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宿因業(yè)報
“沒錯,我這人就喜歡用實力說話,。我比你強你就應該聽我的,不聽后果自負,?!?p> 范簡握緊了腰間的寶劍,威風凜凜,,霸氣十足:“再在世界最頂端的人,,都是用拳頭說話的。什么思想仁義道德只是弱者的武器,,春秋的百家爭鳴最終勝出的不是道家,,不是儒家,也不是墨家的兼愛,,楊家的貴己,,而是秦始皇的法家?!?p> 華夏與天竺同為文明古國,,至少在秦末這個時間點,華夏的思想走在了前面,。
其實在任何一個時代,,尊重拳頭的人往往過的更好,發(fā)展的更快,。戰(zhàn)爭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催化劑,。
這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還是差了味道,不是他的武力差,,而是心理素質(zhì)差了些,。應該是在戰(zhàn)斗中受到了他人的干擾,使其心出現(xiàn)了裂隙,。,、
至于那什么目睹了羯陵伽國的屠殺場面,,幡然悔悟。這個是完全不可能的,,殺人只會讓人上癮,,只會讓人其樂無窮,絕對不會悔悟的,。
范簡猜測,,真正阻礙阿育王繼續(xù)征伐下去的是婆羅門教,因為他們害怕了,,若是孔雀王朝的版圖繼續(xù)擴大,,阿育王繼續(xù)膨脹,君權(quán)便會超越神權(quán),。
與阿育王類似,,東征的亞歷山大大帝心理素質(zhì)強悍,沒有受到影響,。但他的將士和兵卒卻受到了婆羅門教,、佛教輪回業(yè)報的影響,心生不安與恐懼,,甚至產(chǎn)生了罪惡感,,這才感覺到了疲乏,才沒有了斗志,。
前邊是一個耆那教的寺院,,范簡和傅海棠拜門而入。
在次大陸,,婆羅門,、佛、耆那教等的教徒修行者都稱之為僧侶,,居住的道場叫寺院,。
若是外人瞅見,沒有一定的了解很難分清他們的區(qū)別,。
耆那教講禁欲和苦行,,不穿衣服,不從事生產(chǎn),,他們主要經(jīng)商,。
還有一點,這個教派歧視婦女,,寺院不允許女人進入,。好在一開始傅海棠就女扮男裝,變成了個俊秀的青年,方便在各地行走,。
兩人的身份來自東土大國,,走到哪里都非常受歡迎,這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開放的身毒次大陸文化氣息和華夏很不一樣,,相對來說華夏比較封閉,自傲,,始終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俯視四周,,世界我為中心,我住的地方叫中土,,其它的叫四夷,我們的的種族是華夏優(yōu)等人,,其它都是胡人(匈奴胡,、戎狄胡)。
而次大陸不一樣,,始終保持著和西方,、東方的交流。雖然有種姓制度,,但這個不是歧視,,而是為人解釋了出身,使人不再彷徨和迷惑不解,。
相對來說,,身毒人善于思考,凡是都要弄個究竟,,尤其是人的自我本身,。
探究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我在干什么,,為什么會來到這個世界上……等等等問題都要弄個清楚明白,否則就會陷入迷茫,。
他們尋求答案的途經(jīng)父母的傳授,,學校學習,翻看宗教經(jīng)典,,詢問智者,,高僧。
不管是哪個宗教,,他們都源自吠陀,,都收到婆羅門的影響。種姓是永遠都逃避不開的,即便是除婆羅門意外的所有教派都反對種姓制度,,但卻有繞不開,。
婆羅門為祭司階層,代表神權(quán),,為最高最貴,。
剎帝利為王族階層,代表的是王權(quán)君權(quán),,是第二等,。
往下是吠舍,陀羅,,屬于被統(tǒng)治階層,。
吠陀經(jīng)說,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是原人的口、臂,、腿所化,,身份尊貴。陀羅是原人的雙足所化,,地位低賤,。
不管怎么樣,對自己種姓出身滿意不滿意,,至少知道出處了,,人就不再彷徨不解。
