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文武百官紛紛入宮,,一個個面露焦慮之色,,行色匆匆,,紂王升朝,,必有大事發(fā)生,,不用猜,,肯定是朝廷在西岐吃了敗仗,,這對整個大商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需知,,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紂王寵愛妲己,,不理朝政,,邊關戰(zhàn)亂四起,雖這些諸侯被擋在關外,,但誰又能保證他們有朝一日不會破關,,兵鋒直指朝歌呢。
對眾文武來說,,在如今的殷商做官,,頗有些朝不保夕的意味。
眾官行至九間殿上,,鐘鼓齊鳴,,皇宮中的威嚴氣息讓大家心中一緊,忙至朝房候著。紂王再昏庸無道,,那也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對百官有著絕對的生殺大權,敢跟紂王唱反調的人,,這會都已是冢中枯骨,。
前車之鑒,百官不敢不引以為戒,。
一會兒,,內侍宮女如孔雀開屏,紂王駕臨大殿,,腳步有些輕飄,,眼窩凹陷,登上他那代表皇權的黃金寶座,,自從他納妲己為后以來,,升朝的次數屈指可數。
他乃凡人之軀,,卻整日跟三妖私混,,即便他身強體壯,每日食用補藥,,但元氣也在逐漸消失,,若不節(jié)制,只怕離死不遠了,。
“命眾卿上前,。”
文武百官忙行至御前,,張謙出列道:“陛下,,有西岐的使節(jié)散宜生求見?!?p> 百官俱是一驚,,西岐的使者來朝歌,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紂王道:“將人帶上大殿?!?p> 在內侍的帶領下,,散宜生泰然自若的走上大殿,對文武百官眼中的恨意視若無睹,,上前行拜見之禮:“臣散宜生,,拜見陛下!”
紂王看了他一眼,問道:“散宜生,,你來皇宮所為何事,?”
散宜生道:“回陛下,臣奉我家大王之命,,向陛下上表降書,,與朝廷修好,西岐將永奉陛下為君父,,并年年向朝廷進供糧食五十萬石,,金銀萬兩,綢緞千匹,,美女百名,,以示誠心?!?p> 紂王冷笑道:“姬發(fā)好大的手筆,,只是朝廷在西岐損失人馬錢糧無數,豈是這些東西可以一筆勾銷的,。關鍵是姬發(fā)有不臣之心,,若不捉拿問罪,朕和朝廷的威嚴何在,!”
散宜生解釋道:“陛下,,我王對陛下一直忠心耿耿,從未想過背叛,,望陛下明鑒,。”
“笑話,,真是可笑之極,。若對朕衷心,為何私自接納叛臣,,三番四次與朝廷作對,,若天底下多出幾個這樣的忠臣,只怕朕的江山早就易主了,?!?p> 散宜生道:“非我王有意接納叛臣,冒犯君顏,,此事牽扯一樁因果,,請陛下容我慢慢道來?!狈参麽诠僬?,都知道紂王想問罪的三個人便是武王,、黃飛虎和姜子牙。
紂王沉聲道:“你說,,朕倒要好好聽聽,,姬發(fā)所做之事,行同悖逆無異,,難道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若不是張謙向自己陳明厲害關系,,紂王早就讓人將散宜生拖下去砍了,。姬發(fā)手下,縱然不是亂臣賊子,,但也是對朝廷毫無衷心可言,。
“老文王在世時,每次來朝歌朝貢,,承蒙黃飛虎多為照顧,,我家大王身為人子,為報昔日父恩,,故不得不冒犯圣顏,,接納黃飛虎,只為孝道,?!?p> 紂王沉吟道:“這件事情有可原便罷了,朕不跟姬發(fā)計較,。那朕問你,,姬發(fā)為何屢次跟朝廷開戰(zhàn),居心何在,!”
