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深夜,,慕容將軍還在進行沙盤推演,,北疆將士之福,酒衣皇朝之幸”蘇南喬推開門,慕容白正彎腰移動著沙盤
“蘇丞相星夜造訪,,不知有何要事,?”慕容白站直了腰身,,行了一個學生禮
“慕容將軍多禮了,,當年只是一句話,算不得師徒”蘇南喬一邊說著一邊走到了沙盤的前面
“丞相之語,,慕容受用至今,,您是我的老師”慕容白開口說道
“好吧,我來是想與將軍談談那文采好到足以讓人見字如見人的人,,此人不如改行作畫,,定能入骨傳神”
蘇南喬開口說道,走到了窗前,,推開了窗,,微風浮動著他花白的頭發(fā)
“丞相可知欺君是何罪,擔下欺君之罪又是何罪,?”慕容白開口說道
“欺君是死罪,,擔下欺君之罪也是死罪。將軍可知對一位皇帝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蘇南喬開口說道
“忠誠”慕容白開口回道
“對,赤膽忠心,,日月可鑒,。皇上最想要的就是忠誠,,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信任,。新皇登基,見證者甚少”
“擅文辭者,,寫文送于將軍,。京城距離北疆,,數(shù)千里之遙,平安無事,。妄議天子尊容,,一旦泄露,死罪”
“此人與將軍定是生死之交,,可將軍卻差點讓這位生死之交上了斷頭臺,,做了不明鬼,,值得嗎,?”
蘇南喬開口說道
“我與蘇學士坦坦蕩蕩,自從相識以來,,我與他講沙場之事,,他與我講翰林之事。若上斷頭臺,,應是我們二人一起,。不欺君罔上,值得,,無愧于君”
慕容白開口說道
“將軍久經(jīng)沙場,,卻并不熟稔人情世故。你二人書信來往坦坦蕩蕩,,可若是這書信,,但凡有一封,落入北人之手呢”
“前幾日,,我聽將軍就要脫口而出,,立即出言將話題轉(zhuǎn)至別處,皇上也無意再談,。此事可大可小,,皇上不追究了,便是把它當做了小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無愧于君,將軍做的是最正確的決定,,皇朝之內(nèi),,就要無愧于君,有時候就要愧于朋友了”
蘇南喬開口說道
“我確實不太懂你們說的人情世故,,皇上也說讓我在這一個月里多與百官走動走動,。不過我一介武夫,帶好兵打好仗就好了”
“對于皇上,,忠誠是第一位的,。對于朋友,,忠誠也是第一位的。我懂得不多,,但若有一日皇上追究欺君之罪”
“我甘心領罪,,蘇學士學富五車,應該也甘心認罪,。至于丞相您,,皇上一定會既往不咎。此事說是可大可小,,但在末將眼中,,沒有小事”
慕容白開口說道
“說得好,正因當日皇上眼中可能也覺得不是小事,,我才開口轉(zhuǎn)移話題,,不然將軍覺得為何皇上問了好幾遍”
“皇上想要知道將軍的態(tài)度,一位大勝歸來的將軍是否值得信任,,新皇登基,,信任是首當其沖的問題”
“此事出自民間流言,將軍依流言而猜測天子尊容,,此事不了也了了,,不必搭上三條人命去證明忠誠”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皇上追究,,咱們?nèi)私允撬雷?。怎么可能只對老夫既往不咎呢,老夫不是例外?p> 蘇南喬開口說道
“我從未想過這么多,,其實蘇學士雖然與我提過皇上,,但用詞極為模糊,實在是達不到以字化形”
“若說當日為何認出皇上,,我是認出了您,。當年與您徹夜長談,末將歷歷在目,,能讓您居于側(cè)后方位置的”
“此時此地,,那人肯定就是皇上了。末將卻不能那么說,,就只能說是有所耳聞了,,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
“若不是丞相接過去,都有些難圓其說了,。我從北疆趕回來,,民間有些人在說,皇帝是誰不重要,千萬別得罪了蘇丞相”
“我若是與皇上說是看見了丞相才認出來皇上,,我想我們兩人立刻就會成為刀下鬼,,可能我會更慘吧,丞相毫發(fā)無傷”
慕容白開口說道
“將軍若真是那么說,,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了,。咱們倆這兩條命可就交代了,世人只知丞相顏,,不知天子面”
“這話真是無稽之談,,朝堂也好,民間也好,,這類話很多,,將軍不必理會。人活著,,就會出氣,,有眼睛,就會上下左右看,,有嘴巴,就會開合”
“將軍之前說的沒錯,,人情世故,,太難,很難熟稔,。這里有野心的人太多了,,看熱鬧的人也數(shù)不盡,多到看得久了就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實這人情世故,,和行軍打仗差不多,,揣測人心嘛,將軍三十歲不到,,便已經(jīng)是從三品安遠將軍”
“年少有為,,將軍安定北疆被封為安遠將軍,假以時日定是特進光祿大夫,。將軍這次大敗北人,,不知皇上有何賞賜?”
