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頭那群孩子離去沒多久,,三柱的娘也家去,清如看了還在山腳下的孩子,,便打算先等等,,第一天,總該給他們吃個定心丸才是,。
要是他們拉著柴過來,,看到?jīng)]人,就該失望了,,畢竟買柴這事,,在村里還沒出現(xiàn)過。
就是村長和族長等過得比較好的人家都沒有過,,他們用的是炭火,,不需要用到太多的柴薪。
這天單單買柴花去八十文錢,,但同時賣出十壇酒,,得到十二吊銅板外加六百文,所以花去的連零頭都沒到,。
對她來說,,買再多的柴薪都動搖不了她的資本,她就是有這個底氣,。
況且,,賣出的十壇酒本來應(yīng)算十四吊錢的,清如給打了九折,,這是她考慮良久后決定的,,對于十度以下的酒,她會給經(jīng)銷商一折的利潤,,也就是說,,高文貴如果想按照一斤三十文來賣也可以,,他會得到三文的利潤。
但如果高文貴想賣更高,,那也是可以,,完全就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至于十度以上,,她是不會考慮打折的,十度以上的酒,,在丘縣可以算是上等酒了,。她給福滿樓的二十五度的酒,質(zhì)量都遠超貢酒,,都沒打過折呢,。
高度數(shù)的燒酒根本不擔(dān)心沒人買,只要找準(zhǔn)受眾,,盯準(zhǔn)富人這一塊,,獲利的遠遠會高于低度數(shù)的酒,經(jīng)銷商要是一壇能賣出十兩八兩的也是他們的本事,。
整個大商地域遼闊,,不可能靠著她一人將酒賣到世界各地,還是得靠經(jīng)銷商才行,,高文貴的到來,,打開了清如腦中的風(fēng)暴。
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腦中就已經(jīng)在琢磨這事了,。
她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經(jīng)銷商才行,,該是做起自己的牌子的時候了,。
第二日,清如還在考慮怎么擴大經(jīng)銷商這塊的時候,,村口處傳來了動靜,,她還以為又是上河村的人過來,忍不住鎖了鋪子的門,,打算過去看看,。
沒想到還沒走幾步,一兩馬車緩緩行駛了過來,,最終在院子前面的空地上停下,。
最先出現(xiàn)的是一雙淡青的云頭錦履,這還是她在繡莊,,經(jīng)繡女介紹過才得知,,但清如更喜歡布鞋,,最后挑選的便是普通的布鞋,而云頭錦履顯然的就比布鞋貴多了,。
隨后便是出現(xiàn)了裙角,,緊接著一個穿著碧綠紋裙的姑娘下了馬車,對方一看到清如便笑著開口問候,,“婢子是薛郎君家里的女婢,,叫阿顏,見過蕭娘子,?!?p> 清如愣了愣,穿越這么久,,第一次看到丫鬟,,她反應(yīng)過來笑著點頭回應(yīng),“阿顏姑娘,,不知道薛郎君使你來是要做什么,?”
阿顏隨后便讓車夫拿出一鐵鍋,一平底鍋,,還有一藥鋤,,看到這些就知道,是蕭行之托薛蓮芳辦的事,。
清如謝過阿顏,,想請他們進屋歇會兒,阿顏連忙擺手,,“使不得,,蕭夫人不喜外人在,婢子就在這里辭別蕭娘子,?!?p> 隨后她從袖子里拿出兩封棉紙封,“這是蕭郎君寄給蕭娘子及蕭夫人的信,,還請蕭娘子收好,。”
清如拿過,,叫住了剛要上車的阿顏,,好奇一問,“蕭郎走鏢去,,既然能寄信了,,是不是說明他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了?!?p> 阿顏愣了一下,,很快反應(yīng)過來,,“是已經(jīng)安全到達了,但因為回程要多待一段時日,,蕭郎君便托人帶了信回來,。”
聽到這里,,清如就了解了,,謝過阿顏等人,便目送馬車緩緩離開,,
她關(guān)上酒鋪,,回了蕭夫人的院落,就看到門仍然是緊閉著,,這半個多月來,除了必要的進食,,蕭夫人幾乎都是把自己關(guān)在臥房里,。
敲了幾息,門才緩緩打開,,蕭夫人神情冷淡,,眉頭微蹙,問,,“有什么事,,快說?!?p> “婆母,,這是蕭郎拖薛家?guī)Щ貋淼男牛@封信是給您的,?!?p> 聽到是蕭行之的信,蕭夫人眼眶微微紅了,,連忙搶過,,“知道了,沒你的事了,?!?p> 然后當(dāng)著清如的面將門給關(guān)緊了。
有點莫名其妙,,清如都要腦洞大開了,,懷疑婆母在里面密謀什么不可見人的事。
她來到蕭家這么多日,,每次一靠近蕭夫人的院落,,對方就會怒目而視,,清如下意識的就會想起前世看過的《別對我撒謊》這類刑偵劇。
忍不住就會去猜測,,這蕭夫人嚴(yán)厲的態(tài)度下是不是隱藏不想讓人知道的秘密,,而且還是大秘密,不然她那怒氣之下,,怎么會藏了些許的驚慌,。
怪哉。
清如很快拋開這些事,,回到了酒鋪,,撕開了信封看了起來,簡短的一封信,,上面寫了他很好勿念,,對于什么時候能回來,一個字也沒提,,隨后便是對家里的牽掛,,完全就是典型的報平安的信。
深深嘆了一口氣,,清如想著,,自己也該給回封信才是,她到現(xiàn)在還沒能練熟毛筆字,,就打算用炭筆寫了,。
沒能記住所有的字形,只得寫一個字,,翻看一次《說文解字》,,這本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新華字典,讓她是又愛又恨,。
只因為這排版看得她痛苦不已,,恨不得當(dāng)場給自己敲幾下穿回現(xiàn)代去。
不知道是不是這書翻得多了,,她突然的想起了前世老師課上有一次提到了《說文解字》這本書,。
他說,這書一經(jīng)問世,,在各個朝代便引起了重視和研究,,甚至于科舉時所依據(jù)的也是這本。
這一本的發(fā)展也算是見證了語言文字變化的歷史,,她想,,要是前世自己當(dāng)時聽了老師的話,課后去度娘搜索一下,,估計現(xiàn)在就能知道這大商是在哪里拐了個彎了,。
她到現(xiàn)在越來越懷疑,,在她穿越過來之前,是否有別的穿越者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這就能說明,,在這個時候,為什么會有辣椒和番茄,,這兩種食物,,她還是上歷史課給記住的,十六世紀(jì)中晚期,,也就是說,,有一個甚至是在明末才出現(xiàn)!
但她通過釀酒的技術(shù),,又能確定這個時代的科技還達不到明朝的水平,,蒸餾技術(shù)在明清已經(jīng)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而大商現(xiàn)在用的仍然是發(fā)酵技術(shù),。
清如突然生出一種迫切想要走出丘縣去看看的心,,她想,要是真讓她見到玻璃這玩意兒,,她也不會見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