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何駙馬思撰論語集解、漢舊臣命隕魏都洛陽
何府正堂之內(nèi),家主吏曹尚書何晏此刻正在和光祿大夫關(guān)內(nèi)侯孫邕,、大將軍從事中郎鄭沖,、騎都尉關(guān)內(nèi)侯荀顗、以及中壘將軍曹羲曹昭叔一同暢談,。
當編撰新書,為論語做注這個想法在何晏心中開始滋生的那一刻起,何晏心中就好像是埋下了一把種子,,又好像點燃了一把熊熊烈火,這個想法讓他想起了年輕時躊躇滿志的狀態(tài),。
正因如此,,何晏才會一大早便迫不及待的將眾人請到府中商議。修書撰典之事,,往往費時費力費神,,何晏自然是想越早開始越好。
孫邕學識淵博,,又是三朝元老,,他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此事的價值,,因此毫不猶豫的表示贊成,。鄭沖乃是本朝大儒,一聽是要為論語做注解,,自然也是熱心的很,。荀顗本身是武皇帝得意謀士荀彧的兒子,家學淵源,,又是一個熱衷功名的少年名士,,自然也不想錯過這樣著書立說的好機會。至于曹羲,,雖然是將門之子,,但卻是曹真諸子當中文采第一之人,何晏又是他大哥曹爽最為看重的名士,,故此這個忙他也樂意來幫,。
眼見自己心中所挑人選盡皆贊成自己,何晏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狂喜,,侃侃而談,,將心中關(guān)于編撰新書的想法盡皆吐露了出來,。
幾人從清晨一直交談到了午后,便立即著手開始招募著書的助手,,開始編纂工作了,。
——————
淯陽侯府。
已然病痛纏身,、不復當年意氣風發(fā)的家主黃權(quán)黃公衡,,此刻正斜躺在榻上。
只有當他躺在病榻之上的時候,,他才感受到,,車騎將軍、淯陽侯,,還有開府儀同三司的這些無上的榮耀,,只不過是過眼云煙,累身之贅而已,。
床榻并沒有安置在屋內(nèi),戎馬半生的黃權(quán)覺得房內(nèi)太悶,,他不喜歡那種被木頭包圍的感覺,,因此特意要求下人將自己的床榻搬到了庭中的花樹之下,這株花樹還是黃初年間,,自己剛剛北降的那一年親手種下的,。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一株花樹的種子,,是他從蜀地帶過來的,。
也只有他自己明白,從他率軍北降的那一天起,,曾經(jīng)那個一心興復大漢,,眼神中藏有星辰日月的黃公衡,就已經(jīng)死去了,。
眼前這一株花樹,,來自西蜀,卻又生在洛陽,,像極了如今的自己,。
他忘不了那些年昭烈皇帝對自己的恩義,也難以忘卻魏朝歷代天子對自己的試探與猜疑,。
他的思緒,,此刻飄來飄去,就好像正在做一個長夢,。
他夢見自己正手持一桿象征大漢火德的大纛,,正縱馬馳騁著,。
但一瞬之后,,他又率領(lǐng)著麾下南郡太守史合等三百一十八人,、連帶著自己的印綬、棨戟,、幢麾,、牙門,、鼓車,,拜服在大魏郢州牧夏侯尚的麾下,。
過了一會兒,,一些雜亂的聲音又涌入了他的夢中,,他聽得出,,那正是文皇帝曹丕與自己的對話:
“君舍逆效順,,棄暗投明,,真可追蹤前朝陳平,、韓信也,!”
“臣身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
“將軍乃是天下名士,上將之才,,朕今加封卿為鎮(zhèn)南將軍,,封淯陽侯,加侍中,,望將軍無負朕期?!?p> “朕聞蜀主劉玄德,聞卿歸魏,,已遣人殺害卿之妻子。朕心實痛,,今再賜卿金帛、車馬,、衣裘,、帷帳,、妻妾?!?p> “啟稟陛下,,臣與故主,相交數(shù)年,,深知其為人寬厚,,不會如此行事,故臣請陛下收回此賞賜,?!?p> 過了一會兒,這些雜亂的聲音終于逐漸在腦中淡去了,。
幾乎又是彈指之間,,他又夢見了一張冷峻的面孔,,那正是明皇帝曹叡的模樣,。冷峻多疑的曹叡問了黃權(quán)這樣一個問題:
“方今天下三分鼎立,究竟誰才是正統(tǒng)?”