蘇南喬開口說道
“末將被加封為昭武將軍,,可以在皇城里休養(yǎng)一月,,一月之后再回北疆”慕容白開口說道
“恭喜將軍,從三品安遠將軍,,正三品昭武將軍,,連升三級。這可是很多將軍做夢都難求到的,將軍對抗北人功勛卓著,,應得的”
蘇南喬開口說道
“如此殊榮,,末將擔心名不副實。對于我朝的武將官階,,末將并不十分了解,,末將所求只是領兵殺敵,保我河山”
“皇上如此器重末將,,末將也不會讓皇上失望,。這學士在我朝算是什么職位,主要都做什么”
慕容白開口說道
“現(xiàn)今的酒衣皇朝,,武將,,若想升官,唯有投身沙場,。東北瑯琊軍,,西北慕容軍,東南天水軍,,西南寒山軍”
“四支軍隊鎮(zhèn)守我朝邊疆,,北部與青璃皇朝接壤,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北人,,瑯琊軍和慕容軍共同鎮(zhèn)守”
“南部與赤焰皇朝隔著一座綿延萬里的十萬大山,,天水軍與寒山軍經(jīng)常與越過十萬大山的赤焰焊卒交戰(zhàn)”
“東部是一片大海,一望無際,,西部是綿延千里的懸崖峭壁,。東西無憂,南北之禍,。別人都叫我三朝元老”
“確實挺老的,,三朝以來,戰(zhàn)爭不斷,,軍中升職,,最快的就是這四支軍隊,這是我酒衣最強的四支軍隊”
“不到三十,,你便已經(jīng)是正三品昭武將軍,,試想,若是太平盛世,,不可能如此之快,,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
“我朝的武將官階,將軍至上還有兩品,,共十級,。將軍之前說只想帶兵打仗,帶好兵,打好仗,,言外之意就是并不在意職位”
“依老夫多年的經(jīng)驗來看,,能者多勞。若想帶好兵打好仗,,將軍必須在意職位,。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一場戰(zhàn)爭,阻敵,,一個校尉只能調(diào)動百人,,一個將軍至少可以調(diào)動千人。再說戰(zhàn)術與視野,,將軍做的會比校尉更有大局觀”
“說得再通俗一些,,戰(zhàn)場上有一句話叫機不可失。一個校尉看到了機遇,,可他只有幾百人,,機遇就是無奈”
“一個將軍看到了機遇,機遇就是龍門,。軍中令行禁止,,將軍應該深有體會,一場戰(zhàn)爭的決定權(quán),,在于職位”
“將軍追求職位也好,,不追求職位也罷,只要心中裝著百姓,,所作所為皆是為了百姓,清流名士所言的淡泊名利無須在意”
“老夫雖是文職出身,,也曾沙場點兵,,歷任三朝,最看不慣紙上談兵的清流名士,,那些人自命清高”
“仿佛天下皆黑他們獨白一樣,,他們指指點點,坐而論道,。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空談,誤國啊”
“青璃會和我們講道理還是赤焰會和我們講道理,,就算講道理可以說退敵軍,,我也沒看哪個清流名士立于兩軍陣前口若懸河”
“老夫不崇文,不推武,,最重實用,,最恨空談。若想讓酒衣和平安定,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滅掉青璃和赤焰,,這很難”
“第二條和談,前提是酒衣要把青璃和赤焰打怕了,,這才有和談的可能,。當我們強大起來,我們就是老虎,,青璃和赤焰那兩只猴子還敢挑起戰(zhàn)事,?”
蘇南喬說了很多,四軍是皇朝的根基,,四位將軍,,是皇朝的重中之重。這些話,,是他必須要說的
為國為民,,為了酒衣的和平安定。他還有另一層意思,,慕容白很年輕,,懂的事情不是很多
以前有一位將軍,武藝高強,,但是嗜殺成性,,起初這并沒有什么??珊髞砗颓嗔Ш驼劦臅r間里
這位將軍挑起了戰(zhàn)端,,雖然勝利了,那位將軍卻死在了回京述職的途中,,定論是江湖匪寇所為
蘇南喬知道,,那是清塵衛(wèi)做的。那位將軍是開疆拓土的好手,,可他不聽命令,。戰(zhàn)爭拼的不止是武力和人命
還有財力,當時的酒衣好不容易促成和談,,要修養(yǎng)幾年,。那位將軍硬生生的耗費著國力,耗費著民力
損害皇朝和百姓的,,必須受到制止,。再后來,那位嗜殺將軍的一封家書被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信中那位將軍對自己的兒子說,,他只會殺人,,停不下來,,離不開戰(zhàn)場了,戰(zhàn)場是他的歸宿
蘇南喬以前未曾想過會有這樣的人,,也未曾見過這樣的人,,他感到了害怕。但也慶幸,,慶幸那位將軍沒有瘋狂到殺戮同胞
一場大勝,,連升三級,確實有點名不副實了,。慕容軍的盔甲之上都帶著新傷,,最可怕的推測就是皇上動了手,沒成功
由安遠到昭武,,或許皇上是想昭顯武力吧,。借加封慕容白而昭顯酒衣皇朝的武力,讓青璃清楚新任皇者對于戰(zhàn)爭的態(tài)度
這場戰(zhàn)爭會在什么時候結(jié)束,,因為什么結(jié)束,,以何種形式結(jié)束,蘇南喬推測不出來,,很大的可能是自己有生之年不會見到戰(zhàn)爭結(jié)束了
那種真正的結(jié)束,,而不是短暫的結(jié)束、修整,,而又刀兵相見
他來之前翻閱過慕容白的從軍檔案,,但凡有慕容白參加的戰(zhàn)斗,他都仔細看了一遍,,并不覺得慕容白有嗜殺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