反觀華夏,,除了老子,、孔子等大思想家,哲學家,,普通人基本上是不關心“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人為什么要活著,?”等等問題的,即便是偶爾思考到了這上面,,也會很快脫離出來,,生產(chǎn)生活,吃飽飯才是最主要的。
總得來說,,華夏人活的現(xiàn)實化,,物質(zhì)化。身毒次大陸的人更注重心理,、思想和精神層面的通達,。
善于思考人生,探索天地奧秘是一件好事,,可思考起來,,糾結(jié)起來,鉆了死胡同,,牛角尖,,是會耽誤生產(chǎn)的。
所以,,各個教派里都出現(xiàn)了禁欲和克苦,,生理的需求、身體的需求,、饑餓、寒冷等等都要克制,、禁制,。
這叫做苦修、苦行,。
耆那教是所有教派里最講究禁欲和克苦的,,禁制欲望,克制苦難,,用一個通俗的詞形容叫“忍”,,假如吃飽穿暖了,還要故意的尋找其他方法折磨自己的身體,,從疼痛中體悟“命”與“非命”的區(qū)別,。
耆那教解釋人和宇宙世界的學說是七諦說,為:命,、非命,,漏入、系縛,,制御,、寂靜、解脫,。
命,,靈魂。
非命,物質(zhì),。他們認為,,非命物質(zhì)是有原子和原子的復合體構(gòu)成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學說,,原子被認為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物質(zhì),,原子復合體就是所謂的分子。
這個學說很先進,,范簡甚至都懷疑耆那教那個提出“原子”概念的老祖是穿越者了,。
漏入、系縛,,這兩個觀點是一對的,。
耆那教認為所有生命(包括植物)都有靈魂存在,而且靈魂都是清靜,、圓滿的,。之所以有智慧的高低差別,是因為靈魂被一種特殊的,,不可察覺的細微物質(zhì)束縛住了靈魂的光輝,。
這種物質(zhì)被稱為“業(yè)”,業(yè)流入靈魂并附著于靈魂,,叫做漏入,。
有八類業(yè)障遮蓋了智慧、直覺,、幸福,、苦樂、信念(產(chǎn)生情欲),、壽命長短,、身體差異、出身(高低貴賤),、定力(意志的強弱),。
這八種業(yè)障是前生的宿因系傅在靈魂上所決定的,想要解脫就要經(jīng)過持“五戒”,,修“三寶”,,通過克苦修行來制御。
佛教,、耆那教等等教派所說的功德圓滿,、成道,就是擺脫了“舊業(yè)”,,使“新業(yè)”不生,,達到“寂靜”,,使靈魂呈現(xiàn)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回之苦,,獲得“解脫”,。
總體來說,這耆那教的教義還是很積極的,,包括佛教也是,,給了人們通過現(xiàn)世修持從而擺脫苦難的現(xiàn)世果報。
當然了,,現(xiàn)世報沒有到,,來世也可以少些“業(yè)”,弄個好的出身(六道輪回),。
兩人在觀看教內(nèi)的經(jīng)典,,也隨時交換意見進行交流,倒是沒有讓僧侶給解釋傳道,,兩人等級太高,,這些僧侶還達不到蠱惑兩人的道行。
傅海棠看的直搖頭,,甚至都看不下去了,,“大王,這真能編??!虛頭巴腦的東西也能有人信?”
“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同。你我覺得是胡說八道,,可更多的人會信這個,。”
范簡說道:“至少里面提到的五戒,、三寶都是教人向善的,,具有積極正面的引導。人生多苦難,,感覺不到快樂幸福的人很多,,他們看到這教義后,即便不信,,可修持起來也沒有壞處,,畢竟是教人向善的?!?p> 傅海棠又問:“那這些教派傳播自己的教義,,弘法傳道是為了什么,?不管做什么,總該有目的吧,!”
“好處當然多了,,可以接受人們布施的。說白了還是為了錢財,?!?p> 范簡道:“孔雀王朝的開國君主月護王就是信奉耆那教的,到了阿育王改信佛教,,當代的國王又信了耆那教,。不管哪一個國王信了哪一個教,他們都會大力的布,、捐助,。阿育王信佛教,一聲令下就修建了84000做舍利塔,,更是跑到我們?nèi)A夏造了19座,,這是多大的手筆,扔出去多少錢??!”
“嗯,有道理,?!?p> 傅海棠點頭,說道:“咱們?nèi)A夏也有類似的,,那方士徐福不就以尋仙為名從秦始皇哪里獲得了不少財富嗎,?”
