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李世民的救星
因害怕突厥侵擾而遷都,畢竟是一件羞愧之事,。李世民直接掀開遮羞布,,令李淵感到難堪。
李世民道:“漢朝霍去病尤立大志滅掉匈奴,,兒臣請命守備邊防要地,,只要父皇給兒臣數(shù)年的時間,必能綁縛頡利可汗到殿前謝罪,。若兒臣邊防守備不力,,到時再議遷都也未遲?!?p> 李世民的統(tǒng)兵作戰(zhàn)能力是有目共睹,,他若鎮(zhèn)守邊境,突厥必難突破,。
聽了此語,,李淵有些搖擺不定,沉思良久才道:“此法也可一試,?!碑?dāng)即下詔召回宇文士及。
可是在第二天上朝之日,,李建成聽聞取消遷都,,便陰陽怪氣道:“當(dāng)年樊噲打算率十萬兵馬橫行匈奴中,秦王之言該不會與樊噲相似吧,?”
李世民道:“當(dāng)今形勢與昔年漢朝各不相同,,用兵之道也不同,,樊噲小兒,又有什么可稱道的,?假若給我十年時間,,必然平定漠北,絕無虛言,!”
李淵制止了他們的爭論,,怕再鬧下去被朝臣看笑話,而且有些事情不宜公開在朝堂說,。
退朝后,,李建成聯(lián)合裴寂、妃嬪一起中傷李世民,,說:“突厥雖然屢為邊患,,但得些賄賂即刻退兵。如今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實則是想總攬兵權(quán),,只為成就其篡奪之謀,陛下奈何不察,?”
李淵本想到過這一層,,但認為李世民不至于做得那么絕,現(xiàn)在身邊人不斷中傷李世民,,心里也打起鼓來,。最后是既沒有派李世民守備邊境,,也沒有再提遷都之事,,似乎是一碗水端平,維持兩個兒子之間的平衡,。
這日,,李淵校獵城南以解憂愁,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皆隨從,太穆竇皇后的四個兒子中只有不受待見的李玄霸沒有參加,。
在校獵場,,李淵命三個兒子馳射角勝。李建成牽出一匹胡馬,,此馬體型壯大而矯健,。他對李世民道:“二弟,此馬甚是神駿,,一躍能超數(shù)丈寬的山澗,,只是喜歡尥蹶子,。你是愛馬之人,又善騎射,,不知可有膽量試乘,?”
李世民是藝高人膽大,笑道:“這有何難,?”一躍上馬,,馳射校獵場。
正當(dāng)他馳騁逐鹿,,身下坐騎一個急剎,,向后尥蹶子。好在他頗為警覺,,一旦發(fā)覺坐騎失去平衡,,便一躍下馬,傲立于數(shù)步之外,。等胡馬站定了,,他再一躍而上??墒亲T沒過一會兒,,又是尥蹶子,或者直接摔倒,。好在每次李世民都警覺,,躍下馬穩(wěn)穩(wěn)站定。如是再三,,都沒有傷及李世民,。
李世民轉(zhuǎn)頭對旁邊一同校獵的宇文士及說道:“他想借這匹胡馬來殺害我,只是死生有命,,又豈是暗算所能致死的,?”
李建成的胡馬幾次也沒有傷及李世民分毫,又聽聞李世民的話,,不覺失色,。
等到校獵結(jié)束,李建成又托妃嬪向李淵饒舌,,誣陷李世民,,說:“秦王自言他是天命所歸,將為天下之主,,又豈有浪死的情理,?”
李淵聞言大怒,他本就對李世民心生猜嫌,,此刻他尚在位,,李世民竟敢說出這種話,,令他如何不怒?
當(dāng)即先召李建成,、李元吉入宮,,然后再召李世民,當(dāng)面訓(xùn)斥道:“天子自有天命,,非智力可求,,為何你非得求此位,還如此著急,?”
這句話嚇得李世民匍匐在地,,免冠頓首,道:“父皇,,兒臣絕無此想法,,更不曾說過這類話。父皇若不信,,請父皇下詔,,令法司案驗?!?p> 李淵怒火不解,,正思量該如何處置李世民,忽然一內(nèi)監(jiān)急匆匆進來,,奏道:“稟告陛下,,突厥大舉來犯,前鋒已感到豳州,?!?p> “豳州?,!”李淵大為驚恐,,愣在原地,。
豳州在長安的西北方向,,距離不過百余里地。突厥大舉來犯,,目標(biāo)自然是長安,,以突厥騎兵的行軍速度,長安可以說是危在旦夕,。
但對李世民來說,,這突厥來的恰是時候,堪稱是他的大救星,。
李淵看著底下匍匐在地的李世民,,明白若要抵御強大的突厥非他不可,。當(dāng)即打消怒意,由怒容轉(zhuǎn)變?yōu)樾θ?,慰勉李世民,,命他戴好帽子,扎好腰帶,,起身一同商議如何守備事宜,,問道:“突厥舉國來犯,二郎可有好主意,?”
李世民戴正帽子,,道:“父皇,火來水淹,,兵來將擋,,兒臣愿出去與突厥小兒一戰(zhàn)!”
李淵喜慰道:“好,!元吉可隨同前去,,可戰(zhàn)便戰(zhàn),可和便和,,由你自由裁奪,。”
李世民領(lǐng)命而去,,當(dāng)即用了一天時間調(diào)集將士,,天策府諸猛將以及李玄霸、鐵綱靖等一起出征,,李淵親自在蘭池為李世民,、李元吉等餞行。
將要抵達豳州,,派出的偵騎已探明突厥連營百里,,氣焰極盛,大有一戰(zhàn)席卷天下之勢,。李元吉聽聞后心生懼意,,李世民則是命偵騎再行探明,得到的確切回報:“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侵,所率將士確實有數(shù)十萬人,?!?p> 此次出征,唐軍是倉促集結(jié),只調(diào)集了數(shù)萬兵馬,。且此時正處于關(guān)中雨季,,連日下雨,導(dǎo)致糧運阻絕,,士卒又久苦征役,,疲敝不堪,形勢對唐軍頗為不利,。
軍中上下都充滿憂慮,,連鐵綱靖也不知如何應(yīng)對,他搜尋了一遍腦海中的演義小說,、電視劇,,似乎沒找到有應(yīng)對突厥大軍的良策。
但李世民頗為從容,,道:“此次兩酋同來,,本王自有法子破敵,你們不必多慮,?!?p> 于是驅(qū)軍前進,直抵豳州,,然后筑壘挖壕,,加強防御工事。
唐軍與突厥大軍相遇于豳州,,雙方勒兵將戰(zhàn),,有一觸即發(fā)之勢。第二日,,頡利可汗率鐵騎數(shù)萬,,掩至城西,列陣五隴坂,,一個個身背弓箭,,手中長矛的矛尖發(fā)出刺眼的光芒,昂然待戰(zhàn),。
唐軍將士見這陣勢頗為震恐,,李世民對旁邊的李元吉說道:“今日虜騎仗勢而來,我軍不可露怯,,應(yīng)當(dāng)與之一戰(zhàn),,你能與一同前往否,?”
李元吉一聽,,這等于是叫他去送死,當(dāng)即大懼道:“虜騎陣勢如此,豈可輕易出擊,?萬一失利,,無異于送死,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