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化緣
七尋跟在元慧身后,朝山下走去,。
扯了扯身上灰白色的道袍,,七尋覺得有些不適應(yīng)。
似乎是穿浮生送的那件衣服太久了,,導(dǎo)致她現(xiàn)在穿著這身粗布道袍覺得身上扎的很,,又痛又癢。
元慧回頭,,見七尋抓耳撓腮很是不適,,便對她說:“七尋,咱們要去化緣,自然要穿道門中人的衣服,。
你那身衣服一看就是非富即貴的樣子,,著實(shí)不適合穿去化緣?!?p> 七尋撓了撓脖子,,點(diǎn)頭道:“我知道。只不過確實(shí)是有些癢,,忍不住要抓一抓,。”
元慧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是一臉的憐憫看向七尋,。
七尋:……你別這么看著我,我不抓了行不行,?
流云山下是一個(gè)極繁華的城鎮(zhèn),。由于位于三條河水交匯處,因此城名就叫三河城,,水運(yùn)極其發(fā)達(dá),。
過往船只一多,就使得三河城的商業(yè)十分繁榮,,成為了遠(yuǎn)近聞名的富庶之地。
元慧與七尋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感覺有些尷尬,。
因?yàn)樯砼耘c她們擦肩而過的每個(gè)人,穿的衣服看上去都比他們要顯得富貴,。
修道之人,,在迷信封建的古代,按理說是比較受凡人百姓的尊敬的,??墒恰?p> 七尋仔細(xì)品味了過路百姓看向她們的眼神,尊敬尚且不談,,甚至還帶了那么一絲微妙的審視,。
直到元慧敲開了一扇看上去很是氣派的大門,七尋終于意識(shí)到,,在這個(gè)世界,,道士是會(huì)被人嫌棄的。
元慧帶著七尋走到高掛著“李府”牌匾的大門前,,敲了敲門,。
“誰啊?”
門里傳來一個(gè)不耐煩的聲音,。
“吱~”,,朱紅色大門被拉開了一小條縫隙,里面露出一個(gè)下人的半張臉,。
那下人打量了七尋與元慧一眼,,見她們是女子,又是一副窮酸道士的打扮,,于是立刻變得更加不耐煩,。
“沒有!什么都沒有,!快走快走,!”說完就利落地關(guān)上大門。
七尋&元慧:……
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說,,就吃了閉門羹,。
七尋:“……師姐,這就是你拉著我一起來的原因,?”
元慧:“多一個(gè)你,,我至少不會(huì)那么尷尬?;蛘吒纱辔覀円黄饘擂?,我心里會(huì)舒服些?!?p> 之后兩人又連著敲了幾扇門,,開門的人或無禮或客氣,但都無一例外,,說的只有兩個(gè)字,,沒有。
七尋覺得奇怪,。她們敲的都是富貴人家的門,,這么多戶人家居然沒有一個(gè)愿意給道士一些齋飯?
問了元慧,,元慧很是無奈的解釋說:“當(dāng)今圣上極其推崇佛教,,而將道家貶低為江湖術(shù)士,歸為神棍一類,。
百姓自然是什么都跟著天子學(xué),,因此對和尚很尊敬,而對道士……”
對道士,,就打心眼里覺得他們是騙子,,所以都沒什么好臉色。
七尋想了想,提議道:“我們?nèi)バ羧思以囋嚢?。許多大戶人家總是格外看不起不如他們的人,。”
元慧無奈:“好吧,??偛荒芸罩只厝ァ,!?p> 其實(shí)七尋此時(shí)也很絕望,。這樣的行為讓她覺得自己是乞討來的。長這么大,,從沒如此尬到天際過,。
元慧被打擊的不輕,于是讓七尋去敲門,。
七尋硬著頭皮敲響了一戶人家的大門,。這戶人家青磚黛瓦,看著不是大富大貴,,但日子也不至于清貧,。
“哎,來了來了,?!?p> 門打開,露出一個(gè)老人家慈祥的面容,。
“你們是,?”老人家眼神疑惑。
七尋朝老人拱手作揖:“老人家,,我們是流云山掩月觀的道士,來到這里是化緣的,?!?p> 七尋低著頭迅速說完這一番話,做好了臉被門拍扁的準(zhǔn)備,。
“哎,,兩位小道長稍等,我這就去看看家里可還有什么吃食,?!?p> 七尋看著老人家略顯佝僂的背影,差點(diǎn)熱淚盈眶,。太不容易了,。
元慧很郁悶:“怎么你一出手就有,我卻總是被趕?”
“家里吃的不豐盛,,小道長將就將就吧,。”
老人將手里的兩個(gè)饅頭,,一碗米和幾根玉米放到元慧的葫蘆瓢里,。
元慧與七尋再次拱手行禮:“多謝施主?!?p> 老人笑得很和藹:“能來我家門前,,就是一個(gè)善緣。小道長不必客氣,?!?p> 元慧將葫蘆瓢里的食物倒進(jìn)背后的布袋,對七尋說:“我們回道觀吧,?!?p> 七尋有些意外:“才化到這么點(diǎn)食物,就回去了,?那明天不是又要來化緣,?”
元慧嘆口氣:“化的是不多,但是今日我們已經(jīng)敲了七戶人家的門了,,按規(guī)矩是不能繼續(xù)化了,。”
七尋覺得奇怪:“這是什么道理,?”
元慧搖頭:“我也不知道,。是師父告訴我的,讓我不能破戒,?!?p> 七尋與元慧在回去的路上經(jīng)過一個(gè)路口,人群十分密集,,但是卻井然有序,,排著隊(duì)在一張長桌前領(lǐng)著什么東西。
站在桌前的是一個(gè)穿著袈裟的光頭胖和尚,。
“師姐,,這些百姓在做什么?”七尋問,。
元慧看了一眼:“這是普陀寺的監(jiān)寺在派福米,。”
“派福米,?”
元慧點(diǎn)頭:“說是開了光的大米,,吃了能祛病除災(zāi),。”
說著她又“哼”了一聲,,語氣里帶著憤憤不平:“什么福米,,不過是那些和尚的米多的吃不完了,所以才找這個(gè)由頭來甩包袱罷了,。順便還能得一個(gè)慈悲的美名,。”
七尋暗戳戳嘆氣,。
這就是所謂的人比人氣死人啊,。道士窮得要來化齋,還總是被人甩臉子,。
胖和尚的米多的吃不完,,因此免費(fèi)派送。
“師姐,,你說我們要不要也去領(lǐng)一些大米回來,?”七尋試探著問。
聽了這話,,元慧的臉頰鼓了起來,。
“不去!我們是道士,,為什么要拿和尚的米,?餓死也不能去,這是骨氣問題,?!?p> 七尋哭笑不得。這倒是有些意思了,。當(dāng)今圣上似乎是挑起了佛道兩教之間的矛盾,?
“師姐,每天都這么化緣不是長久之計(jì),??傆幸惶旃烙?jì)連一粒米都化不回來?!逼邔さ馈?p> 元慧垂著頭很是沮喪,。
“我知道,。可是能怎么辦,?不化緣我們吃什么去,?”
七尋想了想:“道觀后頭不是有一片空地,?我們自己種些稻谷,收成了就能吃,?!?p> 元慧聽了臉上仍舊沒什么喜色。
“你說的我不是沒想過,,只是我們連種子都沒有,,哪里能種稻谷?”
七尋也泄了氣,。
沒有種子,,就算是有良田萬頃又怎么樣?啥都種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