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村的老百姓覺得天塌了。
先是隔壁白家村白日響起雷聲,,疑似天譴,迷信的蔣村人紛紛歡欣鼓舞,,村長蔣平還準(zhǔn)備宴請全村,慶賀這個好日子,。
待村民落座,,準(zhǔn)備開宴的時候,大隊官兵卻沖進(jìn)了蔣村,,責(zé)令蔣村中人收拾行囊,,所有田產(chǎn)全部充公。
村長蔣平當(dāng)時就紅了眼,,可看到官兵們精良的武器,,整容的軍姿,還是沒能破釜沉舟,,哭泣著接受了皇帝的旨意。
三天時間,,原本日子蒸蒸日上的蔣村中人,,就從富民變成了流民。
本來蔣村中人只能四處漂泊,,另找跟腳,,可此時正沉迷爆炸藝術(shù)的朱棣,聽了錦衣衛(wèi)的報告,,有點于心不忍,。
“就責(zé)令這些人去北邊吧,”皇帝下旨:“拿地圖來”。
朱棣端詳著地圖,,在地圖上北平的旁邊畫了個圈:“將蔣村人都遷入這里吧”,。
朱棣想想還是不妥,下旨道:“在此地建立隆慶州及永寧縣,,隸屬北京行部,,蔣村人打散并入隆慶州和永寧縣,再徙大批罪囚及被貶官之人充實其地,?!?p> 鄭經(jīng)接了朱棣的的旨意,就親自回京安排去了,。
“此間樂,,不思蜀啊”,朱棣又讓人扔了幾枚炸彈,,聽了個響,,有點興趣索然。
初次接觸陶瓷彈這等程度的爆炸,,朱棣有些欲罷不能,,可出征在即,前軍已經(jīng)出發(fā),,等待朱棣安排的事情實在太多,,實在無法再待在白家村這邊聽響了,等到了宮中,,見識過爆炸威力的朱棣,,必然是要將炸彈遠(yuǎn)離城內(nèi)封存的。
朱棣有些遺憾,,遺憾太晚遇到白天,,遺憾沒有時間制造足夠的彈藥。
“要是能早一年得到炸彈就好了”,,朱棣突然感覺有些意興闌珊,,看著在巨響中還能爭辯學(xué)問的朱瞻基和白天,嘆了口氣,,年輕真好啊,。
“見過陛下”,朱棣叫了白天來到了身邊,。
“蔣村和蔣村百姓的土地現(xiàn)在都?xì)w你了,,這是對你的獎賞,朕給你一千戶所士兵調(diào)配,,任你調(diào)遣,,朕只有一個要求”。
白天了然,在現(xiàn)在朱棣的心中,,白天已經(jīng)從一個有點聰明的小子變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工匠,,官職升了,地位卻降了,,不出意外的話,,白天就要在這里一輩子為大明制造發(fā)明武器了。
白家大少求仁得仁,。對他來說,,京城就是個泥潭,現(xiàn)在和政治牽扯太深并不是什么好事,。
和朱瞻基走的太近,,教他的那些東西,總有聰明人能看出來這些東西對社會會產(chǎn)生多么嚴(yán)重的影響,,到了那時,,無依無靠的白天只能成為一個棄子,被皇家為了維穩(wěn)徹底拋棄,。
所以明明有更好的方法解決搶水的問題,,白天卻選擇了最難的一個。
他相信自己,,只要他想,,隨時可以擺脫這個匠人的身份。
送走了皇帝,,白天回到了家中,,他要好好構(gòu)思一下今后的發(fā)展。
朱棣這次格外大方,,給了白天一個千戶所的人,,顯然是很看重白天的能力的,雖然都是要現(xiàn)招募來的新兵,,不過對于一個小小的村子來說,,防衛(wèi)也是夠用了。
不過一千多人的糧食,,卻是首先要解決的難題,,抽一半的人下地干活,一半的人做軍事訓(xùn)練,,輪換著來,憑借著白天超越千年的軍事訓(xùn)練眼光,,在朱棣需要檢閱軍隊?wèi)?zhàn)斗力的時候倒是不至于丟人,。
其次,就是工匠的問題了,白天的理論能力很強,,不過動手能力就不是很夠了,,所以還要招募一些沒有入籍的匠人來保證自己的理論和發(fā)明能盡快落地。
再有就是人才的儲備了,,這是白天最頭疼的,,稍微有點文化有點心氣的,都去研究做八股了,,不過倒是有一群人對朱棣當(dāng)年的做法不滿,,可以讓人重金請了來,再忽悠忽悠,,看看能不能策反幾個有野心的跟他一起搞自然科學(xué),。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對未來路線的規(guī)劃,,他還沒有頭緒,他很怕自己一股腦放出來大批的理論,,會被主流文化打壓,,最后泯然眾人,還是先放出來產(chǎn)物再跟進(jìn)理論,,這樣更容易被百姓接受一些,。
不過,要從哪里入手,,白天還沒有頭緒,。
……
一個月后,三月中旬,,在家咸魚了半個月的白天終于聽到了一個好消息,。
皇帝御駕親征了,太子朱高熾監(jiān)國,,太孫朱瞻基隨行,,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都留在了京城。
朱棣另外招募了一千二百新兵,,建立安樂所,,錦衣衛(wèi)百戶白天升任安樂所千戶,駐扎在京城百里之外,,另派遣一百匠人聽用,。
這對白天來說,是個絕佳的好消息,。
士兵到位,,匠人到位,,意味著白天的工作馬上就能開展,而漢王趙王留在京城,,顯然會讓百官的目光都放在奪嫡的二人身上,。
白天摩拳擦掌的接收了一千二百新兵。
讓他沒想到的是,,朱棣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朱棣給了安樂所三年的糧食配給,讓白天喜悅非常,,最讓白天開心的是,,給到白天的一千二百新兵,竟然全都是七八歲的孩童,。
朱棣考慮到京師附近不可能有什么發(fā)生大型戰(zhàn)爭的機會,,所以給到白天的士兵,大都是養(yǎng)生堂的孤兒,,所以朱棣此舉,,也算給了這些孤兒們另一條活路。
在白天看來,,孤兒們是什么,?是未來的人才,就像一張白紙一樣,。
雖然年紀(jì)不大,,也沒學(xué)過什么東西,但是易于管理,,還比較能接受白天的理念,,這個年紀(jì)才正是最佳的啟蒙年齡。
后世的孩童,,聰明一點的六七歲上小學(xué),,愚笨些的到八歲,這才是接納知識最好的時候,。
被朱棣當(dāng)做孤兒院院長的白天可沒有絲毫被朱棣冷落的覺悟,,左右不過是遠(yuǎn)離了政治中心而已,哪里比得上祖國未來的花朵重要,。
白天拿起筆,,寫下“安樂所”三個大字,讓匠人做了匾,,掛在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