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漁翁厚利
從晉陽出發(fā),,一直到西河郡都是暢通無阻,,路上還收到了好消息,派出的另一只部隊已經拿下了離石郡。離石郡太守楊子崇是楊廣的從弟,,死于亂軍之中,。此人頗有學識,,李淵聽后,,假惺惺地惋惜了一下。
可是行至中途,,還沒有出西河郡,,前路打探的斥候回來,,向李淵匯報,留守西京的代王派遣了驍將獸牙郎將宋老生趕到霍邑縣,,率精兵二萬拒守,。又派出了左武侯大將軍屈突通,統(tǒng)帥遼東兵及驍果等數萬余人占據河東,,與宋老生遙相呼應,。并命臨汾以東諸郡所有軍民可由宋老生、屈突通隨意征發(fā),。
李淵要尊立代王楊侑,,可楊侑偏偏不領情,,派出大將率兵來抵抗他,。對此,鐵綱靖只能暗笑,,心想楊侑還不算糊涂,,認清了李淵的偽君子面目。
霍邑位于臨汾郡,,西北有汾水相隔,,東面又有霍太山作為屏障,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先要所在,。關鍵是霍邑的戰(zhàn)略地位對李淵來說非常重要,,正好卡住了他從西河郡進入臨汾郡的咽喉。
此時李淵才后悔起來,,不該在晉陽和路上拖延,,才讓宋老生搶先趕到了霍邑。
按照李淵規(guī)劃好的行軍路線,,從太原出發(fā),,經過西河、臨汾,、絳郡,、河東等郡,過潼關,,直搗長安,,現在被宋老生卡在半路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處倒霉就會處處倒霉,。李淵正為霍邑心煩意亂,偏偏又逢天降大雨,,沒奈何,,只能帶隊屯營于賈胡堡,,距離霍邑只有五十余里。
此前紛紛拍李淵馬屁,,說各種天降祥瑞的馬屁精,,統(tǒng)統(tǒng)閉嘴,緘默不言,,免得觸了李淵霉頭,。
起初之時,李淵還很有底氣,,笑對眾將士說:“天下百姓離心,,代王以為憑此就能擋住我們這支義師,實在是癡心妄想,。宋老生不過贏了幾次群盜,,就自詡少有勁敵,其實只是一個無知小輩,,根本不懂謀略之道,。屈突通曾破楊玄感,世人都說他能用兵,,可惜此人膽識太淺,,不懂縱深謀略。那些沒見識之輩,,互相諂媚代王,,認為此兩大將必能討伐我,所以不派援兵,。我若是猶豫不戰(zhàn),,他們必以為我怕了他們,所以要出其不意,,速戰(zhàn)速決,,不過一兩月的時間,必能拿下宋老生和屈突通,,大家不用擔憂,。”
可是這場秋雨一連數日下個不停,,道路泥濘深陷,,實在沒辦法行軍。李淵只得命人,,派遣老弱之兵前往太原,,加運一個月糧草,以待天晴。
這日,,義師迎來了數十名突厥人,,其中不乏達官、級失,、特勤,,是始畢可汗派他們先來報到,并稱派來援助李淵的士兵不日將到,。
原來是劉文靜出使突厥,,跟始畢可汗請兵,并約定:“若入長安,,民眾土地歸唐公,,金玉繒帛歸突厥?!笔籍厡Υ舜笙?,立即派遣大臣先來告知李淵。
李淵趁機給將士們打氣,,道:“我們駐扎的地方叫賈胡,,是預知胡人將至。上天借給我突厥兵,,必助我成就大業(yè)?!?p> 但秋雨下了十天,,還是沒有停下的意思,時間已經到了七月底,。李淵開始焦躁起來,,忽然有軍校呈入一封信,卻是李密發(fā)來的,。
信中意思是要與李淵合縱聯盟,,搞一個盟津之會。信中還說什么“殪商辛于牧野,,執(zhí)子嬰于咸陽”,,意思是殺楊廣,捉代王,,口氣狂妄至極,。
李淵看罷,笑道:“李密此人只會夸夸其談,,驕縱不知天命,,竟然也覬覦神器,你們怎么看?”說著把信遞給李建成,、李世民二人,。
李世民瀏覽一遍后,道:“孩兒聽聞李密攻取河洛,,由瓦崗寨群盜奉他為主,,自稱魏公,現有將士數十萬,,聲勢盛大,。為我軍考慮,不妨暫與他聯絡,,免得我們顧慮東邊的威脅,。”
李淵點頭贊同,,道:“說得正合我心意,,我正擔心東都會派兵來包夾我等,如今可以利用李密來為我拖住東都的大軍,。與其尋覓韓信,、彭越這等名將,不如利用李密,,哈哈哈……”
令溫大雅寫了書信回復李密,,雙方結為同盟。
沒過幾日,,送信的信使帶回了李密的書信,,李淵拆開一看,里面說要為四海英雄共推盟主,,讓他率領步騎數千人親臨河內,,面結盟約,共事征誅,。
李淵大笑,,“好一個狂妄的李密?!?p> 他召入李建成,、李世民,對他們說道:“李密此人妄自矜大,,非書信就可與其定下盟約,。只是我軍正要入據關中,若是與其絕交,,反而徒增一大勁敵,,令此事有些棘手。”
北有劉武周和出爾反爾的突厥,,西有宋老生,、屈突通,東邊要是再來個李密和東都洛陽的大軍,,那李淵的義師真的是四面楚歌了,。
李世民道:“父親大人,右領軍府府掾劉樹義曾在瓦崗寨和李密共處幾個月,,請他來參謀一下,,或許能有解決之道?!?p> 不一會,,擁有劉樹義身體使用權的鐵綱靖過來一起商議,他笑道:“李密目光短淺,,眼中只有興洛倉,、回洛倉、黎陽倉等國家大型糧倉,,認為得糧食者得天下,,他是舍不得丟下幾大糧倉,轉而進據關中,,所以對他大可放心,,不用憂慮?!?p> 李建成道:“可是他給楊玄感做參謀時曾出的一大策略就是拿下關中,,為何他現在不選擇入主關中?”
鐵綱靖道:“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他此刻眼中只有糧倉,只要拿下東都,,依托幾大糧倉,,他認為就可橫掃天下。此前柴孝和勸過他入主關中,,但他不聽,,現在柴孝和已死,更沒人規(guī)勸他了,,所以不用擔心,。”
李淵聽后,,大喜道:“好,,既然如此,我們回信不妨卑辭推崇他,令他志驕氣盈,,無意入關,,一心只為拿下東都,相當于幫我們塞住河洛通道,,牽制隋兵,。我等只需專心西征,等到關中平定,,憑借關中險要地勢,,不斷壯大聲威。且看他跟東都鷸蚌相爭,,我等坐收漁翁厚利,,也不為遲?!?p> 李世民聽后,,贊道:“父親大人此計甚妙,照此回信,,想那李密定然以為自己天下第一,,不會疑忌我們?!?p> 商議已定,,李淵令溫大雅寫回信,鐵綱靖湊在一旁看,,很多內容不甚懂,,但是有一段算是基本看懂了,內容是說:“天生蒸民,,必有司牧,,當今為牧,非子而誰,?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鱗附翼,。唯弟早膺圖箓,以寧兆民,,宗盟之長,,屬籍見容,復封于唐,,斯榮足矣,?!?p> 那李密收到李淵的回信,見信中對他推崇備至,,不僅擁戴他,,讓他早應圖讖,還愿意攀附于他,,不禁大喜過望,,把信展示給部下,道:“唐公推崇我等,,天下不足定矣,。”
于是專注進攻東都,,無心入主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