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修道天才
宋知書正在院子里點火做飯,,看見馮康這么晚回來,,笑著問道:“馮伯伯,,是不是李宗主留你喝酒了?。俊?p> 馮康神色尷尬地回道:“屬下哪里敢在他那里喝酒,,能活著回來就不錯了,?!?p> 宋知書頓時有些好奇,問道:“馮伯伯可是元嬰境的武夫,,難道還打不過只有筑基境的李宗主嗎,?”
提到這茬,馮康的心里就開始隱隱作痛,。
他趕緊轉移話題說道:“殿下,,您貴為龍子,怎可做這種粗活累活,,還是讓我來吧,。”
馮康一邊說著,,一邊走到生火的地方,,掏出火折子點燃干柴,然后將盛了水的鐵鍋架在上面,。
宋知書并未閑著,,走到花圃旁邊,把馮康從山里捉來的野雞放血拔毛,,用水清洗干凈,。
他的動作十分嫻熟,,明顯不是第一次做這種粗活,。
馮康看見這一幕,不禁有感慨道:“殿下,,您受苦了,。”
“我這算什么受苦,,不過是花費點力氣而已,。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才是真的受苦呢,?!?p> 宋知書擦擦額頭上的汗,,笑著說道:“古人說,,君子遠庖廚,。我覺得這句話不是很對,,君子與君主都是人,,哪怕地位高高在上,,仍要食五谷雜糧,所以學一些生火做飯的本事,,理所當然,?!?p> “坊間流傳著一句俗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覺得這句話比君子遠庖廚更接地氣,所以啊,,你不要覺得我是在受苦,,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在吃自己動手做的飯時,,才覺得是最香的,。”
馮康聽完這番話,,心中對二皇子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他先前與太子見了一面,當時太子一直都是用居高臨下的目光看待他,,而且語氣咄咄逼人,。
不過,他最后還是婉拒了太子許諾的豐厚報酬,,告辭離去,。
想到這里,馮康心中不禁有些愧疚,。
他猶豫了片刻,,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顫聲說道:“殿下,,馮某人罪該萬死,。”
“馮伯伯,,您這是做什么,?”宋知書一臉錯愕地問道。
馮康不忍心繼續(xù)隱瞞二皇子,,神色凄然地回道:“馮某人與殿下碰面之前,,跟太子見過一面,懇請殿下治罪,!”
宋知書下意識地站起身,,臉色一陣蒼白。
如今南道國朝廷私底下分成了太子黨和殿下黨,,兩派之間明爭暗斗,,互不相讓。
這種局面讓宋知書十分頭疼,,雖然他從未想過自己要做皇帝,,可身處漩渦中,,總有些身不由己的無奈。
當初他在皇宮里的時候,,就遭遇到過好幾撥刺客,,還好有欽天監(jiān)的修士奉皇帝之命,一直在暗處保護他,。
這次他離開京城那處是非之地,,本以為太子會饒過他,不再派刺客刺殺自己,。
可是沒想到,,自己仍舊逃不出被人刺殺的陰影。
宋知書做了一個深呼吸,,心中的恐懼頓時消散了許多,。
“馮伯伯,您之前為何沒有殺我,?”他神色從容地問道,。
“殿下,馮某人從未有過任何想要對您不利的念頭,,與太子見面之前是這樣,,與太子見面之后,更是這樣,!”
宋知書沉默片刻,,蹲下身子,繼續(xù)清洗手里的野物,。
馮康一臉疑惑地問道:“殿下,,您這是……”
宋知書揮揮手,朝他說道:“起來吧,,我相信你?!?p>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讓馮康這位活了兩百多歲的老人,頓時鼻尖一酸,,差點流下眼淚,。
見他仍舊跪在地上,宋知書笑著說道:“去隔壁把李靜思和秋冬叫來,,大家坐在一塊兒吃飯多熱鬧,。”
“哦對了,,記得讓李靜思帶幾瓶好酒,,可不能讓他空著手來咱們這蹭吃的,。”
馮康擦了擦有些濕潤的眼眶,,站起身,,拱手回道:“屬下遵命?!?p> 晚上,,李靜思和小書童酒足飯飽之后,告辭返回自家小院,。
宋知書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拍拍肚皮,心滿意足地打了個飽嗝,。
此時的他,,就如同普通富貴人家的公子一般,半點都沒有身為皇子的做派,。
宋知書伸了伸懶腰,,扭頭朝身旁的馮康問道:“馮伯伯,您既然知道不該與皇兄見面,,為何還要冒著被砍頭的風險去見他,?”
“唉!”
馮康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回道:“早些年,,我那不爭氣的孫子受到同僚排擠和誣陷,差點被治罪問斬,,幸虧皇后娘娘在陛下跟前說了幾句好話,,這才讓他逃過一劫?;屎竽锬锱c我馮家有恩,,這個人情我不得不還啊?!?p> 宋知書探了探身子,,有些好奇地問道:“哦?馮伯伯的孫子,,可是戶部的尚書大人馮源,?”
馮康拱手回道:“正是?!?p> 不料,,宋知書哈哈一笑,說道:“馮源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看起來比你還要顯老幾分,,平日里我稱呼你馮伯伯,,如果按照輩分算的話,那位馮大人豈不是要喊我一聲叔叔,?”
馮康神色有些尷尬地回道:“確實如此,。只不過,就算他喊您一聲叔叔,,占便宜的那個人也不是殿下,,而是我那不爭氣的孫子?!?p> “呃,,這倒也是?!?p> 試問,,古往今來的朝廷廟堂上,能有幾位官員能與皇親國戚沾親帶故的,?
“馮伯伯,,既然你是元嬰境的大修士,為何您的子孫后輩里,,卻沒有一個修道天才,?”
“殿下,大道修行看的是資質,,而非血緣關系,。當然,有不少神仙眷侶的子嗣,,修行資質十分出眾,,這類人算是真正的天之驕子,哪怕父母不是神仙修士,,資質也不會太差,。反過來也一樣,有不少修道者天生資質極佳,,可是他的父母卻是沒有半點修行資質的普通人,。天下間的修士成千上萬,后者往往占據(jù)大多數(shù),。”
“原來如此,?!?p> 宋知書對馮康的說法深有同感,比如他的父皇和母后,就是從未修行過的凡人,。
可他自己卻天生帶了一個本命字,。
若不是欽天監(jiān)的大修士,用秘術壓制了他的修行速度,,恐怕此時,,他早已是一位躋身中四境的修道天才了。
宋知書仰頭望了一眼夜空,,喃喃自語道:“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