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龍躉
靠近珊瑚的第一個蝦籠,,拉起來很費力,憑手感就知道抓到大貨,。
是大石斑魚,,不對,是龍躉,。
蝦籠內(nèi)無法動彈的龍躉,,有40公分長,占籠子的一小半面積。
黑褐色的皮膚,,全身都是黑色斑點,,上下魚唇特別厚,看起來蠢萌蠢萌的,。
籠內(nèi)除了傻傻的它,,就剩一些蝦殼殘骸,龍蝦都被它吃完了,。
這條龍躉有35斤重,,是龍躉家族里的小弟弟。
龍躉學(xué)名鞍帶石斑魚,,出名的叫名還有龍膽石斑,、豬羔斑,是石斑族里的大哥,,最大的有2.7米,,1200斤。
野生的龍躉重量普遍在50斤以上,,每50斤都不好意思叫龍躉,。
蝦籠入口是為龍蝦準(zhǔn)備的,大的龍躉的比蝦籠還大,,可沒想過抓龍躉,。
蝦籠也就能抓到三四十斤的龍躉,更大的,,實在為難蝦籠,。
龍躉應(yīng)該是石斑家族里名氣最大的,每次漁民抓到幾百斤的龍躉,,都會被報道,,連收購的酒樓也會出風(fēng)頭,給自己打個廣告,。
龍躉的價格,,有人傳得特別玄乎,動不動就說賣上千塊錢一斤,。
其實沒那么玄乎,,海上抓到的龍躉體形巨大,上到船上就被折騰個半死,,必須趕回碼頭馬上賣出,,死了就只能賤賣。
稀少又有牌面,,卻很難保持鮮活,,加上在廣南省是重點保護(hù)水生野生動物,,就形成有市無價的局面。
除非商家為了炒作,,從外地進(jìn)口才會開個高價,,不然小體形(不超過100斤)龍躉,在陽城的價格不超過500元/斤,。
在嶺西省沿海,,龍躉碼頭價在90元-180斤之間,酒樓更高一些,,不過也不會上千一斤,。
一條上百斤的龍躉,動輒要幾萬塊錢才吃得起,,還要一群人才能吃完,,很少有冤大頭為了面子大筆消費。
同樣買條珍珠龍膽,,雖然單價高,,但體重小,一座人就能吃完,,有排面又有里子,,才是豪客的主流消費選擇。
不過陽城消費市場極大,,拿龍躉當(dāng)噱頭的人多的是,鳴禾公司的客戶都是大客戶,,肯定有需求,。
35斤的龍躉,一個人吃不完,,更舍不得吃,,和程子琦也吃不了,請朋友一起吃,,更顯敗家,。
那就帶回現(xiàn)實世界,讓張禾去處理,。
這次不用擔(dān)心法律問題,,廣南不讓商業(yè)捕撈,但不禁止銷售,,而且?guī)X西和崖州島捕撈合法,,香江更是龍躉的最大消費市場。
35斤的龍躉,,估計能賣1萬左右,,單價應(yīng)該和紅龍差不多,但它單體重量高,一條頂好幾條龍蝦,。
可惜龍躉生活在珊瑚區(qū),,是底層魚類,體形偏大,,蝦籠難以捕獲,,不能成為主打高檔海鮮銷售。
剩下的蝦籠,,就沒那么好彩,,抓到的石斑都是青斑、石頭魚,。
增加了蝦籠,,龍蝦的產(chǎn)量驚人,首次達(dá)到140斤,,紅龍少一些,,花龍占96斤。
剩下的魚籠和地籠收完,,空間容量再次不夠,,剩下上百斤梭子蟹和花蟹,只能堆放在船艙內(nèi),。
李鳴有在考慮,,要不要放棄抓梭子蟹和花蟹,畢竟單價低,,顯得雞肋,。
不過霧島海鮮的主打單品,紅龍,、花龍,、青蟹、青斑,、石頭魚,、梭子蟹和花蟹,一共才七個,,像黃金鰻魚,、紅瓜子斑等等,偶爾才抓到,,沒法成為主打,。
進(jìn)口高檔海鮮的貿(mào)易公司,經(jīng)營的品種動輒幾十個單品,,霧島海鮮的單品還是少,,要更換雜蟹,,也要等到發(fā)掘出更多的海鮮。
這些日子,,能吃的海鮮都吃過,,兩小只好像也不怎么像吃海鮮。
李鳴懶得做海鮮大餐,,開兩個罐頭,,煮一鍋粥,喂飽三個吃貨,,就返回現(xiàn)實世界,。
“張禾,帶你看個大家伙,!”
