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禹息谷
洪荒南域有一條河流,,北起東昆侖,,南至歸墟,,呈由西至東,,由北至南的走向,,綿延無盡,,即便是寄托了虛空的先天神魔要想自源頭行至終點(diǎn)也要近千載時光,,這條河流叫做息河,。
息河九曲十八彎,,在距離牧野不知多少兆億里處有一個峽谷,,名禹谷,息河在此轉(zhuǎn)彎,,由原來的東西向稍微向南北向偏轉(zhuǎn),,峽谷前有一片息河沖擊出的沃野平原,方圓數(shù)億萬里,,因此地靈機(jī)清盛,,且在息河之畔,水族興旺,,自平原成形后數(shù)百元會以來漸漸成為了一處修行勝地,。
但此處修行大世只聞后天不見先天,,甚是稀奇,甚至此地的生靈絕大多數(shù)都不知先天神尊為何物,,修行法門也五花八門,,沒有洪荒其他地方常見的觀想元神之法,也沒有結(jié)圣胎的圣人之法,,卻與太上老君在玉京山傳道的玄門元神道果頗為相像,,但又有不同,乃是采靈機(jī),,悟法理,,修成五氣,凝結(jié)三花的元神道果,。
之所以說它五花八門,,乃是修五氣修得五花八門,有真英氣,、玄罡氣,、參秀氣,青木氣,、羅周氣,,上元?dú)獾鹊炔灰欢悖ㄒ惨騾⑽虻姆ɡ聿煌笙鄰酵ァ?p> 一處靜寂山澗,,一方石臺上有一身著白色長袍,,頭上挽了個道髻,鳳目疏眉的道士在宣講凝就紫金氣之法,,這道人正是李贄的法身,。
臺下坐著百余位修士,有男有女,,都在認(rèn)真聽講,。
李贄來此已有五百載有余,這五百年來,,他根據(jù)禹息谷的修行之法,,衍化出了一套法門,也能凝五氣,,結(jié)三花,,幾百年倒也有不少修士在他座下聽講,他卻一個徒弟都沒有收,,先天神魔錄得真?zhèn)髂耸谴笠蚬?,自然不能隨意行事。
待李贄講完紫金氣煉形之法后,,便一擺袍袖讓其等退下,,十幾位修士稽首拜完方才離去,。
李贄起身走出石臺,向后面一處溪流行去,,流水陣陣,,云霧飄渺,當(dāng)?shù)蒙鲜且环较杉沂サ?,隱隱有一屋舍在溪邊佇立,,對面有一藥埔,種著神草朱果,,正有一女童在擺弄靈根,,走進(jìn)屋舍,里面空間卻極大,,不遜于太陽宮太陰宮,,正有一玄袍少年打坐練氣。
李贄剛一進(jìn)屋,,這玄袍少年便睜開雙目,,行至李贄身前,道:“老爺這便講完了,?還未有三日,。”
李贄笑道:“五氣之法我已是講了數(shù)遍了,,只是溫習(xí)罷了?!?p> 少年撇嘴道:“那幫蠢蟲,,就是給他們將一百遍也是無用?!?p> 李贄拍拍少年的腦袋,,笑罵道:“說別人是蠢蟲,難道你不是,?你化形至今也有近七千載了,,還未得元神道果,好歹也是聽過老君講道的,,也好意思跟此地?zé)挌馐勘???p> 少年嘿然一笑:“我乃蛟龍之屬,有神尊血脈,,還有法寶,,便是未得正果也不是此地披毛戴角之輩能比的?!?p> 李贄但笑不語,,旋即又想起一事,,“我交代你的事可是辦好了?”
