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
柏葉人都傻了,!
什么意思,我辛辛苦苦看著長大的作者要拋棄自己而去,?
當(dāng)然這也只是說笑罷了,。
白金大神都有自己固定的編輯。
像李易柏葉這樣,,基本上不會再出現(xiàn)更改編輯的情況了,。
不過李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歷史頻道扛把子了,只要再出一本書,,不說能夠超過《上品寒士》。只要能夠《上品寒士》持平的水平,,在網(wǎng)站的全力支持下或許歷史頻道真要出一個至高神也說不定,。
但是......
現(xiàn)在李易這個歷史頻道走出的白金,突然出門一轉(zhuǎn)去寫仙俠了,?
柏葉也有些摸不清頭腦,。
不過柏葉看了一眼李易迄今為止寫的過書,才發(fā)現(xiàn)原來李易早就是個多面手了,。
游戲,、玄幻、歷史。
雖然前兩本書的存在感全被《上品寒士》掩蓋過了鋒芒,,但是李易確實一個喜歡嘗試多種風(fēng)格的作者,。
該說這次去寫仙俠也是情理之中?
話雖如此,,柏葉卻擔(dān)心萬分,。
歷史文和仙俠文之間的鴻溝可不是說著玩的。
起源小說網(wǎng)多少驚才艷艷的作者,,轉(zhuǎn)型之后撲的個灰頭土臉,,灰溜溜的回去寫自己的本命類型了。能夠在其他類型混的風(fēng)生水起的作者,,真是不多,。
而放在李易身上就更是如此了。
李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至高之下第一人了,,若是努力一把,,至高神位唾手可得。
但是在這個當(dāng)口去轉(zhuǎn)寫仙俠在柏葉看來絕非是明智之舉,。若是轉(zhuǎn)型成功那還好說,。
若是轉(zhuǎn)型失敗......神格隕落。
那等待著李易的恐怕是鋪天蓋地的輿論,。
身為2019無冕之王的李易,,有無數(shù)雙眼睛都盯著他的位置呢。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等著李易跌落神壇,,然后前來落井下石,。
柏葉在鍵盤上敲了幾行字,想要勸說一下李易,。但是手指在空格上方懸停了良久,,遲遲沒有按下去。最終柏葉的重重的落在了刪除鍵上,,將所有的字都刪了個干干凈凈,。
“開頭寫了嗎?我?guī)湍憧纯窗??!?p> 李易看著柏葉發(fā)來的字,微微一笑,,將桌面上一個文檔拉入聊天框給柏葉發(fā)了過去,。
傳送的速度極快。
柏葉這邊一眨眼就收到了李易發(fā)來的文件,,文檔的名字很簡潔,,只有兩個字,。
“陽神?!卑厝~口中輕輕吐出兩個字,。
柏葉讀書不少,剛剛看到這兩個字,,腦海中就出現(xiàn)了諸多的上古典籍中所記載的典故,。
陽神最通俗的來講,就是道家所言的靈魂出竅,,只是比起靈魂出竅的層次不知道高了幾何,。
以李易的功底哪怕去寫仙俠想必也不能是照本宣科的去寫小白升級流?!蛾柹瘛范?,雖然簡單,但是內(nèi)涵若是剖析開來,,一本書都不夠?qū)懙摹?p> 于是柏葉對于出自李易之手的《陽神》也開啟期待了起來,,連忙點開了文檔。
【深秋過后,,雖然沒有下雪,,但寒氣卻一天比一天的重起來。
這從玉京城里面家家戶戶屋檐下那一長溜,,粗似兒臂,,晶瑩剔透,如刀劍一般鋒利的冰棱就足可感覺到冬天的嚴(yán)酷了......】
開頭并無特別的之處,。
但是繼續(xù)往下看去,,柏葉發(fā)現(xiàn)了一句有意思的話。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若是柏葉沒有記錯的話,,這句話應(yīng)該是出自《尚書·泰勢》。大意是上天所看到的來自于我們民眾所看到的,,上天所聽到的來自于我們民眾所聽到的,。
是周武王告誡諸侯們,要以民為本,。和后世的君如舟,,民如水;民為貴,,君為輕等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柏葉窮極思考了半天,,也沒想明白,,李易突然用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于是只能將疑慮按捺下去,耐心的看下去,。柏葉相信李易絕不會平白無故的說這么一句話,。
后面的大段都是背景的介紹。
但是當(dāng)柏葉瞄到‘天意即民意’時立刻起了興致,,知道下文來了,。
“妙啊,!”
“天視民視,,天聽民聽,天意民意,!如此解釋,,簡直巧妙!”
越看柏葉眼神越明亮,,當(dāng)?shù)谝徽陆Y(jié)束,,柏葉猛地一拍大腿,不由得贊嘆道,。
“有趣,!有趣!”
柏葉讀上了癮繼續(xù)看了下去,。
李易傳來的只有十章,,柏葉卻看得津津有味,一遍看了還不夠,,甚至又讀了一遍,,才意猶未盡的停下了動作。
原本柏葉還想著給李易挑些問題,,免得李易在仙俠方面走出彎路,。但是短短十章看下來,柏葉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出了驚嘆別無他法,。尤其是劇情的節(jié)奏方面,,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李易比在《上品寒士》掌控的更加自如了。
行文,、文風(fēng),,更是迥異。與《上品寒士》的文風(fēng)大相徑庭,。
一般來說文風(fēng)是一個作者獨有的特點,,一旦形成自己獨特的文風(fēng),雖然代表這個作者的水平達(dá)到了一個高度,,但是也代表他也進(jìn)入到了一個舒適區(qū),,輕易跳不出去了,。
但是在李易這里,文風(fēng)這種東西好像就是小孩手上的橡皮泥,,任李易隨意捏弄塑造,。
若非《陽神》是李易親自給柏葉傳過來的,說起別人寫的柏葉都相信,。
看來《上品寒士》一書的種種經(jīng)歷徹底打通了李易的任督二脈,,一舉入天人。
不過《陽神》里的很多東西對于當(dāng)今的讀者來說都很陌生,,能不能火還真的要另說,。畢竟柏葉個人的喜好不能代表整個大眾市場的口味。
“寫的很好,!加油,!”
柏葉給李易發(fā)了幾句加油打氣的話。
這也是柏葉的卑微之一,,自家作者寫的東西全都是市場中最前沿的東西,,能夠開拓未來的只有李易自己,包括柏葉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給與李易什么實質(zhì)性的建議,。
這有好有壞,。
好處是省心,別人家的編輯天天和作者討論劇情,,天天長白頭發(fā),。自己卻能安心的上班摸魚。
壞處則是感覺自己很沒有存在感,,除了安排一下推薦之外,,加加油打打氣之外什么用處都沒有。
做編輯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