太平天國風云錄》那本重新寫這段歷史,,這本就改成記錄歷史的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