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天亮漸漸亮了,考場就有差役挨號舍送考題卷,,話說到了省試,一切都非常規(guī)矩,,考官和考生有任何聯系,,都得通過差役,,不得私下說話。
林若愚接過考卷,,能明顯感覺出其厚度,,要比院試時厚的多,這也說明題量肯定不小,。
與院試相比除了經義,、賦律,還多了策論,,而帖經,、墨義這些基本功,已經沒有了,,不過也對,,能一路從童生試、秀才試中殺上來,,無不是記憶群,、刻苦無漏之輩,經典倒背如流,。
而策論則是因為考上舉人之后,,就可以當官了,策就是問怎么樣辦事,,考基本的決策管理了,,所以策論也是鄉(xiāng)試的重點,當然鄉(xiāng)試的重中之中依舊是經義,,而在會試之中,,兩者又正好反轉了過來,策論成了重中之重,。
第一卷考的是經義,,總共七題,何為經義,,簡單來說就是以經書中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義理。如果說的明白寫,,前世發(fā)展到大成的八股文,,就是從經義來的,經義可以說是其前身,。
第二卷,,史、策二道,。
第三卷,,詩賦兩首,。
“考題不少,時間很緊張??!”林若愚看了考題,估算了下,,不由搖首,。
要是沒有經過題海戰(zhàn)術,或日更數千的鍛煉,,根本難以適應,,難怪許多第一次參加鄉(xiāng)試的秀才,往往不能適應考試強度,,身心崩潰,。
七篇經義,四書三篇,,五經四篇,,這種題量因人而異,有的考生可能不到兩天就做完,,但是有的考生三天三夜也有做不完的,。
試卷第一題:至誠無息,博厚悠遠,。
此句出自《中庸》,,也是一句儒家名言,意思是極端真誠是沒有止息的,。沒有止息就會保持長久,,保持長久就會顯露出來,顯露出來就會悠遠,,悠遠就會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會高大光明。
林若愚沉思片刻,,取來一張宣紙,,就靜靜落筆。
大概花了三個小時,,林若愚就寫完了這一篇自己審視,,很是滿意。
無一錯漏,,三經五典都已引用,,無懈可擊了。
休息十分鐘,,繼續(xù)答題,,第二題,,“好生之德,恰於民心,。”
此題出自尚書,,林若愚拿起筆在硯臺上蘸了墨,,沉思一會,提筆就寫,,第一句寫成,,就一氣呵成寫下去。
這道題大概用了他四個小時,,寫完之后,,林若愚感到一陣眩暈,他知道這是昨夜沒有休息的后遺癥,,此時他終于到達了臨界點,,注意力終于再難集中了,知道再這么寫下去,,不用檢查,,林若愚也知道自己所寫的經義與平日里的水平大為不符,所以他放下了手中的筆,。
不知何時,,外面已經下起了綿綿細雨,讓這溫度顯得有些陰冷,。
于是林若愚把木炭放入炭盆點著,,溫暖的炭火烤得林若愚身上一陣舒爽,考房里令人怪不舒服的濕氣祛除了幾分,,連溫度也上升了一些,。
身上暖和后,林若愚肚子有些餓,,將食盒內,,郭筱婷準備的食物拿出,拿出一些牛肉干,,兩個熟雞蛋,,已經兩個饅頭,一壺水,,還有一個小巧精致的小銅鍋,。
林若愚取了小銅鍋倒水,放在炭火上燒起來,。
不一會小銅鍋里的水就沸騰了,,林若愚將熟雞蛋磕開,,剝殼丟進小銅鍋里,又將牛肉干扔了進去,。
待差不多了,,林若愚取出雞蛋和牛肉干,并將開水倒入茶壺之中,,再用饅頭夾著牛肉干,,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這牛肉干內中摻雜了一些中藥,,不僅味道不錯,,而且還可以用來提神靜心。
吃一口牛肉夾饃,,再咬一口白膩的雞蛋皮,,里面熟軟生香的蛋黃,微微燙著嘴,,再喝著一口熱水,。林若愚額頭微微出汗,全身舒坦,,整個人也精神了不少,。
這時雨越下越大,不少考生也點起了爐子,,考場內不時傳來炭火輕爆的聲音,。
吃是吃飽了,但林若愚卻越來越困,,精神也無法集中,,眼皮打架,索性決定先睡覺,,反正今天也才第一天,,收拾好東西,在長凳上鋪上薄毯,,躺好后將另一條薄毯蓋在身上,,將頭也蓋上。
林若愚閉上眼睛,,立刻進入夢鄉(xiāng),。
這時兩名巡場官員走過,看到睡著了的林若愚,,不僅暗自搖頭,,認為他已經放棄了考試,畢竟現在才下午三點鐘,其他的考生正在奮筆疾書,,而他卻在睡大覺,,這又如何能考好了?
等到他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天上還下著小雨。
林若愚一覺醒來,,神清氣爽,,精神奕奕,先是用布巾沾著水擦了擦手臉,,便趕緊做題,其他的考生,,至少都已經做了三道題的經義,,他需要將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三題四題五題,,當他寫完第五題的時候,,此時天已經黑了,放松下來,,頓覺全身疲倦,,連忙拿出一些點心來吃,并拿出包好的參片泡在水里,,喝了提神,,奮筆疾書了一天,蝸居在狹小的考房里考試,,說不疲憊,,那是假的。
“我這身體,,雖然比不上賀云,,卻也比大多數人強,還這樣累,,難怪經常有應試的人暈倒的事,,寫這文章,真的累人,!”
林若愚用布巾沾著水擦了擦手臉,,然后拉響了鈴鐺。
“做什么,?!毖靡蹎柕馈?p> “入廁?!?p> “跟我來吧,。”衙役面無表情的說道,,很顯然這兩天不知道多少考生提出了這個要求,。
不多時,走過兩名衙役,,一人原地看守,,一人帶著林若愚去茅廁,走到考院一角時,,林若愚遠遠就聞到了一股屎尿味兒,,再看附近考房的那些考生,全都皺眉掩鼻,,低頭答卷,。
但林若愚也沒有心情笑話他們,匆忙的解決三急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考房,。
今天他必須把剩下的兩篇也寫完,只是現在精神依舊難以集中,,索性閉目的養(yǎng)起了神,,修身養(yǎng)性,靜氣凝神,。只有做到了心靜才能拿出最佳的狀態(tài),,才能寫出最好的文章,才能考出最好的名次,。老實講林若愚對于鄉(xiāng)試的名次并不是太過在意,。畢竟鄉(xiāng)試考完還有會試,會試考完還有殿試,。說一句俗氣的話,,殿試的名次才是最為值錢的。其他場次的考試名次都是樣子貨,。
而最終進士的名次是看殿試,。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自不必多說,,那是直接進入翰林院的貴人。進入翰林院便相當于進入了大乾朝最清貴的部門,,成為了詞臣,,其前途不可限量。比清貴,也只有吏部,、禮部可以一提,,但加起來也不如翰林院拉風。