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太白經天
這一番話似乎點醒了李世民,,他哈哈大笑,,豪氣道:“說得對,占什么鳥卜,?這個事情就是一個字‘干’,!不成功便成仁,,絕無后退之路,我們放手一搏,,看鹿死誰手,!”
跟隨李玄霸進來的鐵綱靖聽到這話,心中大喜,秦王李世民終于下定決心了,,他這些天來的煩悶與憂慮豁然開朗,,煙消云散。
不過,,他認為李世民一向行事果斷,,從不拖泥帶水,這次竟然求神問卜,,好奇問道:“殿下,,你平日行事果決,今日為何占卜,?”
李世民也不隱瞞,,道:“都怪天上出現太白經天,讓本已做出決定的我又有了一絲憂慮,?!?p> “太白經天?”鐵綱靖忽然醒悟過來,,道:“你是說天上太陽出現了大的黑點,?”
“對,正是此事,?!稘h書》有云:‘天下革,民更王’,,就是說白天見到金星凌日,,只怕會出現天子喪亡、王朝更替災難,,屆時將會天下大亂,,國家亡國,百姓流亡,?!崩钍烂駥@一天文異象做了一番解釋。
鐵綱靖只好又搬出他那點可憐天文知識來用,,說:“殿下不必擔憂,,這不過是金星出現在地球與太陽之間,三星連成一條線,,所以才會出現這一現象。再則你剛才也說了,,‘民更王’,,這說明殿下此次發(fā)起‘玄武門之變’必然成功,圣上會在此事之后將君主之位傳給你?!?p> 李世民拍了拍鐵綱靖的肩膀,,道:“你是未來人,本王相信你說的這一切,。時間緊迫,,我們立刻采取行動?!?p> 在這個關鍵時刻得到偶像李世民的信任,,鐵綱靖變得信心滿滿,心中也升起了一股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因鐵綱靖和李玄霸都是被逐出長安之人,,只能躲在秦王府中不能出去,李世民便令長孫無忌前去密召房玄齡,、杜如晦,,命尉遲敬德去城外帶領尚未入城的部分玄甲軍暗中潛入長安城內。
玄甲軍進城還算順利,,沒有被太子府或李淵發(fā)現,。但去密召房玄齡和杜如晦的長孫無忌卻碰了釘子,悻悻然回來,,向李世民匯報道:“他們說,,圣上下了敕令,禁止他們再入長安城,,他們已無法侍奉秦王了,。如果他們私下前來拜謁秦王,就是違抗圣上的敕令,,必定被處死,,因此不敢接受秦王命令?!?p> 李世民聽后大怒,,道:“如此說來,房玄齡,、杜如晦是要背叛本王嗎,?在本王最需要人的時候背叛我,不如一刀殺了,,免留后患,!”
這兩人是歷史上的名相,連鐵綱靖這種學渣,、不讀歷史的人在穿越前都熟悉這兩個名字,,說明此兩人在大唐歷史的地位非同一般。再說他也不相信兩人會背叛李世民,便勸道:“殿下,,他倆只是被敕令所嚇,,不敢入城,加上此前殿下對起事的態(tài)度猶疑,,也讓他們有所顧慮,,想來他們絕無背叛殿下之意?!?p> 李世民沉思了一陣,,取下佩刀遞給尉遲敬德,道:“你和無忌一起再去召他們倆,,若看出他們兩個沒有前來的意思,,就取他們項上人頭回來見我?!?p> 時間緊迫,,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當即出城,再度去密召房玄齡和杜如晦,。剛一見面,,尉遲敬德便道:“秦王已經決計起事,兩位不可再遲疑了,,速速與我們一同回秦王府共謀大事,,以免貽誤時機?!?p>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才由房玄齡道:“并非我們不愿回秦王府,只是我們是被放逐之人,,入長安城等于是自尋死路,。”
長孫無忌勸道:“秦王行事果決,,既已決定行事,,必然是迅速行動。兩位若是一起參與,,大家可以成就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即便是失敗了,也好過你們現在永無出頭之日,、窩窩囊囊過一輩子強,。”
一旁的尉遲敬德更是直接拔出佩刀,,喝道:“秦王用人之際,,你們卻是婆婆媽媽,。遇事不決,留著性命有何用,?不如讓我來痛快了結你們,將來免受屈辱,?!?p> 說著便是舉刀向前,氣勢洶洶逼向房,、杜二人,。
但房、杜二人鎮(zhèn)靜自若,,房玄齡笑道:“尉遲將軍不愧是一個直爽的好漢,,如此行事必是得到了秦王的授命?!?p> 尉遲敬德道:“是又如何,?”
房玄齡道:“那好得很,我們也可以確定秦王起事的決心是一往無前,。我們一直等的是這個時機,,又怎么會在此時臨陣脫逃,背叛秦王,?”
尉遲敬德愣住了,,道:“那你們的意思是……”
一旁的長孫無忌此時是朗聲道:“房公、杜公乃干大事之人,,他們的意思自然是和我們回秦王府舉大事,。”
四人相視大笑,,數年共事形成的默契已讓眾人的意思不言自明,。
尉遲敬德當即收起佩刀,向房,、杜二人拱手道歉,,道:“我尉遲敬德是一個粗人,誤會了兩位,,還請不要見怪,。”
杜如晦拉著尉遲敬德的手,,道:“尉遲將軍性格直爽,,我們都知曉,若非將軍你這么一逼,,我們也無法確認秦王的決心,,是你給了我們勇氣和決心,。”
為了秦王府能在昆明池餞行之前先發(fā)制人,,房玄齡和杜如晦也不收拾,,當即和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動身啟程回長安,。
杜如晦道:“我們四人若是同行,,容易引人注目,宜分開而行,,大家在秦王府會合,。”
于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進行化裝,,穿上道士服,,一個與長孫無忌一起進城,另一個則與尉遲敬德從其他路回城,。兩撥人從不同城門,、不同時間段入城,悄悄回到秦王府,。
時間已來到武德九年六月初三,,眾人到齊,當即聚集在李世民房中商議,。而在房玄齡,、杜如晦到來之前,李世民因多次聽鐵綱靖提及“玄武門之變”,,在和鐵綱靖商討后決定把發(fā)動政變地點定在玄武門,,并把這個想法分享出來,讓眾人再度探討,。
因目前李世民手中無軍權,,能調動的人馬只有自己豢養(yǎng)的玄甲軍,加上秦王府衛(wèi)士,,一共不過一千人,,與太子府多達數千人的長林軍來說實力相差甚遠,不宜與太子府發(fā)生正面沖突,,必須是通過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