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此書之前,,我思考了很久,,是以普通話的方式來寫,還是以地方口音的形式來寫,,最終決定盡量去還原生活的真實情況,。
時光倒回到二十九年前的冬天,一九九零年一月三十一日,,農歷正月初五的晚上,,我來到了這個美麗的世界。從此刻開始,,祖國大地便新增了一對小小的腳印,。
任家碾,以姓氏和村里的石磨碾而命名,。地處錦江,、廖家、太平三鄉(xiāng)交界的地方,,一條無名小河繞著村邊而過,,河水清澈見底,仔細觀察能夠看到小螃蟹和小魚兒的身影。
村子四周全是田地,,田和田之間,,用田埂隔開,錯落有致,。春夏季節(jié)田里種植水稻的時候,,田埂上多數會種豆子,到了秋冬季節(jié)田里種植油菜和小麥的時候,,田埂上便又換作胡豆和豌豆種上,。家鄉(xiāng)沒有山,所以視野很開闊,,特別是綠油油,,金燦燦,這類的形容詞很貼切,,感觸也很深,。
村里房屋大多以紅磚為墻,極少數人家用的空心磚,。橫梁多以水杉,、柏木為主,因為家家都栽種有水杉樹,,所以椽子大部分都是水杉木制成,,房頂蓋上小青瓦,墻壁刷上大白,,節(jié)省成本的可以用石灰兌水來代替,,美其名曰防腐,這便是我從記憶開始,,眼里的家,。
我家里正房三間,左右各三間偏房,,房屋朝向為坐西向東,,最右邊的正房,是父母的房間,,中間為堂屋,,最左邊是爺爺奶奶的房間。挨著爺爺奶奶房間是第一間偏房,,也就是我家的廚房,,廚房有個后門,打開后,,可以看到“幺老爺”家的后門(此幺老爺沒有血緣關系),。廚房過去有兩間偏房,,第一間為小堂屋,第二間是我曾祖母的房間,,曾祖母去世后,,我便住的這間。
父母房間的右手邊,,有3間偏房,,第一間偏房是拿來放雜物的,中間那間平時用來切豬草用,,最遠處那一間,,被修成兩個豬圈,用來養(yǎng)豬,。
廚房這邊的這三間偏房背后,,有大概2米左右的寬度,作為雞圈,,養(yǎng)著為數不多的幾只雞鴨,,從我記事起,這里就種著2棵不知道什么品種的橘子樹,,我們叫它“紅柑兒”,,曾祖母最喜歡吃這個。
雞圈最前面,,有一間五六個平方的茅草屋,,這便是家里的茅廁。
廁所一面靠墻,,另外幾面用紅磚修砌,,廁所所謂的門,是用家里的被單來作遮擋,。
茅廁內部,,長方體的糞坑占據了百分之九十的區(qū)域。兩塊堪比雙掌寬度的木板橫跨在上面,,為咱家上廁所的人們提供方便,。
糞坑邊上,擺放著一個“鞋盒”,,里面裝滿了竹片,用來擦屁股,。所以咱家平時一般都不喜歡吃辣,。
正房前面的院子,大概有一個籃球場那么大,,用石子和少量水泥打的低配版混泥土鋪平,,院子靠近右邊偏房的地方,,種著2棵柿子樹,兩棵樹之間相隔大概“一丈遠”,,這是爺爺的尺寸計量方式,。每年柿子成熟的季節(jié),附近的鄰居都會隔三差五的來我家,,戳2個柿子,,擺幾句龍門陣,然后獨自或者組團離去,,在柿子樹這里產生過諸多歡聲笑語和美好回憶,。
院子延伸出去,靠近籬笆門的地方,,是一小塊大概20個平方左右的泥巴地,,別看這塊地面積不大,這可是我們一家6口賴以生存的根本,,這里不僅有第三棵柿子樹和第三棵紅柑兒樹,,還有一口水井,據說是曾祖父當年在世的時候挖的,,平時我們家喝水可都靠著它,。別家水源不好的情況下,偶爾也會提著水桶過來我家打幾桶水回去應急,。
家門口有一條小溪,,靠近溪邊的地方用竹制的籬笆做成圍墻,連接著左右兩家的鄰居,?;h笆是爺爺一點一點編織的,我從小就知道,,爺爺是遠近聞名的篾匠,。會用竹條編很多東西,爺爺用這門手藝養(yǎng)大了我的父親和姑姑,。
走出院子,,跨過搭在小溪上的小橋,外面是一塊“旱地”,,地里種了九顆橘子樹,,一顆檸檬樹,這便是水果的主要來源,,雖然我怕酸,,但偶爾也會嘗一嘗。
九十年代,,家里特別窮,,日子過的很清苦,,我印象中的家人都很瘦,皮膚蠟黃,,常年都只有兩三件衣服換著穿,,但是因為我的到來,大家的眼里都布滿著喜悅,,仿佛明天日子就會好起來一樣,。
剛生下我那會兒,我媽因為某件事情和我爸吵的很厲害,,一氣之下就去了2里之外的外公家,,而我則被姑姑抱著,用奶瓶灌上米湯喂食,。直到現在姑姑偶爾還會說,,我是她用米湯喂大的。雖然當時我并沒有吃幾頓米湯,,我爸就把我媽接回來了,。
那時候家里是真沒錢,哪像現在牛奶,、奶粉這么普及,,人人都吃的起。我們村和隔壁村,,連一頭牛都沒有,,春秋兩季種田都是請的上面隔壁鄉(xiāng)有牛的人來翻的地。

稀飯RT
很早以前就想將自己的生活軌跡記錄下來,,趁自己年輕,,還能回憶起往事,便從現在開始寫吧,。希望各位有類似經歷的小伙伴,,能一起瞧個熱鬧。 PS:前期多為鋪墊,,劇情緩緩展開,,望大家耐住性子,慢慢看,。如果中間有啰嗦的,,不喜歡的,可以跳躍著看,。 孩童時期的事情,,一起回憶吧! QQ書友群:97672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