少年道:“當(dāng)然是辦好了,,那星真法門的法主每隔兩百年便要登到那島上,,十年才返,不知又學(xué)了些什么東西,,那些法門的主宰和長老跟霧中島都關(guān)系匪淺,,神神秘秘的不知在搗鼓什么東西,我都想進(jìn)去一探究竟了,?!?p> 李贄板起臉道:“不可頑皮,再不能生出這般心思,,就是靠近也不行,。”
少年扁嘴訥訥道:“不是有老爺您嗎,?我還不信那島上有什么東西難住您,。”
李贄鄭重道:“你不懂,,此事你還不能預(yù)聞,,去把蘆莒喚進(jìn)來?!?p> 李贄自剛來禹息谷便覺得此地詭秘,,沒有先天神魔卻偏偏修行之法繁盛,聚五氣,,凝三花,,得元神道果,都頗有章法,,和老君傳道的道果元神有異曲同工之妙,,處處顯得詭譎。
洪荒初辟,,本沒有修行之法,,最初的修行之法都是先天神魔以自己的先天一炁元神反推而得,或是后天生靈見到了先天神魔本相,,觀想而得的修行之法,,因此一處修行大世必有先天神魔,不周山,、玉京山,、昆侖山、牧野都是如此。
可此地沒有先天神魔的蹤影,,卻有這般有規(guī)矩有章法的修行之道,,怎不奇怪?
李贄最初以為這禹息谷應(yīng)該和玉京山比較像,,曾有先天神魔在此傳下修行之道,,但后來因?yàn)榉N種原因先天神魔離去了。
但這個推測仍舊無法解釋禹息谷各修行勢力繁而不亂,,分布有致的情況,。
這里部族不是主流,神獸異獸稀缺,,大部分修士都是普通生靈化形,,這里的主宰者乃是一百三十二個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有直指虛空的道傳,,也只有有直指虛空的修行之法才能叫做法門,,法門既指的是修行勢力本身也代表著這樣的修行勢力傳承的修行之法。
法門的一門主宰便是法主,,法門內(nèi)部還分為不同的法脈,,少則四五個,多則數(shù)十個,,這取決于一個法門掌握著多少個直指虛空的修行道法,。
法門招募弟子極其嚴(yán)格,乃是按照修士的出身,、年歲,、天賦、資質(zhì)等分為七品,,只有核定二品及以上者才能入法門,,剩下被諸法門拒之門外的便是散流,禹息谷九成九的修士都是散流,。
散流不代表沒有歸屬沒有背景,,禹息谷除了一百三十二個法門之外還有很多有道仙真,,自身有些道行,,便授徒講道,比如李贄化身出的道士,,在此地開壇講道數(shù)百年,,雖然未收真?zhèn)鳎谒侣牭赖男奘颗c他便有一份師徒之名,,也算有跟腳有來歷,。
這般法門壟斷了禹息谷的上進(jìn)之路的情形卻有些古怪,經(jīng)過李贄的觀察,他將疑點(diǎn)落到了息河中的一處島嶼上,。
禹息谷恰好是一處河流改道之地,,綿延無盡的息河在此轉(zhuǎn)彎,在息河轉(zhuǎn)彎之處有一小道坐落于河中心,,面積倒不大,,方圓有近萬里,占了此處息河一般的寬度,,島上終年云霧繚繞,,李贄透過神念能看到島上也有山形地勢,郁郁蔥蔥,,但察覺不到有生靈存在,。
之所以發(fā)現(xiàn)此處古怪乃是附近的后天生靈從不上島甚至靠近島嶼,有那些不小心或不明此事的修士從河邊出發(fā)飛向小道便消失在云霧中,,再不見返回,。
而統(tǒng)治禹息谷的一百多個法門對這處河心島都諱莫如深,普通弟子不知道,,法門的高層都對河心島的詭異一語不發(fā),。
再加上這一百多個相隔遙遠(yuǎn),修行道法不同的法門卻經(jīng)常會有一些集體的行動,,比如將修士分為七品招錄弟子的事,,每一個法門都如此。
時間一長禹息谷的很多散修都過各種懷疑,,其中比較流行的就是河心島有一大法力之人,,一百多個法門的修行傳承皆來自于此,河心島才是諸多法門的幕后掌權(quán)者,,是這禹息谷修行大世的真正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