那時的黃權(quán)不敢有絲毫的猶豫,但卻還是控制不住的猶豫了,。畢竟沒有一個君王會容得下一個心懷二心的重臣,,更沒有一個君王容忍的了一個輕易背叛而已忘恩負義的小人,。黃權(quán)思忖片刻之后,正色回答皇帝道:
“此事或可驗證于天象,。臣記得往年有'熒惑守心'之天象,,結(jié)果文皇帝駕崩。而吳,、蜀二主卻都平安無事,,或許這便是天心所示,。”
于是,,黃權(quán)算是躲過了一劫,。
這個長夢中,,有令人心潮澎湃的榮耀,、還有尚未冷卻的熱血,,也有無可奈何的背叛,、以及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應(yīng)對。
漸漸地,,這個長夢中所有的情節(jié)變得模糊了起來,,唯有當年自己謁降昌陵鄉(xiāng)侯夏侯尚的場景,慢慢清晰了起來,。
那一年,,孫權(quán)為抵擋昭烈皇帝東征的鋒芒,暫時稱臣于魏,,受封大將軍、吳王,、荊州牧,。而原本的荊州牧夏侯尚則改封了郢州牧。
在黃權(quán)的印象當中,,位高權(quán)重的夏侯伯仁是一個十分平易近人的謙謙君子,,當年的他,,對待自己這個無家可歸的喪家之犬,甚至沒有一絲半點的倨傲與蔑視,。后來自己能夠得到文皇帝曹丕的喜愛與賞識,,自然也離不開夏侯伯仁的舉薦與回護。
而夏侯尚,,自然也就成了當年自己北降以后為數(shù)不多的摯友,。
時光流逝真如白駒之過隙,時至今日,,距離伯仁逝世,已然過去十多年了,。
今日的黃權(quán),忽然感到心神格外的憔悴,,時而小昧片刻,,也常常夢見故人入夢。他或許想到了什么,,因此突然提出想要見見故人之子,。
自己在洛陽的故友,說白了只有夏侯伯仁,。黃邕明白父親所說的故人之子,,正是中護軍、昌陵侯夏侯玄,。
夏侯玄望著眼前肅穆而寂寥的淯陽侯府大門,,心中浮現(xiàn)出的場景,是近二十年前的那個夏日,,益壽亭侯府上,一個儒雅溫和卻又略顯傷感的青年,,正望著兩個十余歲的孩子舞劍比試,。而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正在廊下大聲的喊著加油,。
那一年自己與曹羲略顯生澀的陌上桑、折楊柳行,,以及那個一會兒為自己喊加油,,一會兒又為曹羲喊加油的小姑娘夏侯徽,已經(jīng)再也不會出現(xiàn)了,。
這座洛陽城就好像一只巨大的兇獸,不斷的吞噬著洛陽城中王侯將相的興衰榮辱,,還有那市井小民的油鹽醬醋,。
花樹之下,回光返照的黃權(quán)望著與故人七分相似的夏侯玄,,將自己心中許多可說的,不可說的感慨與心事,,一樁樁,,一件件的吐露了出來。
此刻的黃權(quán),,頓時感到內(nèi)心一陣輕松,,他躺在榻上,,抬眼望著天空中來往不絕的流云,,以及花樹上燦爛絕美的花朵,,露出了久違的微笑。那云端之上,,曾飛著的,是他的少年意氣與畢生理想,,那花樹之上,,綻放著的,,正是曾經(jīng)難忘的美好。
“我死之后,,將我與你母親合葬在淯水之南的高山之上,邕兒,,日后你事泰初,,可如事父兄......”
【注一: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淯水又南徑預山東,,山上有神廟,俗名之為獨山也,。山南有魏車騎將軍黃權(quán)夫妻二冢,,地道潛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魏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樹者也,?!薄?p> 正始元年,車騎將軍,、淯陽侯黃權(quán)黃公衡在府中逝世,,謚號曰淯陽‘景’侯,其子黃邕襲封淯陽侯爵位,。
這一年的蜀中,,正是芙蓉花開的時節(jié),尚書郎黃崇沒來由的,,突然想起了他在北邊為官的父親和大哥。
年輕有為的尚書郎不禁長嘆了一口氣,。這蜀都的芙蓉花又開了,,不知何年何月,自己一家人才可團聚,,不知何年何月,,這天下才會重歸一統(tǒng)......
