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調度
八百里加急,必須即可開朝。當八百里加急的聲音傳遍咸陽的時候,,文武百官無一不以最快的速度踏進麒麟殿。
嬴墨軒出征櫟陽之前殺了丞相秦檜,,剛班師咸陽又殺了太尉霍光,這個時候誰敢去觸他的霉頭?
萬一去遲了蒙“圣恩”籌備軍糧,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于是,當嬴墨軒踏進麒麟殿的時候,,一干朝臣都到了,。
“王……”
朝臣剛要行禮,嬴墨軒卻是擺擺手,,直奔主題道:“事情緊急,這一套就免了吧,,現(xiàn)在大家說說看吧,,曹操,,劉邦一起出兵,分別從東面,,南面犯我邊境,,該當如何?”
“函谷關地勢險要,,又有蘇烈的七萬大軍,,曹操的十萬大軍,絕拿不下函谷關,。如今的難題,,在于南鄭?!?p> 嬴墨軒語落,,就有大臣略微沉吟之后上奏道。
“如此,,該當如何,?”嬴墨軒再次道。
“依臣之見,,當令南鄭守將死守,,速命商於的薛仁貴率大軍馳援,如此以衛(wèi)南鄭,?!?p> 八百里加急,誰人不知曉此事的重要性,?來麒麟殿的路上,,怕是就已經(jīng)商討過方案了。
“不可,!薛仁貴鎮(zhèn)守商於,,本就兵力不足,這一調動,,萬一楚軍進犯,,如何是好?劉邦之患不過小患,,項羽方才是大患,。”
朝議,,向來就是你說這個行,,我便是這個不行的,,爭吵早已是常態(tài),。
“那你說怎么辦,?”
“北方梁王呂布敗退之后,,朱溫之子朱友珪,朱友貞大有爭奪王位之勢,,北方暫時太平,,可調岳飛提軍救援南鄭,如此方才是上策,?!?p> “說得輕巧,櫟陽到南鄭,,少說也要七天的行程,,等到櫟陽軍到,南鄭早已成了劉邦屬地,?!?p> “那總比楚軍攻下商於好!南鄭本就是貧瘠之地,,暫時丟失又有何妨,?商於之地富庶,斷不可讓楚軍搶了去,?!?p> “……”
爭論雖多,卻沒有一個人進言講和的,。
笑話,,堂堂丞相,王上“愛臣”秦檜,,都因為進言講和被當場誅殺,,哪個不要命了的敢進言講和?
若是他們知道秦王早已經(jīng)換了個人,,殺秦檜也與他進言講和無關,,恐怕今日朝堂上,會有一大批人進言講和,。
不是他們慫,,而是局勢使然。
“夠了,!”嬴墨軒一聲怒吼,,讓爭吵得喋喋不休的群臣立刻安靜下來。
“南鄭雖然貧瘠,,但終究是我大秦的土地,,不可丟。商於富庶,是我大秦強國的一大保證,,亦不可丟,?!?p> 嬴墨軒說的話對于群臣而言如同廢話一般,。
要是能保住,誰愿意丟出去,?
除了死去的秦檜,。
現(xiàn)在重要的是解決的方法啊,拿不出章程,,你就算再有保住兩地的心,,也無濟于事啊。
“敢問王上,,如何保住兩地不失,?”一名朝臣小心問道。
“什么事都要本王親力親為,,還要你們作甚,?”嬴墨軒平靜的聲音,讓群臣膽戰(zhàn)心驚,。
“我等愚鈍,,不能為王上分憂,不能解秦國之危,,望王上恕罪,。”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不是一句虛言。
就連位極人臣的丞相,,太尉都被殺了,,更何況他們這些小人物?
“藏兵谷可有消息,?”嬴墨軒兩眼直視群臣,,淡漠問道。
“回王上話,,不良帥未曾有消息傳來,。”
回話的是辛憲英,。
“既然諸位拿不出主意,,那本王便自行決斷了。只是這軍費……”
“我等愿為王上分憂,愿為大秦分憂,?!毙睦镫m然肉痛得要死,可嘴上卻說得十分大義凜然,。
嬴墨軒微微一笑,,心中暗贊群臣懂事,嘴上說道:“諸位為我大秦殫精竭慮,,本王十分欣慰,。如今我大秦正值百廢待興之際,就有勞諸位大人費心了,。不過……”
說到此處,,嬴墨軒話音一轉,道:“本王還有一些詔令,,希望諸位大人遵守才是,。”
群臣望著嬴墨軒輕揮的手,,心里一驚,,面面相覷,似乎能看透對方的心思:完了,,嬴墨軒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宣旨的宦官可不會理會群臣的想法,公鴨般的嗓子高聲道:“秦歷十五年,,本王嬴墨軒詔令:對秦國各大商鋪增收商稅,,同時降低全國百姓農(nóng)稅,舉國上下,,稅收有違此令者,,較之往常罪加一等。稅收標準會由治粟內史下發(fā),,屆時還望諸位愛卿依律行事,,否則秦法絕不姑息?!?p> 在場的大臣之中,,要說家里沒有人經(jīng)商,那是不可能的,,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再加上秦時對于商人又不是非常抵制,所以商人還是比較多的,。
如今嬴墨軒的詔令,,便是要他們多交錢,這事誰愿意?
“此事還請王上三思,!”
“還請王上三思,!”
涉及自身利益,立刻就有人阻止,。
“這事本王已做決定,,不容更改?!毙υ?,不讓商人多交點錢,,本王拿什么強國,?
“國稅乃是國之大事,王上不可一意孤行,,還請王上收回成命,。”
“請王上收回成命,!”
“御史中丞,,依著你呢?”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和太尉已經(jīng)領了盒飯,,剩下的可以帶領群臣阻攔的,也就只有御史大夫了,。
御史大夫分御史中丞和御史丞,,說話的正是御史中丞。
三公雖然分工不同,,但品階和地位擺在那兒,,由不得嬴墨軒不重視。
“此事,,還是等立了丞相,,王上與丞相商議之后再做決斷吧,畢竟涉及國家大事,,不容輕率,。”
“國稅乃是長久之計,,王上何必急于一時,?若真是強國之策,臣等必當遵詔,若是于國無益……茲事體大,,還請王上三思,。”
“還請王上三思,!”
還是人手不夠啊,,整個朝堂居然沒一個支持自己的大臣,這可不妙啊,。趁現(xiàn)在丞相和太尉兩個職務空虛,,一定要找兩個合適的人補上去。
“那便依諸位愛卿之意,,此事等丞相上位之后,,再做決斷?!?p> “王上圣明,!”反正拍馬屁不要錢。
王上險些一意孤行,,不聽勸諫,,終究還是因為朝中重要職務空缺啊,沒有丞相,,群臣就如同一盤散沙,,難以與君權衡啊。
雙方各懷鬼胎,,但卻都有同樣的目的——找個自己人,,登上丞相,太尉的寶座,。
“敢問王上,,南鄭八百里加急,如何應對,?”一位大臣接到御史中丞的授意,,重提此事道。
“呵呵,?!辟幰粨]手,又有宦官走出宣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