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普通,長相普通,,身材普通,,戴著一副黑框近視眼鏡,梳著丸子頭,,穿一身學生服的女子叫徐墨規(guī),。
天選之子第一人。
十八歲,,還只是個高中生。
她確實是個讀書人,。
得到的傳承也來自于九州儒家,,當然,,也沒少了師門賜予一方寶物:一本書。
《抱樸集》,。
抱樸二字,,本出自道家。
九州有位讀書人,,本是世間王朝的朝中重臣,,深得天子信任又門生無數(shù),在聲望最隆的年華里,,選擇致仕歸隱,,擇道觀而鄰居,于山野之間立茅屋開菜壟辟花田,,朝夕讀書,,又在茅屋周圍遍植須臾花。
于是號須臾,。
世人尊其為須臾先生,。
須臾先生讀書之余,或觀花賞魚,,或潑墨丹青,,又或是逗鳥遛狗,端的是逍遙自然,,最多的事,,還是與隔壁觀中老道士坐而論道。
非儒家和道家之爭,。
僅是論道而已,。
數(shù)百年間,那位讀書人和那位老道士各有所獲,。
老道士已證道成仙,。
當然,須臾先生這位讀書人也還活著,。
再理所當然一點,,須臾先生和隔壁的老道士一般,也已成為儒家圣賢,,如今是九州儒家大名鼎鼎的文壇鼎柱,,其門生子弟在九州廣建書院興學堂,以弘揚學說,。
只不過須臾先生的學問思想自成一脈,,儼然有向儒家圣人爭奪正統(tǒng)之意。
是以和九州儒家其他文脈的讀書人,,多有爭議,。
《抱樸集》便是這位讀書人致仕成為儒家圣賢之前的作品,。
也是他之本命學問。
從這一點來說,,《抱樸集》作為九州一位儒家圣賢的本命學說著作,,牽連著這一脈的文風氣運,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神器,。
不輸黃天手中的那柄赤月小刀,。
徐墨規(guī)是個好學生。
好學生的意思,,就是從幼兒園開始她就是學霸,,別人考一百,那是奮斗目標,,她考一百分,,是因為滿分只有一百。
徐墨規(guī)不是死讀書的學生,。
只要是書,,哪怕是地攤文學,她也會看,。
在人類消失后的三百多年里,,她從來沒感覺到孤獨過,反而覺得是種夢寐以求的幸福,,因為她可以肆無忌憚的只做一件事:看書,。
帝都所有的公立、大學圖書館,,甚至高中,、企業(yè)的圖書館,她都去翻了個遍,。
看過的書,,有的忘了。
因為毫無意義,。
有的則銘記在心里,,成為她浩瀚知識里的一部分。
從這點上來,,她和陳樹是一類人,。
如果一直讓她繼續(xù)看下去,也許將來有一天,,真可能是另一個陳樹,,可以做到朝聞道而夕入青云,可惜的是,她做了件蠢事,。
一個下雨天,,她掉進被小偷偷了井蓋的下水道,,淹死了……
無比尷尬,。
黃天在無人的世界堅持了二百九十九年,是因為他只能堅持那么多年,,徐墨規(guī)只堅持了三百一十二年,,是因為……
好吧,是她運氣背,。
她的對手叫梁笙,,是個劍修。
劍修,,殺力最重,。
一位劍修對上一位儒家讀書人,雖然境界差相仿佛,,但勝負的天平其實更傾向于劍修——修行之路,,儒家終究不擅長打架。
兩人皆已在第三境,。
在修行境界上,,無論是劍修、道家,、武夫還是妖族,,第一個境界都是秘境。
第二個境界是玉璞,。
在第三個境界上,,才開始走上各自的道路。
秘境是修行之本,。
玉璞境,,則是以秘境為根基,以靈氣和靈力為火焰淬煉肉身,。
何謂玉璞,?
玉璞者,未經(jīng)琢磨的玉石也,。
每一個修行者都是一塊石料,,開辟秘境之后,便要對這塊石料進行琢磨和雕刻,,比如巫族,,從古至今在玉璞境都是強化肉身。
這也是所有修行者的共性。
沒有強大的肉身,,便無法壓住強大的秘境,,更無法承受更多更強的靈氣入體。
唯獨儒家除外,。
儒家沒有玉璞境,,儒家第二境,是初知,。
初知天地之大,,浩然無垠;初知自身之小,,蜉蝣朝夕,;初知世界之本,生長衰沒,;初知萬物之博,,萬象更替。
更是初知學問之終,、之所,、之用,以及初知做人之則,、之規(guī),、之矩。
儒家第三境,,不惑,。
其實便是字面意思,此境界之儒家讀書人,,學貫古今,,欲求不惑。
當然,,即使是圣人也無法做到盡無惑,。
所謂不惑,是在他已經(jīng)學過的學問里,,問而無不答,,答而無不對,更是對天地,、修行,、做人、規(guī)矩等諸多事?lián)碛衅湟娊狻?p> 知其所知,,知其不所知,,為不惑也,。
這,是讀書人,!
劍修梁笙,,顯然知道眼前的女孩子是誰,也知道身為劍修的不易,。
他只在無人的世界里堅持了六十多年,。
不算天才。
但也不算蠢材,,中人之姿,。
在他選擇以死亡作為終點結束孤獨時,他得到了一把劍,,一套心法,沒有劍法,。
卻有兩段神念,。
是他恩師攀附在劍上的,恩師一段神念說:“世間億萬年,,修士千千萬,,何以為尊,劍也,,何以為重,,劍也,何以為傲,,仍然是劍,。然九州劍修已黯,劍道已死千年,,你得在下之劍,,若是不愿練劍,棄之即可,,若愿練劍,,當是最好。若練劍,,則須知一事,,我輩劍修,長劍所向之處,,當對得起劍修二字,,亦對得起天地正氣,但于光明之處而出劍,,若有不平事,,拔劍斬之,。須知人間劍修,是世間最能越境殺敵者,,須知人間劍修,,殺力最重!”
梁笙很喜歡恩師說的這一段話,。
他喜歡武俠,。
他是看著古龍、金庸,、溫瑞安的書長大的八零后,。
向往俠骨豪情。
他心中最崇拜的人,,不是俠之大者郭靖,,也不是幸運兒張無忌,更不是阿飛,、小李探花,,而是一個極其不出名的人。
王小石,。
《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的王小石,。
一個左手相思刀右手銷魂劍的男人。
他的刀劍,,只向光明,,只斬黑暗。
他想做這樣的人——一個心向光明,,手中長劍亦向光明的有血有肉的鮮活劍修,,出劍只為不平事,就算將來走到了劍修那條斷頭路的盡頭,,他也可以對自己笑說一句,。
我無愧于俠骨。
無愧于劍,。
此刻按住腰間長劍,,眼神微暖,柔聲道:“有些事道理講得通,,由你們讀書人去講,,很好,有些事道理講不通,,那就由我們這些粗人,,用劍去講道理,?!?p> 讀書人,還是只讀書的好,。
徐墨規(guī)不解,。
梁笙平靜的看著眼前的小姑娘,話語誠懇,,“你去九州,,我留下?!?p> 徐墨規(guī)笑了,。
她一直以為,,只有她看透了這一場天選的真相。
沒想到……
梁笙竟然也知道了,。
于是臉上滿滿的暖意,,笑道:“你去九州,我留下,。”
讀書人么……
就適合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