————
自從大將軍曹爽在朝堂大朝會上力壓群儒,,將何晏、鄧飏,、丁謐,、李勝等人安排到機要職位上之后,司馬氏的許多門生故吏,,臺閣重臣都被調(diào)到了地方,。
太傅司馬懿的親家公,,司馬昭的岳丈,,蘭陵侯王肅,,便被外調(diào)到了廣平郡做太守,。
王肅到任后的第一件大事,不是赴宴,,也不是會集官吏,而是親自前去鉅鹿,,拜訪當?shù)氐碾[士名儒,,張臶,。
這張臶生于漢順帝年間,,如今已然過了百歲有余,當?shù)氐拿癖姸及阉斪隼仙裣?。其少年時曾就讀于太學,通習經(jīng)書讖緯之學,。前漢故大將軍袁紹曾多次慕名征召他做官,,但他都沒有前去應(yīng)命。
自此之后,,并州牧高干的征辟,,曾經(jīng)初任丞相的武皇帝曹操的招攬,以及明皇帝太和年間郡中多次的推薦,,都被張臶以年老多病為由推辭掉了,。
這一日,,親自攜帶了牛羊美酒等禮物、著常服上門拜訪的王肅,,剛剛進到村口,,便聽到了一陣清雅悠揚,、剛勁卻不乏柔和的琴音,。
不一會兒,,王肅循著琴聲所在,,甚至都沒有詢問路人,便徑自找到了張臶的家門,。張家門戶之北,,此刻鳥鳴啾啾,王肅抬眼望去,,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群戴勝鳥,。此時,,屋內(nèi)琴音悠揚,不時還傳來激揚的歌聲,,王肅不敢打擾,只得側(cè)耳去聽:
“麟鳳逐翔兮,,龍飛九天;屃龜負圖兮,,馬奔中原......”
【注二:“正始元年,戴鵀之鳥,,巢臶門陰。臶告門人曰:“夫戴鵀陽鳥,,而巢門陰,,此兇祥也?!蹦嗽俑柙?,作詩二篇,旬日而卒,,時年一百五歲?!贝颂幐柚{乃筆者自編,,臶之原句已不可考?!?p> 過了一會兒,,王肅聽得琴聲歌聲盡皆漸漸平息,這才叩門通報,。
但此時屋內(nèi)卻響起了一陣哭泣之聲,,王肅心中大驚,過了好一陣,,宅中一個頭纏白巾的年輕人這才打開了門戶。
王肅明白,,這位活了足足一百零五歲的名士大儒,就在剛剛逝世了,。
王肅本身也通曉儒學,他方才聽到了那歌聲,,立刻就想起了明皇帝青龍年間的一件大事,那便是“柳谷瑞石”之事,。
他觀察那年輕人神色年齡,心中猜測那年輕人應(yīng)該是張臶的孫輩,。他一揖到地,進而言道:
“還請小兄弟節(jié)哀,,我乃是廣平太守王肅,前在京都,,聞張子明隱居在此,來至尊處拜問,,不意子明先生已亡,,致痛惜之。逝者已矣,,還請小兄弟以慰既往,以勸將來,。”
那年輕人聽了來人身份,,也立即下拜還禮,。
王肅立即便問那年輕人道:
“不知張子明先生,,謝世之前,,可有遺言,?”
“翁翁昨天,,一直念叨著什么,,瑞石非瑞石,龍飛蒼天,,馬奔中原,更是暗藏著興廢之大勢......”
王肅聞言,,心中大驚的同時,也已然心領(lǐng)神會,。
【注二:青龍四年辛亥詔書:“張掖郡玄川溢涌,,激彼奮蕩,寶石負圖,,狀像靈龜,,宅于川西,嶷然磐峙,,倉質(zhì)素章,,麟鳳龍馬,煥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太史令高堂隆上言:“古皇圣帝所未嘗蒙,,實有魏之禎命,,東序之世寶。“事頒天下,。任令于綽連赍以問臶,,臶密謂綽曰:“夫神以知來,,不追已往,,禎祥先見而后廢興從之。漢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興徵祥乎!此石,,當今之變異而將來之禎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