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骨肉之相與兮,,永緬邈而兩絕,。長含哀而抱戚兮,仰蒼天而泣血。”___題記
2008年過去,2009年到來。
這個元旦節(jié),四個姑媽同時發(fā)起約定,,回去潮州老家看看。
夭桃和母親,,師兄跟著姑媽們一起開車回去,。
潮州對于夭桃來講,還算比較熟悉,。
從小,,每年都會跟著爹地媽咪一起回來祭祖,掃墓,。
長大了一些的時候,,還專門翻書了解過潮州的歷史,人文風(fēng)俗,。
他們與大的三個姑媽從深圳出發(fā),,小姑媽一家從廣州出發(fā)。
大家約定到了潮州以后,,在廣濟城門樓處再集合,。
夭桃家里的經(jīng)濟相比于幾個姑媽家,可能要寬裕許多,。
她和母親商量過后,,決定這次的旅費由她請客買單。
因為,,以往爹地在的時候,,一起回潮州也是由爹地買單。
如今爹地已經(jīng)不在了,,由她代替爹地吧,!
大姑媽也已經(jīng)有六十歲多點,她如今也算是回一回潮州就少了一回,。
據(jù)說,,這兩年的清明節(jié),大姑父家的祭祖,,也是由兩個表哥回去辦理,。
親戚之間,似乎是沒有什么不能夠原諒,。
看在爹地的面上,,夭桃和母親都決定原諒幾個表哥的胡思亂想以及不禮貌不顧念親戚的行為。
無論什么人,,始終還是要自己足夠強大,,而且,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才算安穩(wěn),。
況且,他們既然這次回來了,,就順便祭祖,。
到過農(nóng)歷年的時候,夭桃和媽咪就不能夠再回來,。
或許,,她們母女在寒假時出外旅游,會在外面過年(春節(jié)),。
等他們再回來潮州時,,得在明年的清明時節(jié)。
夭桃在家里的時候就首先給了師兄一萬元現(xiàn)金,,作為大家這次回潮州游玩吃喝的開支,。
師兄作為林家未來的女婿,由他在這一路上買單,,對大家的面子都好看,。
夭桃一家到達(dá)潮州已經(jīng)中午十二點半,小姑媽一家還沒有到,。
于是,,她趁機慫恿師兄與她一起先去吃小吃。
其實,,大家都已經(jīng)肚子餓了,,剛商議說一起去吃點東方。
小姑媽打電話進來,,他們很快就到,。又過了十分鐘,,五家人才終于聚齊。
然后,,大人們一致決定找一家有名的餐廳吃飯,。夭桃的吃小吃的計劃泡了湯。
一起去吃飯的時候,,小姑媽邊走邊左右觀望,,語氣復(fù)雜地說:
“我這是第一次回來看看潮州,感覺心情好復(fù)雜,。
以往,,阿朝和阿仔來這里旅游的時候,我都不怎么敢跟著回來,,不怎么敢面對它,。
對于我體內(nèi)的血脈基因來說,它是故鄉(xiāng);
可是,,對于我這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來說,,它又是異鄉(xiāng)?!?p> 小姑父擁著小姑媽肩膀,,拍拍她的手臂,以示安慰,。
作為丈夫,,他或許才真正理解妻子的復(fù)雜難言。
一個被親生父母送給他人撫養(yǎng)的孩子,,無論父母有多少的不得已,,都等于親手割了孩子一刀;
而那個孩子,無論養(yǎng)父母多么愛她(他),,她都會有遺憾;
又無論日子過得多么富足,,她心里都會有一處傷痕。
更何況,,當(dāng)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另有來處時,,親生的母親也已經(jīng)不在于世。
她想知道母親是怎么樣的一個女子,,只能聽人敘說;
想知道母親的樣貌也找不見一張舊時的相片,。
她本來有兩個母親,但記憶中的影像卻永遠(yuǎn)只有一個,。
這對于彭念恩來說,,是一個永遠(yuǎn)的缺憾。
~…~
吃過了午飯,大家三三兩兩一起結(jié)伴,,逛街看風(fēng)景,。
表姐們都挽著自己母親的臂彎,一路走一路聽歷史故事…
聽她們的母親說著這里以前是如何個樣子,!那里以前又是如何個樣子,!
