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于畏本來有些懊悔昨日沒有問得鬼姑娘的名字,,約好再見的時間,。
如今大聲讀著,不著心意,,也不識何意的詩詞,,如自己在這荒夜之中,不知投擲到哪里的聲音,。
那些詩詞作者,,怎么會曉得,之后許多年,,會有一個這樣的年輕人,,白讀這一些朗朗上口的詩詞,本意卻只是為了等一個早已不在人世的鬼姑娘,。
再說世間許多約定,,曾經(jīng)海誓山盟、天崩地裂的發(fā)愿,、約定,,付諸東流的又豈在少數(shù)。
楊于畏覺得鬼姑娘一定還會回來,,果然,,一本宮詞讀了大半之際,書房的門被推開了,,鬼姑娘翩翩而至,,知道楊于畏的心意,她輕輕說“以后我就這樣陪著公子讀書吧,,只是我生性膽小,,這個事情千萬不要讓其他人知道,我怕碰到壞人,,來欺負(fù)我,。”
說著,,鬼姑娘已經(jīng)走到楊于畏的書桌邊,,開始一邊幫他滴水研磨,一邊好奇地打量著書房中各個角落,。
?。ㄆ瘘c中文,qq閱讀)
紅袖添香夜讀書,,這樣的美事,,楊于畏何曾想象過,自然忙不迭答應(yīng),,繼詢問鬼姑娘稱呼,,喚作“連瑣”,,從此,楊于畏與膽小的連瑣姑娘夜夜共讀,,彼此逐漸結(jié)下深厚情愫,。
連瑣生前便懂得詩文,寫得一手端莊柔美的小楷,,每每楊于畏誦詩學(xué)文之際,,連瑣便在旁,或記錄下楊于畏所作詩文,,或抄錄一起研讀的古文句篇,,時月長久,兩相情濃,,不是夫妻,,卻勝似夫妻。
不知不覺,,連瑣幫楊于畏抄錄的宮詞已逾百首,,記錄楊于畏的所說所感,連瑣亦單獨立了一個冊子,,其中夾著楊于畏之前給連瑣的對詩,。
一人一院夜漫長,荒塚野墳月不光,,在這獨院孤宅之中,,一人一鬼,結(jié)的如此良緣,,實在算是難得吧。
連瑣陪伴楊于畏讀書之際,,她有時會望著燭光發(fā)呆,,仿佛期待這樣的夜晚過得越慢越好,因此她總是及時剪去燃得過烈的燈花,,就像這樣可以把與楊于畏共處的時“光”節(jié)省跟保留得多一點,。
剪燈芯,共燭華,,省得油蠟,,只恨月仍不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