秦始皇不僅派出了徐福出海尋仙,盧生也出去過,,弄會了一本仙書,,還是附帶讖語的仙書,簡直就是附帶私貨,。
“你說這些教派內(nèi)真的有通過修行獲得解脫,,得到神通的人嗎?那些個教主還不都是死了,?”
“或許有吧,!這個還是很有可能的。獲得了解脫,,念頭通達后開啟身體潛藏的能力,,這個就叫神通?!?p> “真的有,?”
“當然有,,這個叫人體超能力,特異功能,。有神通的人也可以叫做超人,。”
范簡說的有鼻有眼,,煞有介事,,“所謂的苦修,透過各種方式折磨自己的身體,,能鍛煉人的意志,,在強大的意志力下,激發(fā)出人體潛藏的能力還是有可能的,?!?p> “你相信這所謂的‘七諦’說?”傅海棠很是驚訝,。
范簡說道:“相比較起來,,在所有的教派中,這個耆那教是最科學的,,我懷疑24祖中有一個是穿越者,。”
“穿越者是什么,?”傅海棠問,。
范簡道:“比如你我,通過某種方法回到了商朝,、周朝,、夏朝、三皇五帝時代,,你說我們是不是就具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可以將先進的思想、知識,、技術應用到古代,,這樣的人是不是很牛,,被當成圣人也不奇怪吧,!”
“好神奇,真的能穿越到過去,?”
“穿越分身穿和魂穿,,相對來說魂穿要容易一些,靈魂穿越時光回到過去,、未來,,或附著到他人身體重生,,或重新投胎?!?p> “?。俊?p> 震驚,,傅海棠第一次聽到如此新奇的言論,,用看外星人的眼神盯著范簡,感嘆道:“大王你真神人也,!”
“當然,,通過修持,靈魂去到未來游一遭再回來,,漲見識后做出一番大事也是很有可能的,。”
范簡道:“佛陀說他的佛眼就能看到過去未來,,這話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完全的否認。
還有大目連尊者,,被譽為神通第一,。他的透視眼、順風耳,、瞬移都是有可能的特殊超能力,。”
“我不信,?!备岛L膿u頭。簡直越說越離譜了,。
“我就有透視眼,,給你表演個隔板猜物如何?”
隔板猜物是《西游記》中的故事,,范簡是順手就給牽過來使用了,。
傅海棠去找藏經(jīng)閣的看守僧人,送出一塊金子,,然后說道:“大師,,麻煩你找個盒子或箱子來?!?p> “施主稍待,。”
藏經(jīng)閣主持收起布施,,去后邊的庫房騰出一個裝經(jīng)書的木頭箱子,,給般了出來,。
“大王,你要怎么表演,?”傅海棠問道,。
范簡想了想說道:“讓這位大師到別的地方,或者我背過身子,,然后你們在里面藏一件物品,,我不打開箱子就能知道里面什么?!?p> 藏經(jīng)閣大師也來了興趣,,讓傅海棠看著范簡,他一個人進入庫房,,往箱子里放了一件東西,,并且用鎖鎖住了箱子的頂蓋。
傅海棠過去檢查了下,,很是滿意的點頭,,對范簡說:“你猜吧!”
范簡右手按在腰間的劍柄上,,將太餓劍氣導入體內(nèi),,閉上雙目,用前額發(fā)出無形的射線探測箱子內(nèi)的物體,。
箱子里的東西逐漸顯出了形狀,,卻是一被絲帛層層包裹的木簡經(jīng)書。
繼續(xù)探測,,又看清了上面的文字,,然后淡淡的說道:“我知道了?!?p> “是什么,?”傅海棠和藏經(jīng)閣大師都不可置信的看著范簡。
“是一部佛教的經(jīng)書,,用佉盧文書寫的大貝葉經(jīng),。”
神了,,真的神了,。
那僧人為了讓范簡想不到,并沒有放婆羅門,、耆那教的經(jīng)書,,而是特異放了本死敵佛教的經(jīng)書,,而且還是佉盧文寫的,。
沒想到這東方來的年輕人一下就猜到了,,果然是有神通之人。
之后又換了幾樣東西,,都被范簡給猜中了,。不僅如此,范簡甚至能坐在室內(nèi)透過墻壁看到院子里的景物,。
“不要外傳,,我是個低調(diào)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