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詩曰:寶符秘箓出天先,,斬將封神合往愆。敕賜昆侖承旨渥,,多班冊籍注銓編,。斗瘟雷火分前后,神鬼人仙任倒顛,。自是修持憑造化,,故教伐紂洗腥膻,。
再曰:別駕歸山避世囂,閑將丹灶自焚燒,。修成羽翼超三界,,煉就陰陽越九霄。兩耳怕聞金紫貴,,一身離卻是非朝,。逍遙不問人間事,任爾滄?;3?。
話說天尊與老君道完人間諸事,見老君欲意離去,,天尊言道:“老君此去,,既知后來之事,切不可言語弟子相知,,輪回之理,,不可貪圖享受?!?p> 老君笑道:“知六道輪回之數,,乃屬陰司管轄,我等已封神正位,,若是再去理會這事,,陰司臉面何存?”言罷,,老君別天尊自回兜兒宮而去,。
云中子與懼留孫見此,準備自回府邸,,這時天尊言道:“二徒慢走,,這蛇靈已去,但冤魂無數,,大楊山不可冤魂聚集,隨本尊前去安撫,?!?p> 二人隨天尊出玉虛宮直奔大楊山中。天尊踩祥云而行,,云中子與懼留孫不敢傲慢,,只是起行云一路相隨。
三神來到大楊山上空,,見大楊山中陰風陣陣,,陰風之中,,似有斗戰(zhàn)之聲,三人甚是奇怪,,急忙云頭中細看山中之事,。
蛇靈總壇之處,見兩隊人馬只是刺殺,,一對領頭之人,,正是陰司牛頭馬面,這陰司之將,,好生厲害,。對方卻是雜牌人馬,但也不是好欺,,領頭之人乃是蛇靈眾將閃靈等人,。
天尊法眼細看,這蛇靈等人,,皆是元神魂魄,,隊伍之中有的妖族弟子,也有昔日大周兵將,,忙空中大喝一聲:“蛇靈弟子,,立刻住手,豈能與陰司交戰(zhàn),?”
這交戰(zhàn)人馬正是眼紅,,牛頭不曾起頭理會空中,只顧與蛇靈中閃靈交戰(zhàn),,聽空中有喝聲傳來,,牛眼生紅道:“何人大膽?敢阻攔陰司辦案,?”
馬面抬頭見空中乃是元始天尊,,忙起陰風迎上前去,叩禮拜見,。行禮后言道:“小神等在此捉拿陰魂,,不知天尊駕到,小神失禮,!”
此時閃靈等跳出陣外,,見空中乃是天尊與云中子與懼留孫,知三位乃昆侖上仙,,不敢得罪,,忙丟棄手中利器跪拜。
元始天尊遂即按下云頭,,落地后天尊看閃靈等人言道:“你等今日已為陰司之魂,,為何不去陰司報到,?反而與陰司對抗?”
閃靈回到:“昔日居住大楊山蛇靈總壇,,已聞聽陰司輪回,,我等弟子不愿受那六道輪回,自居于此,,做個陰司外草頭之王,,不想這陰司之人,屢次前來挑釁,,定要我等前去受那六道輪回,。”
天尊這時想起,,這云中子與素貞山中交戰(zhàn),,各有仙器比斗,這蛇靈弟子眼中早已知仙界之事,。心中只是不明,,這閃靈等本為人間弟子,為何陰司之將一時無法擒拿,?
云中子見的此番陣勢,,知是昔日大意。二郎真君與哪吒等在此,,每日與蛇靈弟子來往,,蛇靈弟子閃靈等常去請教,這昆侖弟子,,也不曾避諱,,時常指點一二。
昆侖弟子均天庭之將,,人間弟子,,受其等相教,豈是一般人能比,,今日他等肉身雖去,,但元神聚在,今日之事也屬昔日未曾料到,,心中頓起內疚之心,。
元始天尊看到云中子與懼留孫臉色,心中也是明白,,那日令云中子前來,,只是怕素貞挑起妖族大戰(zhàn),,思她等乃妖族中弟子,,只有女媧娘娘管束,,不想今日卻給人間留下禍端。
見元始天尊之色,,云中子知自己已犯粗心知錯,,忙上前言道:“弟子昔日愚昧,不曾想到今日之事,,望師尊法力了斷此事,。”
這蛇靈弟子,,天尊昔日輪回之時,,也是相處一時。見云中子對天尊也是如此客氣,,皆不敢言語,,只是聽天尊說道。
見事已如此,,天尊言道:“人間輪回,,不該私心雜念,今蛇靈弟子多于昆侖弟子相處,,受其指教,,也算是與昆侖有緣,但人間大周將士,,自該前去陰司領罪,,受那六道輪回?!?p> 這牛頭與馬面乃陰司小將,,聽天尊之言,也是不敢反抗,,遂令眾陰兵鎖大周將士魂魄,,準備離去。
這時天尊又道:“這禍起蛇靈,,蛇靈昔日乃輪回時所建,,本尊心中不忍,今日本尊親自起法超度,,可令其魂魄得以安撫,。”
天尊言罷,,手中頓起法術,,只見的大楊山中瞬間起法壇一座,只有招魂幡側立四周,壇中仙氣飄繞,,天尊起云落在法壇之上,,步罡踏斗,口起律令,,手中化出仙劍,。
天尊此令,乃道家八大法咒之一,,名為《凈天地神咒》,,咒文如下:
天地自然,穢氣分散,,洞中玄虛,,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靈寶符命,普告九天,;干羅達那,,洞罡太玄;斬妖縛邪,,度鬼萬千,。中山神咒,元始玉文,,持誦一遍,,卻病延年;按行五岳,,八海知聞,;魔王束手,侍衛(wèi)我軒,;兇穢消散,,道炁常存。急急如律令,。
