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京
1980年的1月底張偉回到了帝都,,這還是張偉穿越以來第一次來到帝都。
前世張偉在帝都學習生活了七八年,,對于帝都的城市布局和道路交通已經十分熟悉了,,像什么300路,303路,,運通105這些線路都是十分的熟,,地鐵也是經常坐,去哪兒都方便,,就是人多特擠,,趕上上下班的時候能把胖子擠成瘦子,把瘦子擠成相片兒,。
然而等到張偉下了火車才發(fā)現,,此時的帝都,卻是那樣的土氣,,由于冬天燒煤取暖的原因,,整個城市灰蒙蒙的,放眼望去基本都是四合院和筒子樓,,完全不同于三十多年后的那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國際化大都市。
但是和三十多年后相比,,現在的帝都也有一點挺好的,,路還不是很堵,,路上居然還能看到趕著驢車馬車來趕集的周邊農民,這座具有三千年歷史的六朝古都此時還具有更多的古風古韻,。
后世帝都的城市市政建設經歷了兩次跨越式發(fā)展,,一次是90年的亞運會,一次是08年的奧運會,,前后都可以說是巨變,。這就是舉全國之力來發(fā)展建設一座城市的好處,據統(tǒng)計全國有數千萬人曾為亞運會捐款,,而此時連亞運會的舉辦申請都還沒有影子呢,。
帝都此時連三環(huán)路都還沒有貫通,要等到明年西南三環(huán)建成,,才能把整個三環(huán)路連接起來,,不像后世七環(huán)都修到人家張家口去了。地鐵也還只有1號線和2號線,,和后世三十來條線路,,一千多公里的運營里程根本沒法比。
張偉不是自己來帝都的,,它是和宣傳股電影組的幾個人一起來到的帝都,,他們是來參加總政治部召開的全軍電影工作總結和表彰大會的。
當初在軍區(qū)獲獎之后,,電影組的人聽說年底可以去帝都參加全軍的會議,,都很興奮,這個年代的人們一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去帝都,,去天安門廣場拍張照片,,去偉人紀念堂瞻仰下偉人的遺容。因此張偉將電影組的全體人員包括吳雪都帶了來,,也算是公費旅游吧,。
下了火車,張偉和眾人一起輾轉來到了部隊的招待所,,安頓好了眾人并相約明天一起去逛天安門廣場之后,,張偉就離開招待所,準備回家了,。
電影組的人兩天后開完會就會回部隊,,張偉則是提前向部隊請好了假,準備在帝都和父母一起過完年再回部隊,。張偉現在還是未婚狀態(tài),一年只有三十天的探親假,,正好過完年,。
回家的公交車上,,張偉的心情十分忐忑,他上次負傷時在部隊醫(yī)院見到這一世的母親田雨潔的時候就有點被驚嚇到了,。生怕自己突然性情大變,,行為出格,被認出是穿越者的身份,。
想想這次回家不僅要再次見到母親,,更是會見到那個在前身記憶中脾氣十分火爆的老爹,張偉心情就更加忐忑不安起來,。
張偉的父母現在住在帝都軍區(qū)大院,,位于帝都西郊石景山區(qū)高井,帝都軍區(qū)八大處甲一號,,這里經常被人稱為“西山軍區(qū)大院”,。
這個位置據說當年還是楊將軍親自挑選的,五十年代時,,隨著軍隊機關逐漸正規(guī)化,,帝都軍區(qū)下屬各新建的單位凌亂的分散在帝都城里各處辦公,平時集中起來開個會都困難,。于是帝都軍區(qū)決定在帝都附近選址新建軍區(qū)大院,,將軍區(qū)下屬的各個單位集中起來辦公。
當時地方政府提供了好幾處地點,,供負責此事的楊將軍挑選,,但是楊將軍都不滿意。他覺得這幾處地點都離城太近,,關鍵是附近還沒有大山,,戰(zhàn)爭年代走出來的這些將軍們就喜歡大山。
在五六十年代,,當時的老一輩們還堅持認為戰(zhàn)爭時刻都有可能爆發(fā),,這也是華國當時發(fā)起三線建設的原因,偉人還提出了“山,、散,、洞”的指示,于是最終楊將軍一路向西,,選定了在西山腳下來建設帝都軍區(qū)大院,。
老帝都在清朝時就一直有著“胡同文化”,建國時統(tǒng)計當時帝都有名的胡同有三千多條,,以至于當時有“有名胡同三千六,,無名胡同賽牛毛”的說法。
但是建國后,帝都又興起了一種特有的“大院文化”,。
在帝都城內,,從公主墳向西,沿著萬壽路,,玉泉路一直到西山腳下,,方圓十數公里范圍內,空軍大院,,海軍大院,,通信兵大院,總后大院,,炮兵大院,,裝甲兵大院,工程兵大院,,鐵道兵大院等等依次排開,。
此時,從帝都城中往西走,,部隊大院鱗次櫛比,,差不多每隔一段就能看到一個有哨兵站崗把守的大門。
這些大院都是統(tǒng)一制式,,就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小社會,,有自己的辦公區(qū)、生活區(qū),、食堂,,服務社,禮堂,、游泳池,、醫(yī)院、幼兒園,、小學,、甚至是中學。
很多軍人子女從小就是在這些機關,、部隊的大院里面成長起來的,,接受著“大院文化”的洗禮,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什么都有的大院,,就是帝都。
王碩在《看上去很美》一文中說過:“這一帶過去叫‘新帝都’,,孤懸于帝都舊城之西,,與老帝都號稱文華鼎盛一時之絕的七百年傳統(tǒng)毫無瓜葛,。”
《陽光燦爛的日子》,、《血色浪漫》和《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這些影視劇,,都是描述六七十年代時帝都大院子弟生活的影視作品,在后世,,帝都部隊大院出身的子弟基本上撐起了華國娛樂圈的半邊天。
公交車到了西山腳下,,張偉提著自己特意準備的禮物下了車,,經過哨兵的一番查驗之后走進了軍區(qū)大院,按照記憶中的指引找到了家門,。
張偉回來之前給家里打過電話,,但是沒有具體說回來的日子。
張偉已經快六年沒有回家了,,自從他16歲離開家去秦省知青下鄉(xiāng)開始,,就一直沒有回過帝都。
張偉離開家時,,父親還在被批判調查,,家里就只有母親和妹妹兩人。六年間,,包括上次負傷住院,,他就見過母親三次,而且都是母親去看望他,。
張偉的家住在軍區(qū)大院后面的一座二層小洋樓里面,,他敲開家門,開門的是妹妹張夢雨,,她已經放寒假了,。
張偉在記憶中搜索著妹妹的形象,他離開家的時候,,張夢雨還是個小屁孩,,只有六七歲,現在張偉從她身上已經看不出半點當年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