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思翰:“你這樣太想當然了,你要知道,,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這樣的人家你嫁過去雖然清凈,,但是不一定能一直清凈下去。
只要有人就一定有是非,你可想過,那人雖然無至親,,但是總歸不是石頭縫里蹦噠出來的,別的親戚也是有的,,
你下嫁,,在夫家眼中就代表權勢和強勢,夫君和你不一定交心,,只要旁的親戚挑撥一二,,
男子都不愿比不上自己的女人,再來個表妹常時間借住,,一個是自己比不上的妻子,一個是弱勢的表妹,,最后還是你吃虧的多,。”
韻蓉聽了她阿瑪這么一說,,心想好像是這樣,。
韻蓉:“阿瑪知道的真多?!?p> 米思翰臉色一紅,,這些事他一個男子按理說應該不會知道那么多,可是畢竟是年紀大了,,再加上年輕時吃了不少虧,,烏雅氏又是個會調教的,時不時科普一番東家長西家短,,米思翰耳濡目染知道的就多了一些,。
米思翰:“這些事本來是你額娘跟你才對,只是沒想到你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蓉兒大可放心,,有阿瑪在,,一定會為了尋來一個如意郎君?!?p> 富察韻蓉得了阿瑪一番話,,自然不會再有先前的想法了,也怪她想當然了,。
韻蓉:“女兒受教了,,憑阿瑪做主就是?!?p> 米思翰見女兒真的聽進去了,,也不枉跟個女人一樣婆媽了小半天。
米思翰送走了女兒,,也無心政事,,放手手中的事務,叫來了心腹出去打聽打聽,,有誰家的兒郎配得上女兒,。
要不是今個女兒來找,他也沒想起女兒也要到了選秀的年紀了,,唉,,女兒大了,養(yǎng)不了幾年了,,越想越心酸,,想著想著又覺得沒人配得上女兒。
也怪他和福晉太優(yōu)秀,,要不然也生不了這么優(yōu)秀的女兒,,總覺得沒人配得上女兒,真是甜蜜的煩惱,。
這邊米思翰才開始有動作,,另一邊,胤禛在繁忙中也得到了消息,,胤禛已經打算把富察韻蓉弄進宮,,近距離觀察了,可不愿意她和別人真的私定終身了,。
如今京城還真有不錯的兒郎,,別回頭真的尋了一個,私底下見了面,,最后他再插一手,,倒是顯得他十分不厚道。
胤禛覺得自己得做些什么才行,。
于是米思翰那邊每每得到大家兒郎信息都有瑕疵,,米思翰如此疼愛自己的女兒,,自然不忍女兒所嫁非人,也就一直遲遲沒有定下來,。
一時間倒是讓他愁起來了,,這一愁面上就表現(xiàn)出來了幾分。
胤禛見狀打算逗逗他:“米思翰大人是不是遇到什么難事了,?如此愁眉苦臉,,不妨說出來,朕給參謀參謀,?!?p> 米思翰哪敢說出來,沒經過選秀的女子只要沒有特赦的圣旨下來,,就不能自行婚嫁,,他可不敢說他正瞅著哪家有好兒郎,他準備捉了做女婿呢,!
米思翰:“奴才昨晚有些著涼,,精神氣不太好,失了禮,,還望皇上贖罪,。”
胤禛自然不會怪罪于他,。
胤禛:“米思翰大人應該注意身體才是,,朕派個太醫(yī)跟你回去,診個平安脈,,安安心,。”
米思翰跪地謝恩:“奴才謝皇上圣恩,?!?p> 米思翰最后無奈拖著個健康的身子帶著個太醫(yī)回去了,,米思翰自然是沒病沒災的,,太醫(yī)診斷了一通,最后得了個精神疲勞,,需要少思慮,,多補補的結論,倒是讓米思翰得了女兒不少關心,。
也是意外之喜,。
很快康熙十一年便過去了,胤禛記得好像皇后的嫡子是十一年沒的,,至于原因好像是意外,,胤禛如今還需要一個嫡子穩(wěn)定軍心,,哪怕胤禛知道,這個嫡子身子骨早已經壞了,。
胤禛私底下將承祜身邊圍得跟個鐵通似得,,生怕有人想不開,把本來內里就弱承祜直接被收拾沒了,。
真要是沒了,,他沒真沒辦法弄個嫡子出來。
皇后不知道,,歷史上她兒子承祜在康熙十一年二月就已經沒了,,她甚至不知道承祜的身子并不是太醫(yī)口中說的那樣健碩。
這也是胤禛特意吩咐的結果,,皇后所出嫡子,,定然要健健康康才行。
康熙十二年悄然來臨,,帶著莫名的壓抑和風雨欲來,,京城上層人家都隱約有些感知,都收緊的尾巴,!省的撞槍口上,。
本來選秀年應該比尋常年熱鬧一些,結果卻比往年也冷清的太多,,富察韻蓉作為待選秀女,,也悶在家里不得出門,好在她本人就是不愛出門的性子,,倒也樂得自在,。
康熙十二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xù)鎮(zhèn)守廣東為引線,,引發(fā)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
歷史重演了,,胤禛并不意外,。
胤禛道:“藩鎮(zhèn)久握重兵,長久以往不利國家發(fā)展,,撤藩必行之,。”
皇帝都下令了,,幾位異性王自然也不會無動于衷,,和歷史上一樣,同年七月,吳三桂假裝請旨撤藩,,皇帝同意,,同年十一月,吳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復明,,殺云南巡撫朱國治,,并于次年派將率軍進攻湖南。
和歷史上不一樣的地方表示,,因為胤禛提前做了準備,,吳三桂雖然兵重,但是卻折在家湖南,,帶兵逃走,。
而被吳三桂殺的云南巡撫竟然奇跡般的活過來了。
吳三桂在逃亡的途中不往散播反清復明的口號,,不過因為天花一事,,大清皇帝名聲鼎盛,再說了,,百姓不問你是哪族人,,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就是好皇帝。
吳三桂此作為在百姓看來就是造反,,自然沒什么人響應他的號召,。
又因為胤禛有心埋伏在途中,這輩子吳三桂連帝都沒來得及稱,,便被王政臣和耿精忠給包了餃子,,而吳三桂的子孫,也都一一伏法,。
三蕃這場戰(zhàn)爭在籌謀嚴密的情況下打的極快,,沒有出現(xiàn)任何意外,幾個備用方案都沒用到,!在康熙十三年初二月便徹底平定下來了,。
本來應該轟轟烈烈的撤三藩,最后解決的十分順當,,此事眾位大臣和宗室就都看出來,,今上有勇有謀,以后做人還要“真誠”一點才行,。
撤三藩這事在百姓中也得到了一些反應,,都是夸贊當今的,,吳三桂把持藩鎮(zhèn),,不能說民不聊生,可也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今土皇帝被皇上打沒了,,他們自然只有高興的份,。
更何況這一次戰(zhàn)役并沒有損害到百姓的利益,胤禛派兵的時候特意注意了,,所以百姓沒有參與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