散宜生腹中早就想好了應對之言,,這會不謊不忙地道:“陛下,朝廷每次派兵馬前來,,我王派人戰(zhàn)前上述,,直言對陛下之心蒼天可見,日月可表,,從未有過不臣之心,,奈何不知何因,一直被人誤解,,眾將士都是一幫目無記律的粗人,,不比朝廷大軍訓練有素,他們氣不過,,故跟朝廷人馬打了起來,,這一打就不可收拾了?!?p> 紂王沒有說話,,將目光看向文武,微子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此人所言,,實乃滿嘴的信口開何,這天底下哪里有被下屬裹挾的王,?!?p> 散宜生反駁道:“微子殿下,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微子一怔,若論辯才,,舉朝之下,,只怕以張謙為首。紂王看了百官一眼,,問張謙:“愛卿,,你對散宜生所說之事,有何看法,?!?p> 張謙心里嘆了口氣,言不由衷地道:“回陛下,,臣以為散宜生所言,,不無道理?!?p> 此話一出,,眾文武議論聲一片,紂王哼了一聲,,道:“散宜生,,朕估且信你,你的請降書,,朕接受,,回去告訴姬發(fā),若發(fā)現他對朕有異心,,必舉國之力討伐,,不死不休!”
散宜生心中一凜,,連忙道:“臣領命,?!?p> 這個紂王雖然沉迷女色,不過威嚴還在,,看其氣勢,,仍有君臨天下之相,看來大王請降,,雖是迫于無奈,,但不失英明。
紂王發(fā)話了,,丞相也為散宜生說話,,眾文武縱然滿腹疑惑,不過這時候不敢站出來反對,,怕惹怒紂王,。當官的,有幾個糊涂的,,這會齊聲道:“陛下英明,。”
……
朝會散去,,眾文武退出九間殿,,微子看了張謙一眼,面色不悅的拂袖而去,。在他看來,,張謙定然是收了散宜生的好處,否則絕然不會為他說話,。
“張丞相,,多謝你剛剛為我進言?!?p> 散宜生拱手表達謝意,,事情進展的十分順利,顯然張謙昨夜去見紂王,,必然替自己美言了一番,,紂王這才接受西岐的請降。就像當年,,紂王之所以肯放文王,,那是費尤二臣的功勞。
張謙擺擺頭,,道:“我也是為了朝廷考慮,,才不得為之?!?p> 昨夜為了搞定紂王,,自己可是絞盡腦汁,,紂王在意的只是他君王的顏面,而自己一切都是為了國家考慮,,才贊同罷兵言和,。畢竟若是跟西岐永無止境的在打下去,姬發(fā)固然承受不了損失,,朝廷也一樣承受不起戰(zhàn)爭所帶來的消耗。
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坐上丞相之位后,張謙統(tǒng)計了國家的錢糧收入,,發(fā)現國庫空虛,,已成入不敷出的趨勢,若再不開源節(jié)流,,最多三五年,,朝廷連將士們的軍餉都發(fā)不起。屆時,,局面比現在更加險峻,。
這些年,國家連連征戰(zhàn),,紂王又大興土木,,修建鹿臺,酒池肉林,,肆意揮霍,,將兩代君王幾十年的積蓄揮霍一空,根本不計后果,。
散宜生道:“張丞相,,你我都忠于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君王,,你的心情,,在下很理解?!奔q王暴虐無道,,喜怒無常,若張謙只是一個會佞臣,,那么他只要討好紂王的歡心,,他的丞相做的必然無比輕松,只可惜他不是,,困難很大,,稍有不慎,,所面臨的將是滅頂之災。
張謙冷冷道:“不需要,,你回去告訴姬發(fā),,他的緩兵之計,并非沒人看出來,,只是沒必用鬧得魚死網破,。若是他仍不安分守己,企圖取商而代之,,張謙不惜一死,,也要勸陛下舉國討伐!”
這話說的極不客氣,,威脅之意明顯,,散宜生面色凝重,想不到張謙區(qū)區(qū)一文官,,居然有這樣的膽魄和遠見,,有他和鄧九公在,對西岐儼然是一個巨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