夭桃和師兄也一人一邊挽著母親的手臂,,邊走邊看,。
陪伴她走在潮州的街頭,看著很有嶺南特色的建筑_騎樓,。
據(jù)說,,騎樓源于南洋。上面是樓房,,下面是可以穿行而過的長廊,。長廊里是賣東西的店鋪。
潮州的騎樓與廣州西關(guān)的,,中山的,,香港的,澳門的都一樣,。
它們雖然斑駁老舊,,卻依然可以為人遮風(fēng)擋雨。
林清音笑著,,指著牌坊街對未來女婿說道:
“潮州的建筑民居是歷史文化遺產(chǎn),,除了維護,沒有大的變動…
現(xiàn)在是這個樣子,,以后多少年的街景也都會這樣子,。”
夭桃看著常出現(xiàn)在眼簾的熟悉的詞語,,諸如:
“佛具”,,“陳皮”,“涼茶”,,“老中醫(yī)”等等舊模式的店子招牌,,輕輕一笑。
她恍然想起,,母親應(yīng)該比她更熟悉潮州,。
她從記事起跟著父親回來的時候,母親都是在的,。
她沒有記事之前,,母親與父親又不知道回來過潮州多少回。
潮州對于母親來說,,也是有著特別的意義,。
夭桃放開母親的手臂,,任母親與師兄講解潮州的人文歷史。
她聽到后面也有人在講解的話音,,回過頭一看:
小姑父與表哥劉勇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在給小姑媽講解。
夭桃沒有見到另外三個姑媽姑丈和她們的兒女,。倒也并不擔(dān)心,。
他們對于潮州太過于熟悉,還有一些親友在這城里做生意呢,。
大家早先已經(jīng)約好了六點鐘在訂好的酒店門前等的,。
這群人里面,只有小姑媽和夭桃的師兄李健是首次到潮州,。
林清音和李健前行了一會兒,,又停下來等待落在后面的夭桃和小姑媽一家三口。
除了騎樓,,明清舊居也是潮州的獨特建筑形式,。
這些明清舊居集中分布在十條街道上,叫做“猷,,灶,,義,興,,甲”等等,,都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文化遺產(chǎn)。
六個人又特意去逛了逛大約只有二百米長,,卻很有名氣,,又很安靜的甲第巷。
甲第巷是牌坊街的一條“支路”,,與它齊名的還有興寧巷等,。
這條巷子里有幾座老宅,其上懸掛著巨大的牌匾,。一看就知道有一段極風(fēng)光的過去,。
夭桃曾聽爹地講過,幾座老宅子的主人,,祖上曾出過中了狀元和探花的甲第考生,。
這幾座風(fēng)光過的老宅子如今與其它的民居建筑一樣,墻體斑駁老舊,,卻別有韻味,。
這是歲月給它們刻下的痕跡,帶著讓人無可奈何的意味。
興寧巷與甲第巷是并行靠北的一條巷子,,同列潮州十大名巷,。
它們看上去比別的巷子更加安寧樸素。
夭桃覺得,,潮州最迷人的地方不僅僅在于種類繁多的美食…
還在于交錯縱橫的十巷子與古樸的街道里,。
走在潮州的街道和這些巷子里,會讓人錯覺進入了電影的鏡頭或者時空的縫隙,。
夭桃的腦海里,,又仿佛看見了小時候的父親,穿梭在這些街道和巷子里的小小身影,。
她知道,,西馬路,是爹地最愛的潮州老城的一條街道,。
他說,小時候,,姐姐們背著他在這條街道上買過豬腸粉,,咸水粿給他吃…
祖父曾經(jīng)好幾次帶他來這條街道上看過老中醫(yī)。
他上學(xué)時,,還在這條街的書店里翻閱,,買過書籍,買過文具,。
夭桃也曾跟著父親逛過走過好多次這條西馬路,。
如今,又走在父親最喜歡的故鄉(xiāng)的街道上…
她的眼睛慢慢地仔細(xì)地搜尋,,見著了賣豬腸粉的攤主;
見著了做在椅上,,翹著二郎腿的老中醫(yī)…
還見著了,正在皺著眉頭翻著書的,、不知道是客人還是店老板的中年男子…
還看見了一個女子背著一個小男孩,,又牽扯一個小男孩…
甚至還有與她一樣四處張望,在尋找著什么的臉孔…
這些人之中,,卻沒有一個是她希望看見的身影…
夭桃是多么地希望,,還能夠再看見父親或年幼或年長的身影…
希望看見他從某間店鋪里探出頭來,看一看在外面邊吃零食邊四下張望的女兒…
看見了女兒,,他和女兒都會一下子就笑開啦…
他買完東西,,他的大手又會牽著女兒的小手…
又一間一間商鋪地慢慢逛過去,他會說:
“小饞貓,,你少吃點零食,。
等陣間,如果正餐吃少了,媽咪不僅會訓(xùn)你,,也會訓(xùn)爹地,。”
夭桃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著熟悉的店鋪,,心里又隱隱作痛…
淚水又不知不覺地漫上了她的眼眶。
父親的離去,,是歲月,,是命運在她心上剜下了深刻的一刀。
她無力反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受著,忍著…
那道傷不用人觸碰,,也會疼痛流血,,因為,它從不曾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