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滿天,秋風瑟瑟,。
出城之后,,道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田地,農(nóng)民們在辛勤耕播,。
王允通過牛車的車窗,望著田地中這一番勞作的場景,,高聲感慨道:
“虧得有了前漢趙都尉之耦犁,,否則百姓們耕田不知如何辛苦呢!”
此時是用耦犁耕田,,為西漢搜粟都尉趙過發(fā)明,,耦犁為二牛三人,二牛抬杠,,一人扶犁,,二人牽牛壓犁,;播種采用耬犁,可以只用一牛,,因為是松土,。
《齊民要術(shù)》引漢代崔寔《政論》“趙過……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
今遼東耕犁,,轅長四尺,回轉(zhuǎn)相妨,,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一人下種,,二人挽耬,凡用二牛六人,,一日才種二十五畝,,其懸絕如此?!?p> 一直到唐代曲轅犁出現(xiàn)之前,,耕田大多采用這種方式,因為只有二牛一犁才能夠保證耕地的深度,。
?。≒S:有出土漢代“一牛一犁”的圖畫,不過那依然是直轅長犁,,一牛未必能拉動,,即便真有,也肯定不能保證耕地的深度,,只有深耕才能保證糧食足夠畝產(chǎn),。
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出現(xiàn)在西元533年后,該書只提供了這一種耕田方法,,就是明證,。)
旁邊白述聽得王允說話,首先應(yīng)答道:“若無趙都尉,,不知有多少人還要餓肚子呢,,像趙都尉這般干吏,幾百年才會出現(xiàn)一人,!”
“確實,,若無他的耦犁和代田法,,何以我大漢天下百姓有數(shù)千萬之眾,?這全是趙都尉之功,!”王允點點頭。
代田法,,是一種壟溝間作法,,具體辦法是:在地里開溝作壟,溝壟相間,,將作物種在溝里,,中耕除草時,將壟上的土逐次推到溝里,,培育作物,;第二年,溝壟互換位置,。
這種耕作方法有利于保持地力,,抗御風、旱,。有人評代田法作用:“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劉玘將他們的話聽在耳中,,眼睛一直看著那耦犁,卻沒說話,。
“劉郎,,我覺得你的合作社很好,還帶有互助功能,,居然還可以提供平價租牛和犁,,此法值得推廣,須知現(xiàn)在很多高利貸者,,逼得農(nóng)民破產(chǎn)呢,!”王允突然間抬起頭對劉玘說道。
“目前處于剛起步期,,也只建立了兩家合作社,,也看不出多大效果,下一步,,在下準備在整個東平推廣,,如果想要看到效果,怕是要兩三年,。
要說起高利貸,,這的確是一個毒瘤,,其對農(nóng)民利益侵害極大,但由于這些人大多是豪門大族,,朝廷屢禁不止,,將來必釀成禍害。
在下以為,,朝廷之律令雖然嚴密,,然執(zhí)法過于寬松,奸人橫行,,這或許就是有人所預(yù)測的大亂的根源,。”劉玘說道,。
此時由于商人社會地位低下,,沒有官吏支持,商賈可不敢經(jīng)營什么高利貸,,因為無法保證回本,,更別說賺取利息。
真正經(jīng)營高利貸者,,都是大族,,或者說有他們在背后支持。
由于東漢朝廷就是仰仗這些豪門大族支持而建立,,因此朝廷對他們也毫無辦法,,只得聽之任之。
王允聽到劉玘說起朝廷無法禁止高利貸一事,,也頗有感觸:
“你此言與子真相同,,我與崔子真(崔寔)有忘年之交,我視之如師,,他卻待我如弟,。
他也常常言及現(xiàn)在法令過于寬松,說宜參以霸政,、重賞深罰以御官吏百姓,,明著法術(shù),嚴以則理,,寬之則亂,。
唯有嚴刑峻法,破奸軌之膽,,海內(nèi)肅清,,天下肯定安定,否則必亂,,我也深有同感,!”
“如今之天下,,像后面囚車之中于平那般奸人可是數(shù)不勝數(shù),在下為郡吏,,倒是要多殺幾個這樣的貪官污吏,!”劉玘道。
“不錯,,治亂世需用重典,,二十年多前我十九歲初為郡吏時,,就斬殺過不可一世的小黃門趙津,。
當然,后來我也差點受害,,幸虧刺史鄧盛相救,,不過,本地喬刺史,、李太守斷然是不會害你的,!”王允點點頭,很贊許他的態(tài)度,,覺得他與自己年輕時十分像,。
“王卿剛正不阿,乃是我輩之楷模,!”劉玘笑道,。
這話也說不上是奉承話,實事求是而已,。
他已做足了功課,,幾日前在楊景、徐岳那里詳細了解的王允的背景,,說話自然很到位,。
當然,劉玘自己的政治觀點與崔寔,、王允,,甚至曹操是相同的,必須嚴明法令以正天下,,不要動不動就赦免什么犯人,,一個人犯了錯就應(yīng)該接受懲罰。
一行人出城走了五六里,,突然聽到后面馬蹄聲響起,。
劉玘一回頭,看見一騎飛奔而來,,那人的聲音傳出很遠:“劉郎,,等一等,!”
是李尚!
他奔來作甚,?劉玘扯住了馬的韁繩,,調(diào)頭過來迎接他。
“你如此著急,,有何事,?”劉玘拍馬上簽。
“我還要單獨送你一樣禮物呢,,你走得如此匆忙我倒忘了,!”李尚說著,就掏出一個盒子遞給他,。
?。縿^一聽,,臉上露出幾分意外與感激,。
“你我二人情同手足,多喝幾杯酒就行,,何須什么禮物,?”劉玘也只好接過。
他打開一看,,卻是兩冊崔寔的《政論》,。
劉玘臉色十分詫異:“我曾聽陳慶說,此書本縣只有劉玉家才有,,而且也不輕易是人,,如此難得之書你是從何處搞到的?”
“是我抽時間上他家去抄的,,總共花了三天才抄完,,也許有錯漏,不過也只能如此,,這還多虧了楊縣令的面子,,否則他家還不讓我抄呢!”李尚說道,。
他最近常常聽劉玘說起這本書,,還經(jīng)常提到崔寔這個人,因此就想方設(shè)法去抄了來,,而且還給了人家兩千錢的厚禮,。
“太感謝了!”劉玘想不到李尚居然有此一舉。
“你喜歡就好,,記得有空一定回來,,我還有事,告辭,!”李尚說完,,調(diào)轉(zhuǎn)馬頭拍馬離去。
他這馬還是借人家的,。
這才是好兄弟?。^看著他的背影,,心中著實有幾分感動,。
隨后他轉(zhuǎn)頭跟上了牛車,白述聽說此事,,笑道:“劉玉也有些吝嗇,,不過是兩冊書罷了,,還不讓人輕易去抄,。”
王允把那兩冊書翻了翻,,說道:“我家中也有兩冊,,子真剛剛離世不久,此書的確珍貴,。
如今舉孝廉必有策試,,此書很有參考價值!另外,,劉郎欲舉孝廉,,《鹽鐵論》也需好好看看,幾乎都是必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