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幾分鐘過后,,四目道長一拍觀海潮的肩膀,,示意可以出發(fā)了。
而觀海潮則表示了解,,只見他從身旁拿起引魂燈和三清鈴遞給四目道長,,自己則背上了一個黃色八卦挎袋。
這黃布袋里面裝著的,,乃是師徒兩人的家當,,像什么法器符篆,銅錢袁大頭之類的,,加起來約莫有十來斤,。
這小小的年紀,背著幾乎相當于自己一人高的袋子,,觀海潮此刻的儀態(tài),,倒是顯得有些滑稽。
不過師徒二人卻是不在意,。
至于重量方面那就更不是事了,。
畢竟觀海潮不僅從小修煉茅山拳法,而且還有泣血槍和飛星弓吸納天地靈氣強化自身,,身體素質那叫一個倍棒,,甚至可以說遠超常人。
若非是怕嚇到自己的師傅,,像這樣的袋子他還能背二三十個,。
說實話,他跟著四目師父這么多年走南闖北,,還真沒有發(fā)現(xiàn)身體比他好的,。
這或者和兩個世界的修行體系不同有關。
這個世界的修行,很少有針對肉身的,,基本都是關于精神靈魂方面,。
而關于肉身方面的鍛煉,也無非只有一些太極拳八卦掌之類的,。
哪怕修煉到大成,,也就比尋常人的素質好一點,然后精通搏擊技巧罷了,。
所以要真的到正面對戰(zhàn)的時候的話,,尋常的修士絕對不想面對觀海潮。
畢竟他現(xiàn)在一拳一腳打出來,,都有著數(shù)百斤的力道,,哪怕像四目道長這樣的挨一下,也絕對會受到嚴重的內傷,。
時間一晃過的很快,,轉眼就一個月過去了,同時也象征著這次趕尸任務完成,。
而師徒二人收了傭金過后,,則是好好的回家休養(yǎng)了一番。
畢竟趕尸這東西,,要靠腳步丈量大江南北,,同時還要面對一路上妖魔鬼怪的襲擊,費心又費力,,那著實是辛苦。
不過這一趟下來,,也能賺得上十來個袁大頭,,相對于這個世界的消費水平來說,趕尸道人還真算得上是高薪階級了,。
所以大多數(shù)從山上下來的道士,,除了看管守護義莊之外,大多數(shù)都兼職趕尸道人的身份,。
畢竟修行講究財侶法地,,那沒錢還修個屁呀!
單單各種輔助修行的藥材,,那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若是沒有一個良好的錢財來源,那么除非你資質逆天,,那么一輩子也別想有什么大成就,。
觀海潮這么些年下來,在四目道長身邊修煉所消耗的藥材,,價值最起碼都有上百兩紋銀了,。
而且這些藥材大多還只是筑基,,并不算是什么名貴藥材。
若是像百年人參千年首烏之類的,,那個價格,,尋常富人都會望而卻步。
這天清晨,,觀海潮在院子中打了一套拳,,然后拿起一套弓箭練了半個時辰過后,這才呼了口氣停下來,,然后給自家?guī)煾禍蕚湓绮汀?p> 這師徒二人的家有些偏離人煙,,獨居于一處山谷平原地帶,周圍群山環(huán)繞,,遠方一條官道直通南北,,也沒什么鄰居。
至于傳說中的一休和尚,,觀海潮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見過,,也沒聽自家?guī)煾柑崞疬^。
而師徒兩人的家距離縣城,,大約有近乎30里路的樣子,,尋常缺少什么物件,又或者生活用品,,基本都是要挑著擔子去縣城采購的,。
今天剛好鹽巴用完,而且還要進一批雞仔飼養(yǎng),,師徒二人既然是決定往縣城走一趟,。
師徒也不是什么女娃子,不需要什么梳妝打扮磕磕絆絆的,,一耗就要耗廢半個時辰那種,。
兩人只是稍微收拾了一下,帶上銀錢,,然后四目道長挑著一個大籮筐就出發(fā)了,。
觀海潮則是一直背著那個八卦挎包,這也是這個世界修士的習慣了,。
因為這個世界妖魔鬼怪繁多,,所以時不時的都能讓人撞到。
于是就形成了無論去什么地方辦什么事,,道士們基本上都要把自己吃飯的家伙帶著,,免得到時候遇到問題手忙腳亂應付不來。
這師徒二人都是修煉之人,一身體力自然比常人優(yōu)秀,,特別是觀海潮,,簡直就是非人。
所以,,也不過花費了兩個鐘頭,,師徒二人就來到了縣城。
這剛一來到縣城,,身邊就時不時傳來問候聲,,顯然這里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認得這對師徒的。
不過想想也是,,四目道長居住在這里附近那么些年,,一直打擊妖魔鬼怪,庇護的方圓數(shù)百里不受侵害,,都不知道幫助了多少人士,。
雖然這大多數(shù)都是收費了的,但是大家依然十分尊敬他,。
這樣的情況,,連帶著觀海潮都受益不小,在這縣城里,,都有不少人尊稱他小觀道長,。
這是一座小縣城,南北通透不過1000多米,,所以師徒二人很快就逛完了,。
在中午吃食了一番過后,終于是去到特定的店鋪買貨,。
都是多年的老顧客了,,特別是像四目道長這樣頗有威望的人,所以那些個老板倒是好說話,。
所以事情辦的很快,基本都是半賣半送的就給了,。
當然,,這必須是四目道長在場才行,觀海潮本人可沒這樣的威望,,不被坑就不錯了,。
既然貨物采辦完畢,自然就是要回家的,,兩人再稍微轉悠了幾下過后,,終于是向著城門方向走去。
來到城門過后,正打算順著官道回家呢,,一陣地嗚嗚哭聲頓時吸引了兩人注意,。
原來,在靠近城門的路邊,,一個小男孩正嗚嗚的哭著,,頭上插著一根茅草,面前還躺著一個中年死人,。
咦?。?p> 四目道長也不知道感應到了什么,,于是頓時走上了前去,,對著小孩就開口問道:
“娃兒你叫什么名字?”
“嘉……嘉樂,!”小男孩抽搐著鼻子,,然后有些脆生生的縮了縮身體,過了好片刻后,,終于是輕聲開口說道,。
“嗯!”四目道長點了點頭,,他一看到這孩子就覺得與自己有緣,,頓時莫名就有了再收一個弟子的想法。
這也是這個世界道士的常態(tài),,因為他們都是修煉之士,,總有與常人不同的異能神通。
就仿佛“緣分”這種東西,,修士總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并且大多都會順應天命。
當然,,像觀海潮的情況又有些不同,,四目道長和他其實并沒有這種“緣分感應”。
但是二者在一起生活多年后,,雙方都有了一種感情,,所以四目道長也就順其自然的收了他做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