“長嗎,?”
“滾!”
張禾看到水池里擺動尾巴的龍躉,,收回賤笑,,“我去,龍躉,!”
“這貨,,我在水族箱里見過,深城賴?yán)习寮?,就有一條兩百多斤的,,老牛逼了?!?p> 龍躉也有一大用處,,那就是當(dāng)觀賞魚,特別是野生的龍躉,,只要色澤漂亮又沒有受傷,大都被當(dāng)寵物養(yǎng),。
觀賞魚價格那可就高了,,就像名犬,血統(tǒng)好的幾萬一條,,甚至上百萬,。
當(dāng)年藏獒火熱時,一只就值一套房,,可在肉攤上論斤賣,,都沒人要,海鮮和觀賞同理,。
“可我們是賣海鮮的,?”
張禾大笑道:“只要有人要,,你管他是買來吃還是養(yǎng)著以后吃?”
“...”
觀賞用的龍躉,,可不能放冷庫里,,張禾跑到市場內(nèi),買了一個大水箱,,專門放它,,還沒賣出去,就搭進(jìn)一筆錢,。
幾個氧氣泵冒泡,,還有更大的活動空間,龍躉活力恢復(fù),,緩慢游動,。
游動的龍躉,確實好看,,石斑里除了石頭魚,,就沒有不好看的。
巨型的龍躉,,胡大姐嘖嘖稱奇,,連批發(fā)水果的鄰居一家都跑過來圍觀,門店難得熱鬧,。
鄰居要忙著生意,,圍觀一會就散去,門店沒啥事了,,李鳴也就關(guān)上門店,,和張禾回辦公室辦公。
梁芹慣例送來昨天的報表,,昨天海鮮銷售達(dá)到32萬,,霧島海鮮達(dá)到15萬。
每次空間容量翻倍,,霧島海鮮銷售翻倍很是正常,,不過雞東島海鮮銷售首次反超,就不得了,。
這意味著鳴禾公司的自有貨源得到解決,。
自主貨源就是彈藥,不管是鳴禾公司的擴(kuò)張,,還是生鮮小店,,只要資金跟上,就能住夠的火力打下去,,壯大自己,。
雞東島真是個寶地,,內(nèi)海的海鮮品質(zhì)高,養(yǎng)活近千戶近海漁民,,上千艘小船都在趕海,,每天收獲卻只有幾十斤。
微薄的收獲,,平日還要忍受魚販子的剝削,,沙海公司崛起后,雖然不直接壓迫小漁民,,人家搞的都是大戶,。
但沙海公司也通過魚販子收購散貨,魚販子有“爸爸”撐腰,,操縱市場能力變強(qiáng),,對漁民動不動就壓價,壓迫更甚,。
沙海漁業(yè)不在乎小漁民手里的那點海鮮,,魚販子們單打獨斗,沒有沙海公司的支持,,一時沒反應(yīng)過來,,給了鳴禾公司機(jī)會。
江姓和李姓都是當(dāng)?shù)卮笞?,有江濤和李七支持,,鳴禾公司可是在雞東島站住腳了。
內(nèi)海趕海的漁民,,知道東小碼頭有合作社高價收購海鮮,,早上趕海回來,,都??恐@邊。
合作社敞開收購,,張禾還加了一輛貨車,,司機(jī)是李七介紹的,接下來鳴禾公司將會迎來快速擴(kuò)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