法起咒語之后,,天尊收起法術,令這牛頭馬面押解眾亡魂前去陰司城報到,。見這陰司眾兵離去,,天尊令閃靈等蛇靈弟子起身后,對云中言道:“你等可先去玉柱洞等候,,明日自有妙事安排,?!?p> 云中子與懼留孫率蛇靈弟子元神告退自回玉柱洞而去不提。這元始天尊見云中子等離去,,再起法手,,收盡大楊山之陰氣,起身獨往女媧宮而來,。
行至女媧宮空中,天尊按下云頭,,這天尊知曉女媧娘娘脾氣,,不愿惹怒娘娘,闊步行至宮前,,自有女媧宮弟子上前迎接,。
弟子見來者乃元始天尊,忙上前叩禮道:“不知天尊今日為何駕臨娘娘宮中,,可容弟子前去稟報娘娘,。”
天尊雖在玉虛宮身為上神,,但在女媧宮前,,卻不愿面露鋒芒,涇河之事,,女媧娘娘大怒,,曾率妖族挑戰(zhàn)昆侖,虧有老祖與陸壓道君相助,,才未起紛爭,,今日到此,也是客氣,。
天尊對弟子言道:“請告知師叔娘娘,,昆侖山元始天尊前來拜見?!钡茏宇I命前去稟報,。不時出來告知,娘娘已在等候,。
進宮見的女媧娘娘,,天尊叩禮后,女媧娘娘令弟子賜座,,眾弟子知二神自有天機可敘,,不在打擾各自退出宮去。
仙家天機,,此處不在細表,,單說這仙山一日,,可謂人間數年,大唐朝中也是風雨變換,,上官婉兒等已隨時光自去輪回,,朝中已是唐玄宗繼位。
這時青蓮童子人間輪回,,也是風起云落,。李太白名震朝野之后,心中看透人間滄桑,,不愿朝中為官,,多次請求離京還鄉(xiāng)。
唐玄宗愛李太白才華,,賜給他金牌一道,,親筆御書:賜李太白為無憂學士,逍遙秀才,,逢坊吃酒,,遇庫支錢,有失敬者,,以違詔論,。
天寶三年,李太白離開京都長安,,自回泗水城北李白莊鄉(xiāng)下居住,,時遇詩圣杜甫,二人白天攜手同行,,游山玩水,,歸來酒后同床,遍游齊魯名勝古跡,,亭臺樓閣,,很是得意。
只有詩詞為證: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鳳鳥鳴西海,,欲集無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萬族,。晉風日已頹,窮途方慟哭,。
這日,,李太白正與詩友在泗水城北龍門山靈光寺中飲酒,,忽聽寺外有人高喊:“翰林李白大學士速來接旨!”聞聽圣旨來到,,李太白嚇出一身冷汗,,心中暗思:“莫非朝廷又出禍事?”
出寺叩拜接旨后,,李太白問使者道:“不知朝中發(fā)生何事,?陛下令臣子立刻返回朝歌?!?p> 使者嘆氣表述一番:原來大唐北國早有興兵作亂,、侵占中原之意。前時有北國使者送來一道戰(zhàn)表,,滿朝文武百官皆無法解透其中奧秘,更無人敢修應戰(zhàn)之表,。
愁得時任唐玄宗坐立不安,,茶飯不思。后來吳筠奏本,,推薦李太白進京,,言此人可修戰(zhàn)表。唐玄宗大喜,,立即發(fā)下圣旨,,急召李太白立刻進京。
李太白接到圣旨,,心中暗思皇上待我厚道,,皇恩浩蕩,不能不報,。何況這次修應戰(zhàn)表,,有關國家存亡,遂即辭別妻子兒女,,告別朋友,,馬不停蹄,日夜兼行,,直奔京城,。
李太白來到京都之中,唐玄宗大擺御宴,,為李太白洗塵,。席間,遞過戰(zhàn)表,,李太白一看,,只見上寫到:“騎奇馬,,張長弓,吾琵琶琴瑟八大王,,單戈獨戰(zhàn),!”
李太白早就識破詩文之意,開口笑道:“奇馬念騎,,長弓為張,,竟敢言說八大王,單戈為戰(zhàn),,此表不足奇怪,,只是嚇唬人罷了?!?p> 唐玄宗連連點頭,,群臣紛紛稱是,皆贊李太白才華,,此時唐玄宗又問:”李愛卿,,既然知曉如此,該何以應戰(zhàn),?”
李太白哈哈大笑:“陛下,,這有何難?筆墨伺候,?!痹缬腥四眠^文房四寶,李太白乘著酒興,,提筆運腕,,龍飛鳳舞,寫了‘襲龍衣,,明日月,,汝魅魑魍魎四小鬼,合手即拿’十八個大字,。
唐玄宗大喜,,滿朝文武連稱奇才。玄宗下旨即可送戰(zhàn)表至北國,,北國接到大唐應戰(zhàn)表,,一看果然中原能人甚多,不敢輕舉妄動,,于是國事太平,。李太白修戰(zhàn)表有功,被御封為文翰護國卿,。
這正是:偏袒之心終起禍,,太白妙詩化國難,。欲知太白后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